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7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该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盖,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该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通过将试管机构标示好,再将试管机构依次放入试管放置层内,再将其放入恒温保温箱内进行扩大培养、观察检测,通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不仅有效防止因待检测含量少不易检查的问题发生,通过将所需扩大培养的样品进行整理汇总,还有效防止因操作人员的失误而影响实验进行,方便使用。

A device for toxicity analysis of edible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在食用菌毒性分析的实验中,由于毒性菌种往往少量即可致病,但是不容易检查出来,需要扩大培养后再进行显微镜检验,然而在扩大培养的过程中样品容易被打碎,影响实验进程,其次就是检验过程中需要做对比实验和平行实验进行多方面的检验,然而由于样品在器材内培养的时间长短根据食用菌内的毒性菌种而定,传统的检验器材之间是独立的,所以长时间的毒性菌种容易被遗忘或者记错,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解决了不易检查,不方便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2),所述第一合页(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4),所述第二合页(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盖(5),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6),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试管放置层(7),所述试管放置层(7)的内部套接有检验机构(8),所述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ED灯(9);/n所述检验机构(8)包括透明试管(801)、第一标签(802)、试管盖(803)、标签槽(804)和第二标签(805),所述透明试管(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2),所述第一合页(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4),所述第二合页(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盖(5),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6),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试管放置层(7),所述试管放置层(7)的内部套接有检验机构(8),所述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ED灯(9);
所述检验机构(8)包括透明试管(801)、第一标签(802)、试管盖(803)、标签槽(804)和第二标签(805),所述透明试管(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标签(802),所述透明试管(801)外表面的顶部套接有试管盖(803),所述试管盖(803)的顶部开设有标签槽(804),所述标签槽(8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标签(8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毒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管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
申请(专利权)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