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96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和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与测试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且活动框的背面与活动框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活动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测试仪技术领域。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通过伸缩拉杆和万向轮的配合设置增加了使用者的拿取方式,在手部不方便进行拎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移动,节省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撑块的设置可防止测试仪本体与地面的之间接触,避免产生磨损的问题,同时万向轮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在道路不平的情况下,可减少振动对仪器的损坏,大大提高了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的实用性。

A kind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ransformer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测试仪
,具体为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
技术介绍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在原成功开发互感器校验仪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互感器的数学模型而开发出的互感器现场测试仪器,该仪器可直接测量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可测装在变压器中的套管CT,可定性测量电压互感器的比差和极性,可现场测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等,仪器采用高精度、自动线性调节的直流和交流电源,高速、高可靠性的数字处理模块,需要有大功率输出电源满足试验要求,还要便于试验人员方便的使用和携带,高测量精度、高稳定性的前置测量电路保证了仪器测量的准确度和高稳定度,可在高温、高湿、海上、沙漠、极寒和高海拔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现有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为了便于携带,通常都在其测试仪上设置有手柄,但在具体情况下,手部拎取的方式负重力较大,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同时测试仪在长时间的移动或放置室外时,其测试仪底部容易产生一定的磨损,道路不平时,测试仪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振动也会容易损坏仪器,给后续测试仪的正常使用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解决了现有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通过手部拎取的方式负重力较大,且测试仪在长时间的移动或放置室外时,测试仪底部容易产生一定的磨损,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振动也容易损坏仪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测试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且活动框的背面与活动框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滑动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框和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块的外部,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支撑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活动框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与万向轮相适配的通槽。优选的,所述测试仪本体背面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伸缩拉杆,两个所述伸缩拉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测试仪本体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测试仪本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通过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且活动框的背面与活动框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活动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滑动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框和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块的外部,连接杆延伸至支撑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活动框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的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块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通孔,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与万向轮相适配的通槽,测试仪本体背面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伸缩拉杆,两个伸缩拉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通过伸缩拉杆和万向轮的配合设置增加了使用者的拿取方式,在手部不方便进行拎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移动,节省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撑块的设置可防止测试仪本体与地面的之间接触,避免产生磨损的问题,同时万向轮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在道路不平的情况下,可减少振动对仪器的损坏,大大提高了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的实用性。(2)、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通过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测试仪本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可实现对该测试仪进行及时散热,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热量集中从而影响后续正常的使用工作,把手的设置可方便工作人员拎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测试仪本体结构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块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测试仪本体、2-支撑块、3-活动框、4-滑动板、5-缓冲弹簧、6-连接杆、7-滑轮、8-弹簧杆、9-安装板、10-万向轮、11-通孔、12-通槽、13-伸缩拉杆、14-横板、15-提手、16-盖板、17-把手、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通过伸缩拉杆13和万向轮10的配合设置增加了使用者的拿取方式,在手部不方便进行拎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移动,节省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撑块2的设置可防止测试仪本体1与地面的之间接触,避免产生磨损的问题,同时万向轮10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在道路不平的情况下,可减少振动对仪器的损坏,大大提高了该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的实用性,包括测试仪本体1和支撑块2,测试仪本体1背面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伸缩拉杆13,两个伸缩拉杆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4,横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15,测试仪本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16,盖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7,把手17的设置可方便工作人员拎取,测试仪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8,可实现对该测试仪本体1进行及时散热,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热量集中从而影响后续正常的使用工作,支撑块2的数量为四个,支撑块2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6相适配的通孔11,支撑块2的底部开设有与万向轮10相适配的通槽12,支撑块2的顶部与测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3,且活动框3的背面与活动框3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活动框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两个滑动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两个滑动板4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远离滑动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框3和支撑块2并延伸至支撑块2的外部,连接杆6延伸至支撑块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7,活动框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弹簧杆8,弹簧杆8的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使用时,当要对该测试仪本体1进行移动时,将两个连接杆6向支撑块2的内部进行移动,连接杆6一端的滑动板4向活动框3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时连接杆6一端的滑轮7处于支撑块2的内部,活动框3通过滑轮7移动至底部,连接杆6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1)和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与测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3),且活动框(3)的背面与活动框(3)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两个所述滑动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两个滑动板(4)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滑动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框(3)和支撑块(2)并延伸至支撑块(2)的外部,所述连接杆(6)延伸至支撑块(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7),所述活动框(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弹簧杆(8),所述弹簧杆(8)的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1)和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与测试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3),且活动框(3)的背面与活动框(3)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两个所述滑动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两个滑动板(4)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滑动板(4)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框(3)和支撑块(2)并延伸至支撑块(2)的外部,所述连接杆(6)延伸至支撑块(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轮(7),所述活动框(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弹簧杆(8),所述弹簧杆(8)的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互感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黎刘小龙张俊张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