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净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458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排污口;滤芯,包括位于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滤芯的远离排污口的一端;滤芯盖,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上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密封结构防止滤芯和外壳之间的浓液外漏;通过第二密封结构防止滤芯和滤芯盖之间的原水外漏。同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浓液和原水隔离,有效避免原水与浓液的混合。

Filter and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随着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中空纤维膜丝因其良好的过滤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净水器的过滤装置中。具体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芯以及滤芯盖。滤芯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丝。传统地,为了防止原水和浓液外漏,将滤芯盖与外壳连接的位置密封。为了避免在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液堵塞中空纤维膜丝,在过滤装置的远离原水入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以将穿过中空纤维膜丝后的浓液排出。然而,采用传统的密封方式容易导致原水与浓液混合,形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防止原水和浓液外漏的前提下,避免原水和浓液混合的过滤装置。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滤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所述滤芯的远离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n滤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所述滤芯的远离所述排污口的一端;/n滤芯盖,所述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n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n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内腔开口的一端设有排污口;
滤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衔接的第二段,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位于所述滤芯的远离所述排污口的一端;
滤芯盖,所述滤芯盖具有套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上的套设部;
第一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以及
第二密封结构,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和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一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滤芯的第二段的外侧壁上的第三密封槽和/或设于所述套设部的内侧壁上的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橡胶圈,且/或所述第二密封件为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槽;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密封槽,且/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密封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忱陈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