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59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底板,其中安装板底面设有多个打孔桩呈矩阵排列,四个角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打孔桩底部为锥形打孔头;底板上表面四个角设有垂直的螺纹调节柱,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螺纹调节柱上,并在上方拧装有定位螺母,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拧装有调节螺母,而调节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过孔,打孔桩穿过所述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可以确保播种深度的统一,同时可以实现打孔的同时进行播种操作,提高了播种效率。

A seeding assistant device for pot soil culture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播种试验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盆栽土培试验作为配合田间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常被广大农业研究者们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是将土壤置于特制容器中,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作物栽培试验。由于能严格控制水分、养分,甚至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利于对各项因子的效应进行精密测定,因此便于开展单因子试验研究,是在田间条件下难以进行的探索性试验。同时,盆栽试验应用于苗期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很多科学规律可在苗期揭示,而且苗期的盆栽试验周期短,可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能够在短时间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重要的研究结果。苗期盆栽试验由于是在有限的栽培小环境下进行,试验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对试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必须力争每个试验环节都达到精确无误,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为后续试验数据的获得将至关重要。为保证试验的科学性,首要的是保证盆栽试验的播种水平和出苗水平。目前盆栽试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盆栽试验时,经常会遇到种子较多的情况,有时每盆容器需要几十粒种子之多,因撒播需要盖土,而盆栽容器不同于大田作业,盖土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而严重影响播种效率,第二是撒播的均匀度也不如点播,故通常采用点播进行播种。在点播时有几十粒种子就需要开几十个孔穴,盆栽试验一般都是人为操作,播种效率也不高,同时人为打孔还易造成播种均匀度和播种深度上的不统一,影响出苗的整齐度,给播种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对于盆栽试验的科学性来讲,如何提高播种效率,保证适宜的播种深度和匀度变得更加重要。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可以确保播种深度的统一,同时可以实现打孔的同时进行播种操作,提高了播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板及底板,安装板底面设有多个打孔桩呈矩阵排列,四个角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打孔桩底部为锥形打孔头,底板上表面四个角设有垂直的螺纹调节柱,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螺纹调节柱上,并在上方拧装有定位螺母,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拧装有调节螺母,而调节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过孔,打孔桩穿过所述过孔。优选的,所述打孔桩内具有下料腔,该下料腔下端穿透打孔头形成出料口,上端延伸至安装板上表面形成进料口。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为倒锥形扩口。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部具有横切下料腔的调节腔,安装板上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下端连通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设有下料调节板,下料调节板上对应下料腔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孔,而下料调节板上设有拨杆穿过调节槽凸在安装板外部,下料调节板在调节腔内来回移动,使下料孔与下料腔对准或错位。优选的,所述底板背面一侧安装有刮板。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揭示的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板背面设置的多个打孔桩,可以实现一次打多个孔,且每个孔的深度一致,确保播种效率;调节柱上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打孔结束后打孔桩复位,便于下方刮板进行盖土操作;调节柱上调节螺母的设置,以调节安装板下压的深度,以适用不同打孔深度的需求;通过拨动下料调节板来实现播种和不播种之间的切换,便于打孔播种同步操作;本装置可以同步实现盆栽土培试验时的打孔,播种及盖土操作,免去了因播种人手法不一致而导致的试验质量差异,保证了播种质量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的侧剖图;图4是本技术打孔时下压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打孔尺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打孔尺寸的下压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播种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实现盆栽土培试验过程中多个播种孔的同步打孔,播种及盖土操作,其结构包括安装板1及底板2,所述安装板背面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打孔桩3,该打孔桩底部为锥形打孔头4,内部具有下料腔5,所述下料腔下端贯通打孔头形成出料孔11,而上端延伸至安装板表面,形成倒锥形扩口6。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有把手7,四个角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8,而安装板内部设有横切下料腔的调节腔9,而调节腔内设置有下料调节板10,下料调节板上对应下料腔位置开设有下料孔12,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3,该调节槽底部连通调节腔,下料调节板上垂直设有拨杆14,该拨杆位于调节槽内,且凸在安装板表面,拨杆可以在调节槽内来回拨动,而拨杆的拨动会带动下料调节板在调节腔内移动,当拨杆位于调节槽一侧,下料调节板上的下料孔与下料腔对准,而当拨杆位于调节槽另一侧,下料孔与下料腔就错位,这一结构的设计是实现打孔与播种的切换,在打孔状态下(如图3所示),下料孔与下料腔错位,种子放置在下料腔内位于下料调节板上方,而打孔结束后改为播种状态(如图7所示),拨动拨杆使下料孔与下料腔对准,种子向下从出料孔掉落。所述底板表面开设有多个过孔15,四个角上垂直设有螺纹调节柱16,底板背面一侧设有刮板17,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螺纹调节柱上,且在上方拧装有定位螺母18,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拧装有调节螺母19,而调节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20,所述安装板与底板安装后,其背面的打孔桩插在底板的过孔内,自由状态下,打孔桩不会穿过底板(复位弹簧的支撑力),当需要进行打孔操作时,下压安装板,使得打孔桩穿过底板,在盆栽中进行打孔操作(如图4所示),而打孔结束后释放下压力,复位弹簧将安装板复位,此时进行播种,然后通过刮板进行盖土操作。由于不同种子需要打孔深度不一样,故而通过调节螺母的上下位置来改变打孔桩的下压尺寸,从而实现打孔深度的调节(如图5和6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同步实现打孔,播种及盖土操作,免去了因播种人手法不一致而导致的试验质量差异,保证了播种质量和效率。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底板,其中安装板底面设有多个打孔桩呈矩阵排列,四个角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打孔桩底部为锥形打孔头;底板上表面四个角设有垂直的螺纹调节柱,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螺纹调节柱上,并在上方拧装有定位螺母,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拧装有调节螺母,而调节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过孔,打孔桩穿过所述过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底板,其中安装板底面设有多个打孔桩呈矩阵排列,四个角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打孔桩底部为锥形打孔头;底板上表面四个角设有垂直的螺纹调节柱,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螺纹调节柱上,并在上方拧装有定位螺母,安装板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拧装有调节螺母,而调节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螺纹调节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过孔,打孔桩穿过所述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土培试验用播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桩内具有下料腔,该下料腔下端穿透打孔头形成出料口,上端延伸至安装板上表面形成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盆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静郝徳荣袁春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