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支架类救援装置,大多应用于市区内,且主要用于市区深井救援,在市区的高层救援中,可通过大型吊车或其他吊运设备实施救援。而山地救援不同于市区救援,在救援时主要遇到的问题是:1、地势不平、地面泥泞松软,不利于救援装置的固定,也不利于救援车辆的使用;2、有的山地救援地势坚硬不平,在进行悬崖救援时无法有效保证救援装置的稳固,3、山地救援需要面对多种救援情形,如边坡救援、坍陷深坑救援、悬崖边救援,而常规救援设备往往功能单一,不能有效面对多种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地形适应性强,可在多种复杂地形下进行使用;可在多种救援情形下使用,功能多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包括:可调节底座,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布设的纵梁、设在两纵梁之间的伸缩横梁和可拆卸地设在两纵梁之间且与伸缩横梁平行间隔布设的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调节底座,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布设的纵梁(1)、设在两纵梁(1)之间的伸缩横梁(2)和可拆卸地设在两纵梁(1)之间且与伸缩横梁(2)平行间隔布设的伸缩配重梁(3);所述纵梁(1)两端设有调平支腿(4),所述伸缩横梁(2)上设有连接座(5);/n悬吊支架,其包括设在连接座(5)上并可周向调节的立柱(6)、设在立柱(6)顶端且可上下摆动调节的伸缩摆臂(7)、设在立柱(6)中部的手摇绞盘(8);所述手摇绞盘(8)上的钢丝绳和伸缩摆臂(7)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调节底座,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布设的纵梁(1)、设在两纵梁(1)之间的伸缩横梁(2)和可拆卸地设在两纵梁(1)之间且与伸缩横梁(2)平行间隔布设的伸缩配重梁(3);所述纵梁(1)两端设有调平支腿(4),所述伸缩横梁(2)上设有连接座(5);
悬吊支架,其包括设在连接座(5)上并可周向调节的立柱(6)、设在立柱(6)顶端且可上下摆动调节的伸缩摆臂(7)、设在立柱(6)中部的手摇绞盘(8);所述手摇绞盘(8)上的钢丝绳和伸缩摆臂(7)配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支腿(4)包括设在纵梁(1)上的螺母座(9)、与螺母座(9)螺纹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杆(10)、球铰于第一调节螺杆(10)底端的支撑板(11)、设在第一调节螺杆(10)顶端的调节把手(12);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多个通孔(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支腿(4)还包括加宽垫板(14),所述加宽垫板(14)一端面设有与通孔(13)相适配的连接柱(15)、另一端面设有多个突刺(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配重梁(3)包括第一套筒(17)、嵌合在第一套筒(17)内并可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二套筒(18)、分别设在第一套筒(17)和第二套筒(18)自由端上的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和纵梁(1)之间通过穿插第一销轴(20)实现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山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横梁(2)包括第三套筒(21)、两个嵌合在第三套筒(21)两端并可轴向往复移动的第四套筒(22)、套设在纵梁(1)上且与第四套筒(22)垂直连接的第五套筒(23);所述第五套筒(23)固接在纵梁(1)上,所述第三套筒(21)和第四套筒(22)之间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相配合的销孔并通过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明,王峥嵘,李海明,王宝君,王英达,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德利泰电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