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启文专利>正文

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67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出光单元,以及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出光单元一端的反射单元。该出光单元包括一壳座,以及一容置于该壳座中的照明光源;该壳座具有一位在该照明光源的光线直进路径上的端远光口,以及一位在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路径上的侧泛光窗。于该反射单元装设于该出光单元上时,光线是经其反射而转从该侧泛光窗射出,呈现出泛光照明效果;于该反射单元拆离该出光单元时,该光线是直线前进而直接从该端远光口射出,呈现远光照明效果。用以增进整体的功能性、适用性与使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远光前照效果与泛光侧照效果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工作场所来说,若于夜间或昼光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要能提供适当、充足的人造照明设计,以有助于劳工能安全地从事各项作业活动。而照明效果的设计,通常必须要考量人员生理特性、灯具类型与作业环境需求等。所以,本案申请人是运用可拆装式反射元件设计,以使灯具能视需求调整,而产生前向远光照明效果或是侧向泛光照明效果,有效增进整体的功能性、适用性与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视需求调整照明方式,以兼具远光前照效果与泛光侧照效果的照明装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包含一出光单元,以及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出光单元一端的反射单元。该出光单元包括一壳座,以及一容置于该壳座中的照明光源;该壳座具有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直线前进路径上的端远光口,以及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路径上的侧泛光窗。该反射单元包括一能将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的反射件。于该反射单元装设于该出光单元上时,光线是从该侧泛光窗射出;于该反射单元拆离该出光单元时,光线是从该端远光口射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反射单元的反射件的拆除,能使照明光线从该端远光口发散出,呈现远光照明效果,或通过该反射件的组设,能使照明光线经其反射后从该侧泛光窗发射出,而呈现出泛光照明效果,用以增进整体的功能性、适用性与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图2是一组合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是用于泛光照明使用;图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之一出光单元与一反射单元的组接关系;图4是一组装示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的该出光单元与该反射单元于组合时的分解动作;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是用于远光照明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照明装置的该优选实施例,其电力来源是来自于市电供应,当然,也可以是以蓄电池供应。该照明装置包含一略呈双端开放的圆筒状的出光单元1、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出光单元1的一端部的反射单元2、一设置于该出光单元1的外周面上的磁吸定位单元3,以及一装设于该出光单元1的相反另一端部的握持单元4。该出光单元1包括一其相反两端部分别连接该反射单元2与该握持单元4的壳座11,以及一容置于该壳座11邻近该握持单元4的一端部中的照明光源12;本实施例中,该照明光源12是由多个发光二极体构成,并经控制使其能产生一直线光束。该壳座11具有一透明圆筒状内壳层13、一可绕该内壳层13之轴线旋动地套叠在该内壳层13侧周面上且与该内壳层13界划出一侧泛光窗16(见图2)的非透明半圆弧壁状外壳层15、一环设于该内壳层13远离该握持单元4的一端部外周面且其断面略呈L型的环凸条18、一由该环凸条18的内环曲面与该内壳层13的外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且能供该外壳层15的一端部插置入的环卡槽19(见图3),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该内壳层13的该端部上的L型镂空勾卡槽17。其中,该内壳层13的该端部是界-->定出一端远光口14,该端远光口14是位在该照明光源12所发出直线光束的直线前进路径上,而该侧泛光窗16是位在直线光束经由该反射单元2反射后的前进路径上,而且,该侧泛光窗16的出光面积是大于该端远光口14的出光面积,特别是,通过该外壳层15的旋移,能改变该侧泛光窗16的位置与反射光线的射出方向。再者,每一勾卡槽17具有一自该内壳层13的该端部周缘轴向延伸的宽槽部171(见图3),以及一自该宽槽部171的一尽端垂直向外延伸的窄槽部172(见图3)。该反射单元2包括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出光单元1的内壳层13的该端部周缘的罩盖21、一锁设于该罩盖21内面且能伸置入该内壳层13内部中的略呈倒直角三角块状反射件22、多个间隔设置于该罩盖21的端部且分别可脱离地卡扣设置于该多个勾卡槽17中的凸勾件23、一可拆离地环覆并扣设于该壳座11的环凸条18上且其断面是略呈U型的胶环24,以及一环带件25。该胶环24的一端面是能紧抵于该罩盖21的端部周缘,用以封闭、遮盖该罩盖21端部与该内壳层13端部于组接时两者间所存的间隙。该环带件25具有一环固并定位于该壳座11远离该罩盖21的相反另一端部上的系环部251,以及一其相反两端分别连接该系环部251与该罩盖21的接带部252,用以使该罩盖21于拆离该壳座11时仍受有限位效果。该反射件22具有一倾斜面向该壳座11的侧泛光窗16且与其夹呈锐角的反射弧面221,是用以将发射自该照明光源12的直线光束反射并均匀分散地射向该侧泛光窗16处。其中,有关该出光单元1的内壳层13、环凸条18、环卡槽19与勾卡槽17,以及该反射单元2之罩盖21、凸勾件23与胶环24等构件间的组配位置关系,请详见图3所示。再如图4所示,在凸勾件23与勾卡槽17的组合过程中,凸勾件23能沿该内壳层13的轴心方向地插移入该勾卡槽17的宽槽部171中,再沿该内壳层13的圆周面方向旋移(如图中是朝左方向旋移),以使该凸勾件23的勾状端部移进并卡扣、定位于该勾卡槽17的窄槽-->部172中,至此,便能使该罩盖21与该内壳层13稳固地组装在一起。又如图1与图2所示,该磁吸定位单元3包括一设置于该出光单元1的外壳层15上且呈镂空栅状的固定件31,以及一嵌设于该固定件31内面且用以提供磁吸定位效果的磁吸块32;主要是,通过该磁吸定位单元3,能使该外壳层15吸附定位于某一定点处(如金属制墙面上)。该握持单元4包括一与该出光单元1的外壳层15远离该罩盖21的一端部呈凹凸插接的圆筒状握柄41,以及一设置于该握柄41外周面上且能控制该出光单元1的照明光源12作动的切换式开关42。如图2与图5所示,因此,当用作泛光照明方式使用时,使用者需将该反射单元2与该出光单元1组装在一起,也就是先将该罩盖21精确地压扣入该内壳层13后并予旋动,以使凸勾件23卡扣于勾卡槽17中,便完成该反射单元2与该出光单元1的组装,此时,该照明光源12所发出直线光束会受到该反射件22反射,而从该侧泛光窗16射出(见图2),以能达到近距离、均匀柔和的泛光照明效果,而且,通过该外壳层15的旋移,能改变该侧泛光窗16的位置与泛光照明光线方向。而当用作远光照明方式使用时,使用者则需将该反射单元2拆离该出光单元1,先反向旋动该罩盖21并再予拉拔,使凸勾件23脱离勾卡槽17,该罩盖21连同该反射件22整体便能拆离该内壳层13,此时,所发出直线光束则能直接从该端远光口14射出(见图5),以能达到远距离、高亮度的远光照明效果。另外,若处于移动照明状态,使用者需自行以手部握持住该握柄41处,以能手携使用;若处于定点照明状态,使用者能选择通过该磁吸块32的磁吸作用,以使整体能吸附定位于某金属物件处,以替代自行握持的不便。综观上述,本技术的照明装置,通过该反射单元2的反射件22的拆除,能使照明光线从该端远光口14发散出,呈现远光照明效果,或通过该反射件22的组设,能使照明光线经其反射后从该侧泛光窗16发射出,而呈现出泛光照明效果,用以增进整体的功能性、适用性与使用便利性,所以,确实能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出光单元,该出光单元包括一壳座,以及一容置于该壳座中的照明光源,该壳座具有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直进路径上的端远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壳座的端远光口处的反射单元,该反射单元包括一能将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的反射件,该壳座还具有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路径上的侧泛光窗,于该反射单元装设于该出光单元上时,光线是经反射件反射以从该侧泛光窗射出,于该反射单元拆离该出光单元时,光线是直接从该端远光口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出光单元,该出光单元包括一壳座,以及一容置于该壳座中的照明光源,该壳座具有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直进路径上的端远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壳座的端远光口处的反射单元,该反射单元包括一能将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的反射件,该壳座还具有一位于该照明光源的光线反射路径上的侧泛光窗,于该反射单元装设于该出光单元上时,光线是经反射件反射以从该侧泛光窗射出,于该反射单元拆离该出光单元时,光线是直接从该端远光口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还包括一可拆离地设置于该出光单元的壳座的端远光口周缘的罩盖,该反射件是与该罩盖内缘相固接,并具有一倾斜面向该壳座的侧泛光窗且与其夹呈锐角的反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单元的端远光口的出光面积是小于该侧泛光窗的出光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单元的壳座还具有一透明圆筒状且其一端部界定出该端远光口的内壳层,以及一套迭定位于该内壳层外周面且呈非透明圆弧壁状的外壳层,该内、外壳层是相配合界定出该侧泛光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单元的壳座还具有一环设于该内壳层的该端部外周面且其断面略呈L型的环凸条,该环凸条的内环面是与该内壳层的外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启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