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4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底板、液压马达、右固定座和固定箱,所述固定底板的左侧焊接有左固定座,且左固定座的表面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导液管贯穿固定箱,且导液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气囊的上方连接有囊口,所述固定箱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固定箱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该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设置有连接齿环和连接轴,能够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回转支承转动,方便带动折臂下方的安装底座在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间转动,进而方便整体带动安装底座旋转,达到调节折臂整体角度的问题,比折臂自身角度调节范围更大,使用效果更好。

An integral angle adjusting structure used with folding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
本技术涉及折臂
,具体为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折臂广泛适用于市政、电力、路灯、广告、码头、机场港口、大型工矿企业等行业的安装维修及登高作业,而在折臂使用时需要将其安装在可让其旋转的调整底座上。对于现有的配合折臂配使用的底座来说,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比如折臂角度调整只能通过其自身臂杆之间的旋转,其存在角度调整范围较为狭小,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内部旋转器件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锈化,不方便对其进行加油润滑维护操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折臂角度调整只能通过其自身臂杆之间的旋转,其存在角度调整范围较为狭小,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内部旋转器件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锈化,不方便对其进行加油润滑维护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底板、液压马达、右固定座和固定箱,所述固定底板的左侧焊接有左固定座,且左固定座的表面安装有回转支承,并且回转支承的下方与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且安装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并且安装底座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连接齿环,所述安装底座的右侧中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右侧通过轴承座与右固定座相连接,并且连接轴的左侧固定有限位齿,所述固定箱通过焊接件安装在左固定座的上方,且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气囊,并且气囊的下方安装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贯穿固定箱,且导液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有挤压杆,且挤压杆的表面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气囊的上方连接有囊口,所述固定箱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固定箱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下方呈“凹”型结构,且安装底座通过固定齿和连接轴与固定底板和右固定座构成可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齿与安装底座的内侧中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齿在安装底座上呈圆弧形分布。优选的,所述连接齿环与安装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连接齿环与回转支承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安装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且连接轴上的限位齿与固定齿相互啮合,并且连接轴的内径与轴承座的外径相等,同时轴承座与右固定座为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液管呈倾斜状结构,且导液管的倾斜角度为30°,并且导液管与气囊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与安装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且挤压杆与安装底座为垂直分布,并且挤压杆与橡胶块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同时挤压杆的长度与第二滑槽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呈圆弧型结构,且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连通,并且第一滑槽的槽部距离与挤压杆的宽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1)设置有连接齿环和连接轴,能够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回转支承转动,进而带动回转支承内侧连接齿环啮合转动,方便带动折臂下方的安装底座在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间转动,进而方便整体带动安装底座旋转,达到调节折臂整体角度的问题,比折臂自身角度调节范围更大,使用效果更好;(2)设置有圆弧形分布在固定齿,能够在安装底座转动的同时,使安装底座下方的固定齿与限位齿相互啮合,提高该安装底座旋转的稳定性,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3)设置有储存润滑油的气囊,能够通过安装底座的转动,使安装底座侧面固定的挤压杆表面的橡胶块在固定箱表面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滑动,使橡胶块挤压气囊,方便将气囊内侧的润滑液通过倾斜状的导液管排到连接齿环和回转支承的连接处,进而对其进行润滑维护,避免长期使用出现锈化难以转动的问题,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固定座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底座与连接齿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板;2、左固定座;3、回转支承;4、液压马达;5、安装底座;6、固定齿;7、连接齿环;8、连接轴;9、轴承座;10、右固定座;11、限位齿;12、固定箱;13、气囊;14、导液管;15、阀门;16、挤压杆;17、橡胶块;18、安装孔;19、囊口;20、第一滑槽;21、第二滑槽;22、焊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底板1、左固定座2、回转支承3、液压马达4、安装底座5、固定齿6、连接齿环7、连接轴8、轴承座9、右固定座10、限位齿11、固定箱12、气囊13、导液管14、阀门15、挤压杆16、橡胶块17、安装孔18、囊口19、第一滑槽20、第二滑槽21和焊接件22,固定底板1的左侧焊接有左固定座2,且左固定座2的表面安装有回转支承3,并且回转支承3的下方与液压马达4的输出端相连接,液压马达4安装在固定底板1上,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5,且安装底座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6,并且安装底座5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连接齿环7,安装底座5的右侧中部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的右侧通过轴承座9与右固定座10相连接,并且连接轴8的左侧固定有限位齿11,固定箱12通过焊接件22安装在左固定座2的上方,且固定箱12的内部安装有气囊13,并且气囊13的下方安装有导液管14,导液管14贯穿固定箱12,且导液管14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5,安装底座5上固定有挤压杆16,且挤压杆1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7,气囊13的上方连接有囊口19,固定箱12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且固定箱12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1。安装底座5的下方呈“凹”型结构,且安装底座5通过固定齿6和连接轴8与固定底板1和右固定座10构成可转动结构,能够通过安装底座5与固定底板1和右固定座10构成的旋转结构,方便调节该折臂的整体角度,提高折臂的使用效果。固定齿6与安装底座5的内侧中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齿6在安装底座5上呈圆弧形分布,方便通过圆弧形分布的固定齿6在安装底座5转动时,使安装底座5下方与连接轴8上的限位齿11相互啮合,提高该安装底座5转动后的稳定性。连接齿环7与安装底座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连接齿环7与回转支承3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能够方便通过液压马达4驱动回转支承3转动,使回转支承3与连接齿环7相互啮合转动,进而方便使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底板(1)、液压马达(4)、右固定座(10)和固定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侧焊接有左固定座(2),且左固定座(2)的表面安装有回转支承(3),并且回转支承(3)的下方与液压马达(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4)安装在固定底板(1)上,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5),且安装底座(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6),并且安装底座(5)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连接齿环(7),所述安装底座(5)的右侧中部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的右侧通过轴承座(9)与右固定座(10)相连接,并且连接轴(8)的左侧固定有限位齿(11),所述固定箱(12)通过焊接件(22)安装在左固定座(2)的上方,且固定箱(12)的内部安装有气囊(13),并且气囊(13)的下方安装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贯穿固定箱(12),且导液管(14)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5),所述安装底座(5)上固定有挤压杆(16),且挤压杆(1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7),所述气囊(13)的上方连接有囊口(19),所述固定箱(12)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且固定箱(12)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底板(1)、液压马达(4)、右固定座(10)和固定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侧焊接有左固定座(2),且左固定座(2)的表面安装有回转支承(3),并且回转支承(3)的下方与液压马达(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4)安装在固定底板(1)上,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5),且安装底座(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6),并且安装底座(5)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连接齿环(7),所述安装底座(5)的右侧中部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的右侧通过轴承座(9)与右固定座(10)相连接,并且连接轴(8)的左侧固定有限位齿(11),所述固定箱(12)通过焊接件(22)安装在左固定座(2)的上方,且固定箱(12)的内部安装有气囊(13),并且气囊(13)的下方安装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贯穿固定箱(12),且导液管(14)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5),所述安装底座(5)上固定有挤压杆(16),且挤压杆(1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7),所述气囊(13)的上方连接有囊口(19),所述固定箱(12)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且固定箱(12)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5)的下方呈“凹”型结构,且安装底座(5)通过固定齿(6)和连接轴(8)与固定底板(1)和右固定座(10)构成可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折臂配合使用的整体角度调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刚贾玉周李刚王宏杰张国华张志轶李振磊李政彭振东罗锦波姚升张强杰许诚刘洋李旭林钰杰李功明张伟昊乔文海王毅张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