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纺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3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复合纺丝机,其包括第一挤出机构、第二挤出机构和喷丝机构,第一挤出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一挤出组件,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料斗以及第一失重秤,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计量泵,第一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一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第二挤出机构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料斗以及第二失重秤,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计量泵,第二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二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失重秤和计量泵控制挤出组件内的压力稳定,从而保障喷丝机构喷出复合纤维的截面各个区域的形状统一,提高复合纤维的强度、韧度等力学性能。

A compound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纺丝机
本技术涉及复合纤维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复合纺丝机。
技术介绍
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利用复合纤维制造技术可以获得兼有两种聚合物特性的双组分纤维。复合纤维有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等复合纤维,纤维截面有圆形和异形。纤维具有三维立体卷曲、高蓬松性和覆盖性,良好的导电性、抗静电性和阻燃性。生产复合纤维,采用A切片和B切片两种熔体进入到同一个喷丝组件喷丝成型。但是,由于每种熔体在被挤出时所受压力不同,容易造成复合纤维的截面各个区域的形状不统一,降低复合纤维的强度、韧度等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纺丝机,可以保障成型后的复合纤维的截面各个区域的形状统一,提高复合纤维的强度、韧度等力学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纺丝机,其包括用于将A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一挤出机构、用于将B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二挤出机构和用于将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结合在一起的喷丝机构,所述第一挤出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一挤出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一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一料斗底部的第一失重秤,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一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一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所述第二挤出机构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二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二料斗底部的第二失重秤,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计量泵,所述第二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二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喷丝机构包括喷丝盘和固定于喷丝盘的多个喷丝头,所述喷丝头包括内喷管和套设于内喷管外的外喷管,所述内喷管和外喷管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喷皮区,所述内喷管中空设置以形成喷芯区,每个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计量泵的一端与内喷管相连接,每个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二计量泵的一端与外喷管的侧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喷管的长度短于外喷管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出组件包括第一机筒、转动设置于第一机筒的第一螺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机筒的一端与第一计量泵连接,所述第一机筒远离第一计量泵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加料口,所述第一料口与第一料斗连通;所述第二挤出组件包括第二机筒、转动设置于第二机筒的第二螺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机筒的一端与第二计量泵连接,所述第二机筒远离第二计量泵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加料口,所述第二料口与第二料斗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远离第一计量泵的一端突出第一机筒设置且固定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远离第二计量泵的一端突出第二机筒设置且固定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筒外套设有用于加热第一机筒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机筒外套设有用于加热第二机筒的第二加热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外套设有第一保温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外套设有第二保温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失重秤和第二失重秤分别控制A切片和B切片的上料速度,避免第一挤出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内积压过多的A切片熔体或B切片熔体。同时利用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分别控制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的挤出流量稳定,这里采用第一失重秤、第二失重、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分别控制第一挤出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内的压力稳定,从而保障喷丝机构喷出复合纤维的截面各个区域的形状统一,提高复合纤维的强度、韧度等力学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喷丝头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上料组件;11、第一料斗;12、第一失重秤;20、第二上料组件;21、第二料斗;22、第二失重秤;30、第一挤出组件;31、第一机筒;32、第一螺杆;33、第一电机;34、第一主动轮;35、第一从动轮;36、第一皮带;37、第一加热管;38、第一保温管;40、第二挤出组件;41、第二机筒;42、第二螺杆;43、第二电机;44、第二主动轮;45、第二从动轮;46、第二皮带;47、第二加热管;48、第二保温管;50、第一计量泵;51、第一输送管;60、第二计量泵;61、第二输送管;70、喷丝机构;71、喷丝盘;72、喷丝头;721、内喷管;722、外喷管;723、喷芯区;724、喷皮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纺丝机,其包括用于将A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一挤出机构(图中没有标注)、用于将B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二挤出机构(图中没有标注)和用于将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结合在一起的喷丝机构70。具体工作时,第一挤出机构将A切片熔体挤到喷丝机构70,第二挤出机构将B切片熔体挤到喷丝机构70,最后从喷丝机构70喷出复合纤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挤出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10和第一挤出组件30,所述第一上料组件10包括与第一挤出组件30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料斗11以及设置于第一料斗11底部的第一失重秤12,所述第一上料组件10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计量泵50,所述第一计量泵50设有多个第一输送管51连通喷丝机构70;所述第二挤出机构包括第二上料组件20和第二挤出组件40,所述第二上料组件20包括与第二挤出组件40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料斗21以及设置于第二料斗21底部的第二失重秤22,所述第二上料组件20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计量泵60,所述第二计量泵60设有多个第二输送管61连通喷丝机构70。具体工作时,利用第一失重秤12和第二失重秤22分别控制A切片和B切片的上料速度,避免第一挤出组件30和第二挤出组件40内积压过多的A切片熔体或B切片熔体。同时利用第一计量泵50和第二计量泵60分别控制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的挤出流量稳定,这里采用第一失重秤12、第二失重、第一计量泵50和第二计量泵60分别控制第一挤出组件30和第二挤出组件40内的压力稳定,从而保障喷丝机构70喷出复合纤维的截面各个区域的形状统一,提高复合纤维的强度、韧度等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纺丝机,包括用于将A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一挤出机构、用于将B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二挤出机构和用于将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结合在一起的喷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出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一挤出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一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一料斗底部的第一失重秤,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一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一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所述第二挤出机构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二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二料斗底部的第二失重秤,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计量泵,所述第二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二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纺丝机,包括用于将A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一挤出机构、用于将B切片加热成熔体并挤出成型的第二挤出机构和用于将A切片熔体和B切片熔体结合在一起的喷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出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一挤出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一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一料斗底部的第一失重秤,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计量泵,所述第一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一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所述第二挤出机构包括第二上料组件和第二挤出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与第二挤出组件进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料斗以及设置于第二料斗底部的第二失重秤,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计量泵,所述第二计量泵设有多个第二输送管连通喷丝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机构包括喷丝盘和固定于喷丝盘的多个喷丝头,所述喷丝头包括内喷管和套设于内喷管外的外喷管,所述内喷管和外喷管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喷皮区,所述内喷管中空设置以形成喷芯区,每个第一输送管远离第一计量泵的一端与内喷管相连接,每个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二计量泵的一端与外喷管的侧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管的长度短于外喷管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易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易昌塑胶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