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秀梅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钓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19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钓鱼竿,包括后绕线轮,所述后绕线轮的尾部设有后把手,后绕线轮的前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连节器,连节器的前端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竿节,第一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套,第一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二竿节,第二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套,第二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三竿节,第三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定位套,第三定位套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三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四竿节,第四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五竿节,第五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竿稍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结构新颖,是一种集中通竿、前打竿、定位竿于一身的多用途钓鱼竿。

A multifunctional fish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钓鱼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钓鱼竿。
技术介绍
钓鱼竿一般可分为帯导线环的鱼竿、不带导线环鱼竿,还有内走线的中通竿。以及竿节上带有导线环的有海钓竿、前打竿、路亚竿。另外还有不带导线环的分手竿、中通竿,因此钓鱼爱好者出行需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不同的使用环境要准备很多个鱼竿,既不方便,又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钓鱼竿。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包括后绕线轮,所述后绕线轮的尾部设有后把手,后绕线轮的前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连节器,连节器的前端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竿节,第一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套,第一定位套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二竿节,第二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套,第二定位套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第二定位套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三竿节,第三竿节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定位套,第三定位套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三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四竿节,第四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五竿节,第五竿节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竿稍节。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连节器的尾部设有第一阶梯式喇叭口,连节器的前端设有第二阶梯式喇叭口,连节器的外壁上设有挡圈,所述第一阶梯式喇叭口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挡圈前侧的连节器外壁上设有通过螺纹与第一竿节尾端口连接的第四外螺纹。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第一竿节的尾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固环,第一加固环的前侧设有渔轮座,渔轮座的前侧设有导眼。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第二定位套的前端外壁上、第三定位套的前端外壁上、第四竿节的前端外壁上以及第五竿节的前端外壁上均设有活动导线环。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竿稍节的前端口外壁上设有皮圈和第二加固环。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后绕线轮的前端口内部以及竿稍节的前端口内部均设有用于穿插钓鱼线的中空磁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结构新颖,定位套使鱼竿长短可调;同时配置后绕线轮、渔轮座、活动导线环,使钓鱼竿鱼线连接方式可调,一竿多用;连节器使竿节之间位置相对固定,避免在使用状态下竿节晃动,杆节之间相互摩擦碰撞;钓鱼线首尾均穿过中空磁珠,避免钓鱼线摩擦各竿节内壁,造成损伤;产品坚固耐用,是一种集中通竿、前打竿、定位竿于一身的多用途钓鱼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钓鱼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钓鱼竿中连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绕线轮;2、后把手;3、连节器;4、第一竿节;5、第一定位套;6、第一内螺纹;7、第二竿节;8、第二定位套;9、第一外螺纹;10、第二内螺纹;11、第三竿节;12、第三定位套;13、第二外螺纹;14、第四竿节;15、第五竿节;16、竿稍节;17、第一阶梯式喇叭口;18、第二阶梯式喇叭口;19、挡圈;20、第三外螺纹;21、第四外螺纹;22、加固环;23、渔轮座;24、导眼;25、活动导线环;26、皮圈;27、第二加固环;28、中空磁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钓鱼竿,包括后绕线轮1,所述后绕线轮1的尾部设有后把手2,后绕线轮1的前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连节器3,连节器3的前端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竿节4,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套5,第一定位套5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6,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二竿节7,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套8,第二定位套8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6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9,第二定位套8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0,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三竿节11,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定位套12,第三定位套12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10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13,所述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四竿节14,第四竿节1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五竿节15,第五竿节15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竿稍节16。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连节器3的尾部设有第一阶梯式喇叭口17,连节器3的前端设有第二阶梯式喇叭口18,连节器3的外壁上设有挡圈19,所述第一阶梯式喇叭口17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20,挡圈19前侧的连节器3外壁上设有通过螺纹与第一竿节4尾端口连接的第四外螺纹21。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第一竿节4的尾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固环22,第一加固环22的前侧设有渔轮座23,渔轮座23的前侧设有导眼24。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第二定位套8的前端外壁上、第三定位套12的前端外壁上、第四竿节14的前端外壁上以及第五竿节15的前端外壁上均设有活动导线环25。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竿稍节16的前端口外壁上设有皮圈26和第二加固环27。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所述后绕线轮1的前端口内部以及竿稍节16的前端口内部均设有用于穿插钓鱼线的中空磁珠28。本技术的多功能钓鱼竿,在具体使用时,钓鱼线首尾均穿过中空磁珠,避免钓鱼线摩擦各竿节内壁,造成损伤。此鱼竿也可以卸下后绕线轮,把手堵头堵住第一鱼竿节尾部,绕线轮固定在第一竿节壁的渔轮座上,钓鱼线由绕线轮依次穿过第一鱼竿节壁上的导眼、各竿节头部活动导线环,把竿稍节外部第二加固环去掉,在竿稍节内部插入前打竿梢,形成外走线钓鱼竿。利用定位套完成钓鱼竿的长度调整,该鱼竿就成为定位手竿,是一种集中通竿、前打竿、定位竿于一身的多用途钓鱼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钓鱼竿,包括后绕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绕线轮(1)的尾部设有后把手(2),后绕线轮(1)的前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连节器(3),连节器(3)的前端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竿节(4),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套(5),第一定位套(5)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6),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二竿节(7),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套(8),第二定位套(8)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6)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9),第二定位套(8)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0),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三竿节(11),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定位套(12),第三定位套(12)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10)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13),所述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四竿节(14),第四竿节(1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五竿节(15),第五竿节(15)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竿稍节(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钓鱼竿,包括后绕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绕线轮(1)的尾部设有后把手(2),后绕线轮(1)的前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连节器(3),连节器(3)的前端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竿节(4),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套(5),第一定位套(5)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6),第一竿节(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二竿节(7),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套(8),第二定位套(8)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6)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9),第二定位套(8)的前端口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0),第二竿节(7)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三竿节(11),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定位套(12),第三定位套(12)的尾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10)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13),所述第三竿节(11)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四竿节(14),第四竿节(14)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第五竿节(15),第五竿节(15)的前端口内插接有竿稍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节器(3)的尾部设有第一阶梯式喇叭口(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杜秀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