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82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抱箍结构,包括连墙件、箍板、连接件、弹簧;箍板为管状结构,箍板水平设置,箍板的上端通过连墙件固定在墙顶板上;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之间;在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贴合在一起时,灯管直径略小于箍板内径,灯管被夹持在箍板内,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灯管安装时候,只需要用手克服弹簧的回弹力将箍板的下端张开,以使得灯管能够插入至箍板内即可,灯管插入后,放开手,弹簧的回弹力会拉紧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将灯管夹持在箍板内,操作极为便捷。

Hoo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抱箍结构
本技术属于灯具安装设备
,具体涉及抱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灯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抱箍结构是作为灯具的固定件来进行灯具的安装固定;申请号为CN201721213486.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抱紧力稳定的电杆抱箍,包括两抱箍体,抱箍体包括半圆弧段和位于半圆弧段两端的连接段,两抱箍体通过连接段上的连接件相连接,抱箍体半圆弧段上设置有向其圆心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连接杆一端从半圆弧段穿出,半圆弧段穿出端设置有限位块,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弧形夹片,弧形夹片与半圆弧段的开口方向相同,半圆弧段与连接块间的连接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该抱箍通过设置压缩弹簧和弧形夹片,在压缩弹簧的弹性应力下,弧形夹片与电杆保持稳定的抱紧力,因此抱箍不会相对电杆下滑,能使电杆上的电线保持同一高度,该抱箍使用方便。以上申请中存在以下问题:1、如采用以上抱箍进行灯管安装时候,依然会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先旋松螺栓和螺母,再插入灯管,旋松螺栓和螺母会采用到较多的时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抱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抱箍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抱箍结构,包括:连墙件;箍板;箍板为管状结构,箍板水平设置,箍板的上端通过连墙件固定在墙顶板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连接;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之间;在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贴合在一起时,灯管直径略小于箍板内径,灯管被夹持在箍板内,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具体地,连墙件包括第一连墙件和第二连墙件,一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墙件和第二连墙件上;箍板包括形成为半环柱状的第一子箍板、第二子箍板,第一子箍板的上端和第二子箍板的上端通过与销轴的连接实现相对可转动连接;第一子箍板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子箍板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子箍板的上端设置有槽口,销轴置于槽口内,且销轴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子箍板上;第一子箍板的上端设置有通孔,第一子箍板的上端通过通孔可转动的套装在销轴上。作为另一种优选,箍板包括第三子箍板,第三子箍板形成为环柱状结构,第三子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第三子箍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第三子箍板的顶端与墙顶板固定连接。具体地,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上。优选地,在箍板内侧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的橡胶圈嵌入安装在环状凹槽内,灯管与橡胶圈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抱箍结构;1、本技术在进行灯管安装时候,只需要用手克服弹簧的回弹力将箍板的下端张开,以使得灯管能够插入至箍板内即可,灯管插入后,放开手,弹簧的回弹力会拉紧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将灯管夹持在箍板内;不需要进行螺钉螺母的旋松旋紧,操作极为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连墙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连墙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橡胶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顶板;21-第一连墙件;22-第二连墙件;23-销轴;31-第一子箍板;32-第二子箍板;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3-连接板;5-弹簧;6-第三子箍板;7-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抱箍结构,包括:连墙件;箍板;箍板为管状结构,箍板水平设置,箍板的上端通过连墙件固定在墙顶板1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41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42的上端连接;弹簧5;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41的下端和第二连接件42的下端之间;在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贴合在一起时,灯管直径略小于箍板内径,灯管被夹持在箍板内,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连墙件包括第一连墙件21和第二连墙件22,一销轴2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墙件21和第二连墙件22上;箍板包括形成为半环柱状的第一子箍板31、第二子箍板32,第一子箍板31的上端和第二子箍板32的上端通过与销轴23的连接实现相对可转动连接;第一子箍板3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41固定连接,第二子箍板3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42固定连接。第二子箍板32的上端设置有槽口,销轴23置于槽口内,且销轴23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子箍板32上;第一子箍板31的上端设置有通孔,第一子箍板31的上端通过通孔可转动的套装在销轴23上。在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上均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43,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43上。在箍板内侧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的橡胶圈7嵌入安装在环状凹槽内,灯管与橡胶圈7接触。本实施例采用橡胶圈7作用于灯管,起到缓冲箍板与灯管的接触的目的,不易造成灯管的损坏。本实施例工作时候,用一只手的多个手指分别作用于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并撑开,即可达到同时拉伸弹簧5、增大第一子箍板31下端和第二子箍板32下端之间距离的目的(同时第一子箍板31的上端和第二箍板的上端根据销轴发生相对转动);即可为灯管的插入获得足够的空间;此时将灯管插入,缓慢放手,即可利用弹簧5的回弹力将灯管夹持在第一子箍板31和第二箍板之间;本实施例工作时候,一般是采用两个及以上同时工作,以对灯管的不同部位进行夹持,使得灯管安装的更加稳定;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箍板采用单独的第三子箍板6,第三子箍板6形成为环柱状结构,第三子箍板6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第三子箍板6为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为具备弹性的钢材,第三子箍板6的顶端与墙顶板1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预埋的膨胀螺栓连接)。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候,用一只手的多个手指分别作用于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并撑开,即可达到同时拉伸弹簧5、增大第一子箍板31下端和第二子箍板32下端之间距离的目的(同时第三子箍板6发生弹性变形);即可为灯管的插入获得足够的空间;此时将灯管插入,缓慢放手,即可利用弹簧5的回弹力将灯管夹持在第三子箍板6内部;本实施例工作时候,一般是采用两个及以上同时工作,以对灯管的不同部位进行夹持,使得灯管安装的更加稳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墙件;/n箍板;箍板为管状结构,箍板水平设置,箍板的上端通过连墙件固定在墙顶板上;/n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连接;/n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之间;在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贴合在一起时,灯管直径略小于箍板内径,灯管被夹持在箍板内,弹簧处于拉伸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墙件;
箍板;箍板为管状结构,箍板水平设置,箍板的上端通过连墙件固定在墙顶板上;
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箍板的下端为离断张开结构,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连接;
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之间;在箍板的下端两个部分贴合在一起时,灯管直径略小于箍板内径,灯管被夹持在箍板内,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墙件包括第一连墙件和第二连墙件,一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连墙件和第二连墙件上;箍板包括形成为半环柱状的第一子箍板、第二子箍板,第一子箍板的上端和第二子箍板的上端通过与销轴的连接实现相对可转动连接;第一子箍板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子箍板的下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芸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尊光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