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008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包括轨道方杆,方形滑套,双头螺栓,磁铁板和方形定位套;所述轨道方杆左右两端的底部对称有两处支撑底杆,此两处底杆与轨道方杆共同组成了谱架的底座;所述主谱板和两处辅板正面的顶端位置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处纸张压片;两处所述辅板背部的内侧边缘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支撑柱,在两处定位条跟随两处辅板转动展开时其倾斜刨切截面能够与两处插杆底部的倾斜面转插配合使两处插杆向上顶滑完成对两处辅板的自动下插定位,使用便捷。

A kind of music score frame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height adjustment for Piano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
本技术属于琴谱架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对于教育文化的需求也日渐增长。近年来,城市家庭,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家庭对于子女在钢琴方面的教育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钢琴谱架作为放置钢琴谱的重要工具,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266635.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琴谱架,涉及钢琴零件领域,该钢琴谱架安装时可通过螺钉穿过底座固定在钢琴上,转动铰链,将琴谱架板靠在竖直的螺纹杆上便可保持琴谱架板倾斜放置,而在螺纹管中旋转螺纹杆便可调整螺纹杆的高度,从而调整琴谱架板的倾斜角度。使用者可以将琴谱靠在琴谱架板上,然后将翻页杆插入相邻的书页之间,利用吸片的相互吸引来固定住琴谱书,防止琴谱书被风吹而翻动,让弹奏钢琴者方便地翻阅琴谱书,操作十分方便。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琴谱架还普遍存在长度有限,造成摆放展示的曲谱纸张较少,在弹奏时需多次更换挪移曲谱纸张,影响弹奏,使用不便,且谱架的整体占用面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以解决琴谱架长度有限,造成摆放展示的曲谱纸张较少,在弹奏时需多次更换挪移曲谱纸张,影响弹奏,使用不便,且谱架的整体占用面积较大的问题。本技术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包括轨道方杆,方形滑套,双头螺栓,定位块,连杆,轴套,主谱板,L状支撑板,插杆,辅板,定位条,压片,支撑柱,六棱柱,磁铁板和方形定位套;所述轨道方杆左右两端的底部对称有两处支撑底杆,此两处底杆与轨道方杆共同组成了谱架的底座;所述轨道方杆左右两段的顶端对称支撑有两处定位耳板,此两处定位耳之间转动支撑有一处双头螺栓,且双头螺栓的右端锁紧套设有一处把轮;所述主谱板和两处辅板正面的顶端位置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处纸张压片;两处所述辅板背部的内侧边缘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定位套的背部以及两处辅板背部的中间处均固定黏贴有一处磁铁板,且当两处辅板转动闭合对靠在一起时,此三处磁铁板会磁吸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方杆中间段上固定有一处支撑框,此支撑框的顶端支撑焊接有一处六棱柱,且轴套与方形定位套呈上下顶靠均滑套置于六棱柱上。进一步的,所述主谱板中心处的背部凸出支撑有一处方形定位套,此方形定位套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组支撑板,这两组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对称支撑有两处柱套,且两处支撑柱就对应贯穿转动插设于此两处柱套中。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方形滑套呈左右对应滑动置于轨道方杆上,且两处方形滑套的顶端均支撑焊接有一处方形定位块,并且双头螺栓的左右双向螺纹段就对应啮合穿过两处方定位块;两处所述方定位块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处连杆,此两处连杆的首端对应与轴套转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主谱板顶端的左右两侧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L状支撑板,此两处L状支撑板的横置板段上均通过弹簧顶推贯穿插设有一处插杆。进一步的,两处所述辅板顶端的内侧位置均支撑设置一处定位条,且两处插杆对应下插穿过两处定位条,并且两处定位条的背部截面与两处插杆402底部段呈反向倾斜刨切设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处支撑柱,两处辅板可以进行主动开合,当两处辅板转动展开时可与主谱板保持水平组成一处增长的放谱板,增长的放谱板可排放展示更多曲谱纸纸张,减少在弹奏过程中挪移翻页曲谱纸张的次数,使用方便,且当两处辅板转动闭合时,可有效减少对能够放置空间的占用,并方便转移,使用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展开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闭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闭合状态三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4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轨道方杆;101、方形滑套;102、定位块;2、双头螺栓;3、定位块;301、连杆;302、轴套;4、主谱板;401、L状支撑板;402、插杆;5、辅板;501、定位条;6、压片;7、支撑柱;8、六棱柱;9、磁铁板;10、方形定位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包括轨道方杆1,方形滑套101,双头螺栓2,定位块3,连杆301,轴套302,主谱板4,L状支撑板401,插杆402,辅板5,定位条501,压片6,支撑柱7,六棱柱8,磁铁板9和方形定位套10;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端的底部对称有两处支撑底杆,此两处底杆与轨道方杆1共同组成了谱架的底座;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段的顶端对称支撑有两处定位耳板,此两处定位耳之间转动支撑有一处双头螺栓2,且双头螺栓2的右端锁紧套设有一处把轮;所述主谱板4和两处辅板5正面的顶端位置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处纸张压片6;两处所述辅板5背部的内侧边缘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支撑柱7。其中,方形定位套10的背部以及两处辅板5背部的中间处均固定黏贴有一处磁铁板9,且当两处辅板5转动闭合对靠在一起时,此三处磁铁板9会磁吸在一起,三处磁铁板9能够将两处辅板5磁吸定位于转动闭合的状态。其中,所述轨道方杆1中间段上固定有一处支撑框,此支撑框的顶端支撑焊接有一处六棱柱8,且轴套302与方形定位套10呈上下顶靠均滑套置于六棱柱8上,六棱柱8为轴套302与方形定位套10的滑动插装。其中,所述主谱板4中心处的背部凸出支撑有一处方形定位套10,此方形定位套10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组支撑板,这两组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对称支撑有两处柱套,且两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方杆(1),方形滑套(101),双头螺栓(2),定位块(3),连杆(301),轴套(302),主谱板(4),L状支撑板(401),插杆(402),辅板(5),定位条(501),压片(6),支撑柱(7),六棱柱(8),磁铁板(9)和方形定位套(10);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端的底部对称有两处支撑底杆,此两处底杆与轨道方杆(1)共同组成了谱架的底座;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段的顶端对称支撑有两处定位耳板,此两处定位耳之间转动支撑有一处双头螺栓(2),且双头螺栓(2)的右端锁紧套设有一处把轮;所述主谱板(4)和两处辅板(5)正面的顶端位置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处纸张压片(6);两处所述辅板(5)背部的内侧边缘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支撑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方杆(1),方形滑套(101),双头螺栓(2),定位块(3),连杆(301),轴套(302),主谱板(4),L状支撑板(401),插杆(402),辅板(5),定位条(501),压片(6),支撑柱(7),六棱柱(8),磁铁板(9)和方形定位套(10);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端的底部对称有两处支撑底杆,此两处底杆与轨道方杆(1)共同组成了谱架的底座;所述轨道方杆(1)左右两段的顶端对称支撑有两处定位耳板,此两处定位耳之间转动支撑有一处双头螺栓(2),且双头螺栓(2)的右端锁紧套设有一处把轮;所述主谱板(4)和两处辅板(5)正面的顶端位置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处纸张压片(6);两处所述辅板(5)背部的内侧边缘位置均支撑设置有一处支撑柱(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定位套(10)的背部以及两处辅板(5)背部的中间处均固定黏贴有一处磁铁板(9),且当两处辅板(5)转动闭合对靠在一起时,此三处磁铁板(9)会磁吸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琴训练的机械驱动高度调节的琴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方杆(1)中间段上固定有一处支撑框,此支撑框的顶端支撑焊接有一处六棱柱(8),且轴套(302)与方形定位套(10)呈上下顶靠均滑套置于六棱柱(8)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