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26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使得风筒内产生循环冷风,避免风筒内温度过高而损坏零部件。对风筒中的零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延长了吹风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

The structure of the b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技术介绍
吹风机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如果只是小风扇转动,而电热丝不热,那么吹出来的就只是风而不热了。吹风机吹出来的风属于干风,若使用的时间过长,很容易会造成水分的流失,造成热伤害,把损伤降到最低的秘诀就是:用毛巾先拍干头发上的水分,用手轻轻梳顺头发,然后再用吹风机。吹风机的零部件比如电路板安装在吹风机内,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而缩短电路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吹风机内的热风的热量也会传递给电路板等零部件,致使电路板等零部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使得风筒内产生循环冷风,避免风筒内温度过高而损坏零部件。进一步的,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进风孔和出风孔的设置,能够使得外界的循环冷风进入控制空间中对控制单元进行冷却,降低控制单元的温度,延长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风筒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内部构成贯穿的中空通道;主气流出口周向分布在中空通道的前端外侧。中空通道从后端至前端形成第一副气流通道,主气流出口的气流与第一副气流通道的气流叠加,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进一步的,内壳上开设连通中空通道与控制空间的出风孔。进一步的,外壳上开设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外界冷风依次通过进风孔、控制空间、出风孔、中空通道构成的第二副气流通道后,与主气流出口的气流以及第一副气流通道的气流叠加,增大了风筒风量,效率高;同时对控制单元起到冷却效果,延长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对风筒中的零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延长了吹风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风筒的风量,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外形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爆炸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吹风机外壳的分解剖切图;图6为实施例中吹风机的风量流向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6所示,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1和风筒构成的吹风机本体,吹风机本体内设置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包括第一主气流通道和第二主气流通道;具体地,手柄1上设有主气流入口,手柄1内设有与主气流入口连通的第一主气流通道;风筒设置有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主气流通道和与第二主气流通道连通的主气流出口141。吹风机本体上设置用以使外部空气自主气流入口吸入形成主气流的风扇单元2和用以加热主气流的加热单元3;风扇单元2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中;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手柄1的第一主气流通道中。与现有吹风机的加热单元3设置在头部的形式相比,本产品的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设置在手柄1内,增大了手柄1的长度,使得人们握住手柄1的长度更长,手不容易挡到底部的主气流入口;同时降低了加热单元3的重心,使得吹风机的重心集中在手柄1处,拿握更加稳定,使用较长时间身体也不易感到劳累,使用舒适性更好。风扇单元2位于主气流通道的上游;加热单元3位于主气流通道的下游。优选地,风扇单元2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上游;加热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下游。加热单元3的至少部分沿第一主气流通道延伸。风扇单元2包括贯穿的管体;管体的外侧壁与第一主气流通道的内壁密封连接;管体的内部构成第一主气流通道的一部分。风筒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优选地,内壳11和外壳12围成环形区域;第二主气流通道位于环形区域中;环形区域的前端设置环状的主气流出口141;环形区域的后端设置封盖161;内壳11位于外壳12内部;内壳11内部构成贯穿的中空通道;中空通道中由后端至前端构成第一副气流通道。封盖161为环状,封盖161的径向外端与外壳12的后端密封连接;封盖161的径向内端与内壳11的后端密封连接。封盖161与内壳11可以一体成型。主气流入口至加热单元3的主气流通道为冷风区;加热单元3至主气流出口141的主气流通道为热风区;吹风机本体还包括与热风区隔离的控制空间;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控制空间至少部分位于风筒上。优选地,控制空间包括主板区和控制区;主板区和控制区连通。控制区设置在手柄1外侧,且控制区与热风区隔离。控制区内设置操作按钮;操作按钮部分伸出控制区外部,便于人们进行操作控制。环形区域中的控制空间与热风区通过分隔板5隔离开;分隔板5位于环形区域中;分隔板5呈环状;分隔板5的径向外端与外壳12密封连接;分隔板5的径向内端与内壳11密封连接。优选地,主板区设置在环形区域中;环形区域中设置隔离主板区和热风区的分隔板5;分隔板5的径向内侧与内壳11外侧密封连接;分隔板5的径向外侧与外壳12内侧密封连接。分隔板5用于避免热风进入主板区损坏电路板92,从而延长电路板92的使用寿命。分隔板5上位于热风区的一侧设置气流导向结构;气流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面、扩散器、若干个集中器;扩散器为导向面的进风端沿第一主气流通道延伸形成的扩散尖端;集中器为导向面的出风端沿第二主气流通道延伸形成的集中尖端。优选地,导向面包括圆柱形导向面和环形导向面;圆柱形导向面在分隔板5上轴向延伸形成;圆柱形导向面与外壳12之间的分隔板5形成环形导向面;圆柱形导向面的进风端设置扩散尖端;环形导向面的出风端设置若干个集中尖端;扩散尖端与主气流出口141的距离大于集中尖端与主气流出口141的距离。风量首先通过扩散尖端分成两路,然后周向经过圆柱形导向面和环形导向面汇集到集中尖端并沿轴向吹出,从而可以实现90度导风,导风效果好,减少空气的紊流和涡流,降低了噪音,使得设备工作更加安静。环形导向面为弧形凹面,导风效果好,降低风量对风筒的冲击力,噪音小,延长了风筒的使用寿命。内壳11上设置连通控制空间与中空通道的出风孔111;外壳12上设置连通控制空间与外界的进风孔121;进风孔121、控制空间、出风孔111至中空通道前端一起构成第二副气流通道。优选地,进风孔121为位于外壳12的左右两侧的多个密集小孔;出风孔111沿内壳11周向设置8个,风量更加均匀。外壳12上开设主气流出口141;主气流出口141周向分布在中空通道的前端外侧;内壳11的前端与外壳12的前端拼接。吹风机本体由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风筒内设置分隔的主气流通道和控制空间;风筒上开设连通外界与主气流通道的主气流出口以及连通外界与控制空间的进风孔和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空间内设置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风筒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鲁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佩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