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71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模架,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中模壳,中模壳两侧对称设置;中模壳一侧和第一模壳形成左模腔,中模壳另一侧和第二模壳形成右模腔,左模腔包括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右模腔包括第三模腔和第四模腔,第一模腔和第三模腔水平排列;第一模壳中设置有隔板一,第二模壳中设置有隔板二;第一模壳朝向第一模腔的一侧设置有注料孔一,第二模壳朝向第三模腔的一侧设置有注料孔二;第二模壳朝向中模壳底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盘和中模壳转动;左模腔和右模腔位于中模壳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双色车灯产品涂上不同颜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模架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模架。
技术介绍
目前,模架是指利用压制或复压生产特定粉末制品用的整套模具。另外模具的支撑也叫模架,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双色车灯,包括两侧的车灯罩和中间的连接板,连接板和车灯罩之间的连接多为可拆卸的连接,两侧的车灯罩上带有不同的颜色。双色车灯可以通过模具通过注塑成型,但是在成型之后还是半成品,还需要进行上色。现有的技术中,对双色车灯进行上色多是通过手工喷漆或者涂抹颜料,也有使用注塑的方法注入颜料时实现上色。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手工上色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使用注塑的方法注入颜料时不能达到两侧车灯颜色不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双色车灯涂上不同颜色的车灯模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灯模架,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模架,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2)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中模壳(3),其特征在于:中模壳(3)朝向第一模壳(1)和朝向第二模壳(2)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朝向中模壳(3)的一侧相互对称;中模壳(3)一侧和第一模壳(1)形成左模腔,中模壳(3)另一侧和第二模壳(2)形成右模腔,左模腔包括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右模腔包括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第一模腔(34)和第三模腔(36)水平排列;第一模壳(1)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一(12),第二模壳(2)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二(22);第一模壳(1)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模腔(34)导通注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模架,包括第一模壳(1)、第二模壳(2)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中模壳(3),其特征在于:中模壳(3)朝向第一模壳(1)和朝向第二模壳(2)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朝向中模壳(3)的一侧相互对称;中模壳(3)一侧和第一模壳(1)形成左模腔,中模壳(3)另一侧和第二模壳(2)形成右模腔,左模腔包括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右模腔包括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第一模腔(34)和第三模腔(36)水平排列;第一模壳(1)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一(12),第二模壳(2)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二(22);第一模壳(1)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模腔(34)导通注料孔一(11),第二模壳(2)外侧设置有与第三模腔(36)导通的注料孔二(21);第一模壳(1)远离中模壳(3)的内壁与左模腔内的产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模壳(2)远离中模壳(3)的内壁和右模腔的产品之间留有间隙;中模壳(3)底部设置有转动盘(4),转动盘(4)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驱动转动盘(4)和中模壳(3)转动,转动中心线垂直转动盘(4)端面并经过中模壳(3)的重心;左模腔和右模腔位于中模壳(3)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凸起(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模架,其特征在于:中模壳(3)包括相互抵接的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在转动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模壳一(31)和第一模壳(1)形成左模腔,模壳二(32)和第二模壳(2)形成右模腔;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上均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内设置有连接螺栓,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螺纹连接;转动盘(4)通过安装螺栓螺纹安装在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力特殊钢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