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94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包括恒温室以及温度调节室,恒温室朝下开口,温度调节室围绕在恒温室的外周并形成封闭的空间,温度调节室填充有液体;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还包括开槽、透光管道、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加热结构;开槽由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的底部开口并沿高度方向向上凹入;透光管道穿过温度调节室而与恒温室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温度调节室连通;加热结构包围在恒温室的外周并固定于温度调节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避免了外部环境温度对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结构的设计无需改变测量仪器的原有结构,使用方便。

Spectrophotometer thermost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仪器仪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仪器分析过程中,温度对分析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化学反应过程的仪器分析中,环境温差过大时会使反应速度不稳定,导致测量数据不稳定,误差大,可重现性不高,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因此温度的恒定对仪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具有重要作用。分光光度计使用过程中就存在以上问题,为了改善分光光度计测量时的恒温问题,在已知技术中,有将比色皿支架进行改造,加入循环水进行恒温,这种改造工艺复杂且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就无能为力了。还有的在仪器内部安装加热带,直接发热,这种设计易造成仪器内部受热不均匀,降低仪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无需改变分光光度计的原有结构便能够解决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恒温问题,避免外界温度对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的影响,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包括恒温室以及温度调节室,恒温室朝下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室(1)以及温度调节室(2),恒温室(1)朝下开口,恒温室(1)用于将比色皿托架(C)扣设其内,温度调节室(2)围绕在恒温室(1)的外周并形成封闭的空间,温度调节室(2)填充有液体;/n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还包括开槽(3)、透光管道(4)、进液口(5)、出液口(6)以及加热结构(7);/n开槽(3)由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的底部开口并沿高度方向(H)向上凹入,以用于比色皿托架拉杆(L)穿过温度调节室(2),/n透光管道(4)穿过温度调节室(2)而与恒温室(1)连通,/n进液口(5)和出液口(6)分别与温度调节室(2)连通,进液口(5)用于冷却液体流入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室(1)以及温度调节室(2),恒温室(1)朝下开口,恒温室(1)用于将比色皿托架(C)扣设其内,温度调节室(2)围绕在恒温室(1)的外周并形成封闭的空间,温度调节室(2)填充有液体;
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还包括开槽(3)、透光管道(4)、进液口(5)、出液口(6)以及加热结构(7);
开槽(3)由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的底部开口并沿高度方向(H)向上凹入,以用于比色皿托架拉杆(L)穿过温度调节室(2),
透光管道(4)穿过温度调节室(2)而与恒温室(1)连通,
进液口(5)和出液口(6)分别与温度调节室(2)连通,进液口(5)用于冷却液体流入温度调节室(2)内,出液口(6)用于温度调节室(2)内的液体排出,以使冷却液体对恒温室(1)进行冷却;
加热结构(7)包围在恒温室(1)的外周并固定于温度调节室(2)内,以对温度调节室(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还包括内侧壁(B1)以及外侧壁(B2),外侧壁(B2)与内侧壁(B1)间隔开并围绕在内侧壁(B1)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还包括顶壁(B3)以及连接壁(B4),内侧壁(B1)的上端连接于顶壁(B3)并与顶壁(B3)围成恒温室(1),外侧壁(B2)围绕在内侧壁(B1)的外周且上端连接于顶壁(B3),连接壁(B4)连接于内侧壁(B1)的下端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伟张红霞贾静娴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