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08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孔;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被驱动部件,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或收回至所述壳体之内,所述被驱动部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该移动终端中,由于被驱动部件所受的力相对较均匀,因此在被驱动部件进出壳体时,不容易造成被驱动部件与壳体摩擦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被驱动部件的结构完整性,同时也降低被驱动部件卡死在壳体内的可能性。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用户对于全面屏移动终端的需求逐渐增加,全面屏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摄像头模组为例,该摄像头模组可以相对于壳体移动,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摄像头模组的一侧固定连接,以使该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摄像头模组进出壳体。该摄像头模组基本不占用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从而增大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以利于移动终端向全面屏发展。由于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只施加在摄像头模组的一侧,摄像头模组的另外一侧不受力或受力较小,造成摄像头模组的两侧所受的驱动力大小相差较大,导致摄像头模组两侧受力不均匀。当摄像头模组进出壳体时,其容易发生歪斜,造成摄像头模组与壳体的表面摩擦,而影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完整性,甚至可能出现摄像头模组卡死在壳体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被驱动部件进出壳体容易发生歪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孔;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被驱动部件,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或收回至所述壳体之内,所述被驱动部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被驱动部件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被驱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滑动部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于所述被驱动部件靠近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被驱动部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丝杠以及丝杠套,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丝杠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杠套螺纹配合,所述丝杠套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丝杠套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被驱动部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导向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被驱动部件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被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比值为0.8~1.2。优选地,所述被驱动部件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受话器、补光灯、传感器和卡托中的至少一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移动终端中,被驱动部件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由于被驱动部件与驱动机构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所以被驱动部件的两侧所受的驱动力的大小相差较小,因此被驱动部件所受的驱动力相对较均匀。当驱动机构驱动被驱动部件伸出或收回壳体时,被驱动部件几乎不会发生歪斜,也就不容易造成被驱动部件与壳体摩擦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被驱动部件的结构完整性,同时也降低被驱动部件卡死在壳体内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连接件、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0-被驱动部件、210-第一侧面、220-第二侧面、300-驱动机构、310-驱动源、320-丝杠、330-丝杠套、340-连接件、350-弹性件、400-第一滑动部、500-第一支架、600-第二滑动部、700-第二支架、800-第二导向部、900-第一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壳体、被驱动部件200和驱动机构300。壳体具有边框。不同结构的壳体,形成边框的部件则不同。例如,壳体可以包括前壳、后盖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中框。边框可以成型于中框上。此种情况下边框作为中框的一部分。再例如,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边框可以成型于后盖上,也可以成型于前盖上。壳体具有内腔,进而为移动终端的组成构件提供安装空间。通常情况下,边框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内腔连通,通孔用于供被驱动部件200穿过进而进出壳体。当然被驱动部件200还可以通过其他通道进出壳体,并非限于开设在边框上的通孔。被驱动部件200可移动的设置于壳体,使得被驱动部件200可以通过通孔进出壳体。被驱动部件20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上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通孔的轴线的方向。具体地,该被驱动部件200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受话器、补光灯、卡托中的至少一者,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可以进出壳体的部件。当被驱动部件200需要切换至工作状态时,其可以通过壳体上的通孔伸出壳体;当被驱动部件200工作完成时,其可以通过壳体上的通孔收回到壳体内;此种被驱动部件不会占据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因此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大。驱动机构300设置于壳体内,驱动机构300与被驱动部件200相连接,驱动机构300驱动被驱动部件200通过通孔伸出至壳体之外或收回至壳体之内,并且驱动机构300与被驱动部件20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之间。由于被驱动部件200与驱动机构30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之间,因此被驱动部件200所受的驱动力相对较均匀,所以被驱动部件200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孔;/n驱动机构(300),所述驱动机构(300)设于所述壳体内;/n被驱动部件(200),所述被驱动部件(200)与所述驱动机构(300)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200)通过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或收回至所述壳体之内,所述被驱动部件(20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驱动机构(300)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0)和所述第二侧面(22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孔;
驱动机构(300),所述驱动机构(300)设于所述壳体内;
被驱动部件(200),所述被驱动部件(200)与所述驱动机构(300)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200)通过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或收回至所述壳体之内,所述被驱动部件(20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驱动机构(300)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0)和所述第二侧面(2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滑动部(400)和第一支架(500),所述第一滑动部(400)和所述第一支架(5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40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远离所述驱动机构(300)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500)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4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被驱动部件(200)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400)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滑动部(600)和第二支架(700),所述第二滑动部(600)和所述第二支架(70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60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靠近所述驱动机构(300)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4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部(600)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支架(700)与所述被驱动部件(2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源(310)、丝杠(320)以及丝杠套(33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玉果魏杨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