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44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0
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可解决弹力绷带包扎时,张力不可控的问题,包括固定外壳、滚轴齿轮Ⅰ、滚轴齿轮Ⅱ和张力测量显示器,固定外壳内设有放置仓,侧壁设有竖直滑槽和水平滑槽,滚轴齿轮Ⅰ两端与竖直滑槽连接,滚轴齿轮Ⅱ两端与水平滑槽连接,滚轴齿轮Ⅰ顶端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横板、连接板和螺旋杆,横板两端与固定外壳顶端连接,连接板两端与滚轴齿轮Ⅰ连接,螺旋杆穿过横板与连接板顶端连接,张力测量显示器位于固定外壳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弹力绷带安置过程中张力数据可视化,易于调节,根据临床治疗需要调节弹力绷带张力,稳定弹力绷带对肢体加压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操作简单,安全实用。

A visual tension adjusting and limiting device for elastic band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弹力绷带于上世界80年代开始流行于发达国家,并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纯棉性弹性绷带由于其透气好、吸湿性强、松紧适当、使用方便,且对人体无不良刺激,将其作为包扎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不但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肌肉萎缩,又可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改善肿胀,便于伤处骨骼运动,有利于功能恢复。研究发现外科手术患者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手术部位外包扎,可使局部的淋巴液生成及术野的漏出液均减少,从而控制手术切口内的渗液、渗血,手术部位组织肿胀程度得以减轻,并可使下肢的静脉受到被动挤压,阻止深静脉过度扩张迂曲,促进血液回流的作用,从而避免血液淤积在下肢深静脉内,同时进行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屈和背伸运动,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目前国际上对弹力绷带包扎的张力大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因操作者存在个体差异,包扎时的操作手法不尽相同,所产生的张力亦不相同,若包扎过松,起不到改善肿胀的作用,若包扎过紧会出现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肿胀,延缓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弹力绷带包扎时,张力不可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顶端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的固定外壳、可垂直移动的滚轴齿轮Ⅰ、可水平移动的滚轴齿轮Ⅱ和张力测量显示器,固定外壳内设有用于放置弹力绷带的放置仓,固定外壳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的靠近固定外壳侧面开口的一端从上至下分别依次设有竖直滑槽和水平滑槽,滚轴齿轮Ⅰ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滑槽连接,滚轴齿轮Ⅱ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滑槽连接,滚轴齿轮Ⅰ的轴线和滚轴齿轮Ⅱ的轴线相互平行,滚轴齿轮Ⅰ的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板、呈倒置U形的连接板和螺旋杆,横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外壳的顶端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滚轴齿轮Ⅰ的两端连接,螺旋杆穿过横板的中心与连接板的顶端连接,张力测量显示器位于固定外壳相对于侧面开口的另一端,张力测量显示器的挂钩与固定外壳的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外壳的顶端开口设有仓门,仓门的一端与固定外壳铰接连接。所述滚轴齿轮Ⅰ可移动的距离为0.5cm。所述横板、连接板和螺旋杆呈士字型排布。所述张力测量显示器的两侧设有用于平衡张力测量显示器与固定外壳的拉力的滑动轴。所述滚轴齿轮Ⅰ和滚轴齿轮Ⅱ啮合的中心、放置仓的中心和张力测量显示器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本技术中通过旋转螺旋杆调节滚轴齿轮Ⅰ和滚轴齿轮Ⅱ之间的啮合程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固定外壳由金属材料做成,滚轴齿轮Ⅱ直接固定于固定外壳内,通过水平滑动槽进行位移来放置绷带,滚轴齿轮Ⅰ通过螺旋杆与固定外壳相连接,通过螺旋杆控制滚轴齿轮Ⅰ垂直平移,垂直、水平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调整弹力绷带通过滚轮间的滚动摩擦力,操作简单、方便可靠。2.本技术通过所述的弹力绷带放置仓位于固定外壳内,空间封闭,弹力绷带用完后,滑动滚轴齿轮Ⅱ位移,留出较大空间用便于续接绷带穿出,续接完成后,推移滚轴齿轮Ⅱ归位,即完成绷带续接,牵拉弹力绷带可防止滚轴齿轮Ⅱ脱位,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可靠。3.本技术在张力测量显示器与固定外壳的两个外侧端分别通过滑动轴相连,起到滑动连接固定的作用。张力测量显示器的传感器挂钩固定于固定外壳尾端中心,张力测量显示器,弹力绷带放置仓中心,两个滚轴齿轮啮合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张力测量显示器的传感器挂钩阻挡两个滑动轴的滑移,将弹力绷带的张力传递给张力测量显示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这一过程将弹力绷带的张力装换成数据,通过有效的精确的数据去调节弹力绷带的张力,从而来调节弹力绷带对包扎部位的作用,达到简便连续动态监测张力变化。4.本技术通过调节螺旋杆改变两滚轴齿轮的垂直距离,从而调节弹力绷带穿出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通过滚轴齿轮Ⅱ的水平位移,便于绷带的续接穿出,实现了一次螺旋调节杆调节合适后锁定螺旋调节杆,即确定该类型绷带的螺旋调节杆锁定位置,续接绷带只需推动水平滚轴齿轮,不需再次调整螺旋调节杆,该操作简便、易行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外壳;2-螺旋杆;3-滑动轴;4-张力测量显示器;5-滚轴齿轮Ⅱ;6-滚轴齿轮Ⅰ;7-放置仓;8-水平滑槽;9-竖直滑槽;10-仓门;11-横板;1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包括尺寸为10cm×8cm×6cm的固定外壳1,固定外壳1的顶端和一侧面开口,固定外壳1内设有尺寸为6.5cm×8cm×6cm的用于放置弹力绷带的放置仓7,用以调节滚轴齿轮的螺旋杆2,平衡压力连接张力测量显示器4的滑动轴3的长度为2cm,将张力转换成电子数据通过张力测量显示器4显示。可垂直移动的滚轴齿轮Ⅰ6和可水平移动的滚轴齿轮Ⅱ5的长度为7.5cm,直径为1.5cm。滚轴齿轮Ⅱ5直接固定在固定外壳1内,滚轴齿轮Ⅰ6通过螺旋杆2与固定外壳1连接,旋转螺旋杆2可调节两个滚轴齿轮之间的啮合程度。固定外壳1内除去滚轴齿轮内所有的空间均为弹力绷带放置仓,通过仓门10将弹力绷带放置仓围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固定外壳1另一端的中心通过张力测量显示器的挂钩与张力测量显示器4相连。并通过滑动轴3平衡张力测量显示器4与固定外壳1的压力。调节装置中的横板11的长度为8cm,呈倒置U形的连接板12的长度为7.5cm和1.25cm,螺旋杆2的长度为2cm。滚轴齿轮Ⅱ5直接固定在固定外壳1内,通过0.5cm×2cm的水平滑动槽8进行位移来放置绷带。可垂直移动的滚轴齿轮Ⅰ6垂直最大可调距离为0.5cm,可水平移动的滚轴齿轮Ⅱ5水平最大可调距离为2cm,通过旋转螺旋杆2来调节两个滚轴齿轮之间的啮合程度。张力测量显示器4的尺寸为40mm×30mm×10mm,供电电源:7号电池×2,最大负荷200N,面板材质:ABS,显示屏幕:液晶数字显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弹力绷带包扎的过程中,将弹力绷带放置在弹力绷带的放置仓7内,滑动滚轴齿轮Ⅱ5沿着水平滑槽8位移,扩大两滚轴齿轮的水平距离,拉出弹力绷带始端穿过两滚轴齿轮间隙,滚轴齿轮Ⅱ5滑移复位,将两滚轴齿轮水平距离缩短至0,螺旋杆2调节滚轴齿轮Ⅰ6沿着竖直滑槽9位移,调整两个滚轴齿轮的垂直距离,根据显示器动态监测调试绷带至合适张力,确定两个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顶端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的固定外壳(1)、可垂直移动的滚轴齿轮Ⅰ(6)、可水平移动的滚轴齿轮Ⅱ(5)和张力测量显示器(4),固定外壳(1)内设有用于放置弹力绷带的放置仓(7),固定外壳(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的靠近固定外壳(1)侧面开口的一端从上至下分别依次设有竖直滑槽(9)和水平滑槽(8),滚轴齿轮Ⅰ(6)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滑槽(9)连接,滚轴齿轮Ⅱ(5)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滑槽(8)连接,滚轴齿轮Ⅰ(6)的轴线和滚轴齿轮Ⅱ(5)的轴线相互平行,滚轴齿轮Ⅰ(6)的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板(11)、呈倒置U形的连接板(12)和螺旋杆(2),横板(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外壳(1)的顶端连接,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与滚轴齿轮Ⅰ(6)的两端连接,螺旋杆(2)穿过横板(11)的中心与连接板(12)的顶端连接,张力测量显示器(4)位于固定外壳(1)相对于侧面开口的另一端,张力测量显示器(4)的挂钩与固定外壳(1)的侧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弹力绷带张力调节限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顶端和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的固定外壳(1)、可垂直移动的滚轴齿轮Ⅰ(6)、可水平移动的滚轴齿轮Ⅱ(5)和张力测量显示器(4),固定外壳(1)内设有用于放置弹力绷带的放置仓(7),固定外壳(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的靠近固定外壳(1)侧面开口的一端从上至下分别依次设有竖直滑槽(9)和水平滑槽(8),滚轴齿轮Ⅰ(6)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滑槽(9)连接,滚轴齿轮Ⅱ(5)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滑槽(8)连接,滚轴齿轮Ⅰ(6)的轴线和滚轴齿轮Ⅱ(5)的轴线相互平行,滚轴齿轮Ⅰ(6)的顶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板(11)、呈倒置U形的连接板(12)和螺旋杆(2),横板(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外壳(1)的顶端连接,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与滚轴齿轮Ⅰ(6)的两端连接,螺旋杆(2)穿过横板(11)的中心与连接板(12)的顶端连接,张力测量显示器(4)位于固定外壳(1)相对于侧面开口的另一端,张力测量显示器(4)的挂钩与固定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员张志强卫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