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4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包括采摘刀、固定环、连接管道、采摘杆、背箱、背带、腰带、腰带卡扣、输出口、换向轮、钢丝绳、收料筐和电动机,所述采摘刀固定在采摘杆的顶端,且在采摘刀的下方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上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通向背箱,所述背箱的背面设有两根背带,所述背带的下方设有两根腰带,所述腰带通过腰带卡扣连接,在背箱的侧面设有输出口,在山茶果的采摘路径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首末端连接,并套在采摘路径起点和终点的换向轮上,且在起点处的换向轮上安装有电动机,在钢丝绳上连接有若干收料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少了人工背负山茶果实至卸料处的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茶油具有降脂降压、消炎抗菌、抗癌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预防中风的功效--《中国医药宝典》。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随之居饮食谱》。山茶油由山茶树上的山茶果提炼而成,采摘人员对山茶果进行采摘后,需要运输到加工厂进一步的加工清洁,才能够确保其无害,进行进行提炼。采摘后的运输,通常是由人力背负到运输车处进行装卸,再由运输车运输至加工厂进行加工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包括采摘刀、固定环、连接管道、采摘杆、背箱、背带、腰带、腰带卡扣、输出口、换向轮、钢丝绳、收料筐和电动机,所述采摘刀固定在采摘杆的顶端,且在采摘刀的下方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上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通向背箱,所述背箱的背面设有两根背带,所述背带的下方设有两根腰带,所述腰带通过腰带卡扣连接,在背箱的侧面设有输出口,在山茶果的采摘路径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首末端连接,并套在采摘路径起点和终点的换向轮上,且在起点处的换向轮上安装有电动机,在钢丝绳上连接有若干收料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摘刀通过三根螺钉固定在采摘杆的顶端,且螺钉成等腰三角形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道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在连接管道的内壁上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缓冲膜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箱的侧壁上设有输出口,在输出口上安装有手动通断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为低速电机,其额定功率为1200W,其转速为30转/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采摘刀的下方设有连接管道的输入口,该连接管道通向背箱,当背箱内满载后,采摘人员前往钢丝绳处,并打开输出口的手动通断阀,使得背箱内的山茶果落入收料筐内,并随着钢丝绳向采摘起点处移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采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采摘刀1、固定环2、连接管道3、采摘杆4、背箱5、背带6、腰带7、腰带卡扣8、输出口9、换向轮10、钢丝绳11、收料筐12和电动机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包括采摘刀1、固定环2、连接管道3、采摘杆4、背箱5、背带6、腰带7、腰带卡扣8、输出口9、换向轮10、钢丝绳11、收料筐12和电动机13,所述采摘刀1固定在采摘杆4的顶端,且在采摘刀1的下方设有固定环2,在固定环2上连接有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管道3通向背箱5,所述背箱5的背面设有两根背带6,所述背带6的下方设有两根腰带7,所述腰带7通过腰带卡扣8连接,在背箱5的侧面设有输出口9,在山茶果的采摘路径上设有钢丝绳11,所述钢丝绳11的首末端连接,并套在采摘路径起点和终点的换向轮10上,且在起点处的换向轮10上安装有电动机13,在钢丝绳11上连接有若干收料筐12。所述采摘刀1通过三根螺钉固定在采摘杆4的顶端,且螺钉成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连接管道3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在连接管道3的内壁上等间距的分布有若干缓冲膜瓣。所述背箱5的侧壁上设有输出口9,在输出口9上安装有手动通断阀。所述电动机13为低速电机,其额定功率为1200W,其转速为30转/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采摘刀1的下方设有连接管道3的输入口,该连接管道3通向背箱5,当背箱5内满载后,采摘人员前往钢丝绳11处,并打开输出口9的手动通断阀,使得背箱5内的山茶果落入收料筐12内,并随着钢丝绳11向采摘起点处移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包括采摘刀、固定环、连接管道、采摘杆、背箱、背带、腰带、腰带卡扣、输出口、换向轮、钢丝绳、收料筐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刀固定在采摘杆的顶端,且在采摘刀的下方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上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通向背箱,所述背箱的背面设有两根背带,所述背带的下方设有两根腰带,所述腰带通过腰带卡扣连接,在背箱的侧面设有输出口,在山茶果的采摘路径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首末端连接,并套在采摘路径起点和终点的换向轮上,且在起点处的换向轮上安装有电动机,在钢丝绳上连接有若干收料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山茶油的山茶果实采摘运输装置,包括采摘刀、固定环、连接管道、采摘杆、背箱、背带、腰带、腰带卡扣、输出口、换向轮、钢丝绳、收料筐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刀固定在采摘杆的顶端,且在采摘刀的下方设有固定环,在固定环上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通向背箱,所述背箱的背面设有两根背带,所述背带的下方设有两根腰带,所述腰带通过腰带卡扣连接,在背箱的侧面设有输出口,在山茶果的采摘路径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首末端连接,并套在采摘路径起点和终点的换向轮上,且在起点处的换向轮上安装有电动机,在钢丝绳上连接有若干收料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山茶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绿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