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1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包括顶部开关盖、中央纯化管、底部收集座,其中,中央纯化管具有两层管,两层管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固定,内管为纯化管完成电泳的过程,外部为恒温管套,包括循环泵、控温模块,将可控温的循环剂通入恒温管套,即保证控温和整体装置正常地工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通过不同电极供电位置的变换,使得纯化仪器不需要太高功率驱动,避免大幅度的温度改变,保证了装置运行时的安全,并且分段电泳以及电路供电位置的切换使得操作方便明了,提高便捷性。

A high efficiency temperature controlled electrophoresis purification instrument for nucleic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
本技术属于生物耗材
,尤其涉及一种提纯核酸的装置。
技术介绍
核酸高效率电泳纯化仪,是在生物实验或化学合成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仪器之一。现在市面上或实验室中的核酸纯化仪器有个大缺点,即纯化装置的双电极位置固定,需要较高的固定电压,而为保证电泳顺利进行,需要确保通电后样本溶液中有足够的电流,这样带来了两个缺陷:1.整个系统热能逸散严重,需要较大成本投入在散热系统,否则系统会过热,甚至着火。2.外接电源功率很高,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逸散,加快分子扩散速度,致使整个分离和纯化过程的分辨率低下,纯化效果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其通过电路的改进,提高了纯化的效果,并降低了能耗,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由中央纯化管、底部收集座、开关盖组成。其中,中央纯化管由两层管嵌套组成,内层管为纯化管,外层管为恒温管套,纯化管与恒温管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接,纯化管内为电泳区域,恒温管套内通入可控温的循环剂,并且在纯化管的管壁内等间距嵌入有4个电极圈,电极圈引出端线顺着内壁至纯化管的管顶,引线绕管顶圆环区域均匀导出5个电极插头,4个电极圈按照顺序依次命名为1号电极圈、2号电极圈、3号电极圈、4号电极圈,其中3号电极圈引出两个电极插头。恒温管套下端留设有出水孔,用于可控温的循环剂的导入,恒温管套内壁上设计有内螺纹,纯化管下端设计为插头。底部收集座,具有与纯化管配合连接的插口,插口内安装有放射状电极,其一端汇集在一处,此放射状电极命名为5号电极,通过纯化管上的引线连接布置在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中部外缘具有与恒温管套配合的外螺纹,内部通设有呈“丿”字状的缓冲液通道,Buffer出液口位于插口位置,另一侧出液口位于底部收集座外螺纹下部,与进液口相对布置。开关盖,顶部中央安装有旋钮开关,开关盖顶部外缘设置有与旋钮开关对应的三角状档位标识,共有三个档位分别布置在0°、60°、120°,下部外缘开设有与纯化管管顶的电极插头对应的电极头插口,电极接头安装于旋钮开关底部,电极接头设置于电极头插口内时与电极插头电路连接,并且底端中部凹槽与纯化管配合连接。本技术的电路为,电极圈通过引线依次连接至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电极插头均分在纯化管顶部圆周上,其中3号电极引出2个电极接头。右侧为开关盖内部电路,旋钮开关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和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正极,电源负极与一开关一端连接,开关另一端连接二极管负极、可调变阻器R3一端,并接地,可调变阻器另一端连接旋钮开关另一端。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是,纯化装置由纯化仪、恒温管套,缓冲液容器、蠕动泵、检测装置、收集装置组成,合成的核酸在纯化仪内经过处理后,在Buffer缓冲液作用下,通过蠕动泵送入缓冲液容器内,带入检测装置,经过检测处理后送入收集装置内,恒温管套设置于纯化仪的外部,提供持续的冷却水,为纯化仪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Buffer液进液口通过底部收集座呈“乁”状通道连通至放射状电极上侧,放射状电极呈凹状,中部留有Buffer液通过的通孔,其下部布置Buffer液缓冲液通道。或者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底部收集座内还包括玻璃砂隔层,其位于放射状电极上部,且放射状电极为平直形,Buffer液进液口通过底部收集座呈“乁”状通道连通至放射状电极上侧,Buffer液缓冲液通道的进口与位于平直形放射状电极上侧与呈“乁”状通道出口相对布置。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的使用方法,将旋钮开关调制O档,3号电极圈的电极插头与旋钮开关正极一端连接,1号电极圈的电极插头与旋钮开关负极一端连接,电泳作用发生于1、3号电极圈之间,待电泳进行一段时间后,核酸分离物将聚集在3号电极附近,此时,将旋钮开关调至60°档位,此时2号电极圈电极插头与旋钮开关的的负极一端连接,4号电极圈的电极插头一端与旋钮开关的正极一端连接,再次等待电泳进行一段时间,核酸分离物聚集在4号电极圈附近,旋钮开关再次旋转60度,3号电极圈的电极插头与旋钮开关的负极端连接,5号放射状电极的电极插头与旋钮开关的正极端连接,等待电泳进行,最终核酸分离物聚集在5号放射状电极附近,即最下端的电极,此时在Buffer缓冲液冲刷作用下,使其进入了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泳的核心原理是在纯化管内填充胶体,让待分离物质由胶体上移动到胶体下。以前的纯化仪器只有两极有电极,为了进行纯化,必须保证胶体内的电流达到某一阈值,这就必须加大两级的电压,这样一来使得一大部分的能量都以热能的方式逸散,致使能量利用率低下并且需要更精密的冷凝系统。而此时5级电极圈就可以使得同等电离情况下每两级电极圈之间的电压值仅为之前的四分之一。大大改善了热逸散的状况。电路通过不同电极通电位置的变换,使得纯化仪器不需要太高功率驱动,保证了装置运行时的安全,也使得热能逸散减轻,并且分段电泳、旋钮切换,使得操作方便明了,提高了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纯化收集系统工作原理图;图2为纯化仪爆炸图;图3为中央纯化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央纯化管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中央纯化管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部收集座的等轴测图;图7为底部收集座的主视图;图8为底部收集座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9为底部收集座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10为开关盖的等轴测图;图11为开关盖的俯视图;图12为开关盖的底部示意图;图13为纯化仪整体电路图。图中:1-纯化仪、2-缓冲液容器、3-泵、4-检测装置、5-收集装置;10-中央纯化管、11-底部收集座、12-开关盖;101-恒温管套、102-纯化管、103-电极圈、104-电极插头、105-连接杆、106-出水孔、107-内螺纹、108-插头、放射状电极-109;110-外螺纹、112-插口、113-缓冲液通道;120-旋钮开关、121-电极头插口、122-电极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由中央纯化管10、底部收集座11、开关盖12组成。其中,如图3所示,中央纯化管10包括两层管,外层管为恒温管套101、内层为纯化管102,恒温管套101内通入可控温的循环剂,纯化管102内为合成的核酸的电泳区域。纯化管102壁内上等间距嵌入有4个电极圈103,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其特征在于,由中央纯化管、底部收集座、开关盖、电路组成,/n其中,中央纯化管由两层管嵌套组成,内层管为纯化管,外层管为恒温管套,纯化管与恒温管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接,纯化管内为电泳区域,恒温管套内通入可控温的循环剂,并且在纯化管的管壁内等间距嵌入有4个电极圈,电极圈引出端线顺着内壁至纯化管的管顶,引线绕管顶圆环区域均匀导出5个电极插头,恒温管套下端留设有出水孔,用于导入可控温的循环剂,恒温管套内壁上设计有内螺纹,纯化管下端设计为插头;/n底部收集座,具有与纯化管配合连接的插口,插口内安装有放射状电极,此电极编为5号放射状电极,通过纯化管上的引线连接布置在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中部外缘具有与恒温管套配合的外螺纹,内部通设有呈丿字状的缓冲液通道,Buffer进液口位于底部收集座外螺纹下部,另一侧出液口也位于底部收集座外螺纹下部,与进液口相对布置;/n开关盖,顶部中央安装有旋钮开关,开关盖顶部外缘设置有与旋钮开关对应的三角状档位标识,电极接头安装于旋钮开关底部,下部外缘开设有与纯化管管顶的电极插头对应的电极头插口,电极接头设置于电极头插口内时与电极插头电路连接,并且底端中部凹槽与纯化管配合连接;/n电路,电极圈通过引线依次连接至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电极插头均分在纯化管顶部圆周上;/n旋钮开关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和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正极,电源负极与一开关一端连接,开关另一端连接二极管负极、可调变阻器R3一端,并接地,可调变阻器另一端连接旋钮开关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高效控温电泳纯化仪,其特征在于,由中央纯化管、底部收集座、开关盖、电路组成,
其中,中央纯化管由两层管嵌套组成,内层管为纯化管,外层管为恒温管套,纯化管与恒温管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接,纯化管内为电泳区域,恒温管套内通入可控温的循环剂,并且在纯化管的管壁内等间距嵌入有4个电极圈,电极圈引出端线顺着内壁至纯化管的管顶,引线绕管顶圆环区域均匀导出5个电极插头,恒温管套下端留设有出水孔,用于导入可控温的循环剂,恒温管套内壁上设计有内螺纹,纯化管下端设计为插头;
底部收集座,具有与纯化管配合连接的插口,插口内安装有放射状电极,此电极编为5号放射状电极,通过纯化管上的引线连接布置在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中部外缘具有与恒温管套配合的外螺纹,内部通设有呈丿字状的缓冲液通道,Buffer进液口位于底部收集座外螺纹下部,另一侧出液口也位于底部收集座外螺纹下部,与进液口相对布置;
开关盖,顶部中央安装有旋钮开关,开关盖顶部外缘设置有与旋钮开关对应的三角状档位标识,电极接头安装于旋钮开关底部,下部外缘开设有与纯化管管顶的电极插头对应的电极头插口,电极接头设置于电极头插口内时与电极插头电路连接,并且底端中部凹槽与纯化管配合连接;
电路,电极圈通过引线依次连接至纯化管顶部的电极插头,电极插头均分在纯化管顶部圆周上;
旋钮开关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和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正极,电源负极与一开关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
申请(专利权)人:纽奥维特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