【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生红球藻室内增殖培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雨生红球藻培养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室内增殖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雨生红球藻的养殖分为藻种增殖培养和虾青素积累两个主要部分,先将雨生红球藻进行菌种培养藻种增殖培养,然后再将培养后的藻种送至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光合作用,增殖培养过程分为室内增殖培养和室外增殖培养两个培养阶段。先进行室内增殖培养,室内增殖培养完成后将培养藻液收集至藻液缓存罐,再由藻液缓存罐送至室外增殖培养。
[0003]在雨生红球藻的室内增殖培养过程中,需要先对培养液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会影响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目前,培养液的灭菌多是在5L容量瓶中完成,在5L容量瓶灭菌培养后再装入各培养袋培养,培养液的处理量小,每一个容量瓶内培养过程均需要多次取样检测,取样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培养液污染,且目前的培养液,由于处理量小,温度、浓度等控制难度大、控制精度要求高。不仅如此,目前的雨生红球藻室内增殖培养方法难以满足规模化养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生红球藻室内增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液灭菌装置、PE培养袋(1)、藻液缓存罐(2);培养液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罐(3)、空压机(4)、插入罐体内的进气管(5)、蒸汽管(6),灭菌罐(3)下部开设有取样口(7),底部开设有排液口(8);空压机(4)通过空气管连通至进气管(5),按照进气方向,空气管上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9)和空气除菌过滤器(10),空气过滤器(9)和空气除菌过滤器(10)之间设有截止阀(11);所述蒸汽管(6)连通至空气管上,且连通在截止阀(11)和空气除菌过滤器(10)之间;灭菌罐(3)的灌顶还设有排气管(12)和清洗管(13);灭菌罐(3)的排液口(8)与PE培养袋(1)通过管道连通;各PE培养袋(1)分别通过输送泵和输送管连通至藻液缓存罐(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生红球藻室内增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E培养袋(1)放置在室内的洁净区,PE培养袋(1)为敞口袋,内部设有培养袋进气管(14);所述培养袋进气管(14)为包括竖管(14
‑
1)和横管(14
‑
2)的倒T型管,横管(14
‑
2)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4
‑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荣,柏老六,仲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