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家勇专利>正文

台面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0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面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器本体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前置过滤单元、后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安装在台面上,可通过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实现双重净化,利用后置过滤单元顶部的出水口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管路短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被动式净水器,利用进水水压驱动,不需外部电源,安装方便。

Table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面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台面净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净水器一般为台下式结构的净水器,整体体积较大,不易移动,如果将其安装在台面上,由于结构复杂,其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且美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台面净水器,本技术能够安装在台面上,可通过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实现双重净化,利用后置过滤单元顶部的出水口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管路短的优点,本技术为被动式净水器,利用进水水压驱动,不需外部电源,安装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台面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器本体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前置过滤单元、后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包括前置过滤外壳和设于前置过滤外壳内的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为陶瓷滤芯。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包括后置过滤外壳和设于后置过滤外壳内的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的开口端朝下布置。所述净水器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和面壳,所述进水口设于底壳上,所述底壳和面壳之间安装有滤芯连接支架,所述滤芯连接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接口和第二螺纹接口,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和第一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和第二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口和第一螺纹接口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螺纹接口的出水口和第二螺纹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本技术的净水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净水器本体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后置过滤单元的顶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前置过滤单元、后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依次连通;本技术能够安装在台面上,可通过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实现双重净化,利用后置过滤单元顶部的出水口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管路短的优点。2、本技术为被动式净水器,利用进水水压驱动,不需外部电源,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净水器本体;10、进水口;11、底壳;12、面壳;13、滤芯连接支架;131、第一螺纹接口;132、第二螺纹接口;133、第一管道;134、第二管道;2、前置过滤单元;21、前置过滤外壳;22、前置滤芯;3、后置过滤单元;31、后置过滤外壳;32、后置滤芯;4、出水口;41、出水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台面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1,净水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10,净水器本体1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2和后置过滤单元3,后置过滤单元3的顶部设有出水口4,进水口10、前置过滤单元2、后置过滤单元3、出水口4依次连通。本实施例能够安装在台面上,可通过前置过滤单元2和后置过滤单元3实现双重净化,利用后置过滤单元顶部的出水口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管路短的优点;本实施例被动式净水器,利用进水水压驱动,不需外部电源,安装方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前置过滤单元2包括前置过滤外壳21和设于前置过滤外壳21内的前置滤芯22。本实施例中,前置滤芯22为陶瓷滤芯,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滤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后置过滤单元3包括后置过滤外壳31和设于后置过滤外壳31内的后置滤芯32。本实施例中,后置滤芯32为活性炭滤芯,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滤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出水口4处连接有出水弯管41,出水弯管41的开口端朝下布置,出水弯管41可以直接作为水龙头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净水器本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11和面壳12,进水口10设于底壳11上,底壳11和面壳12之间安装有滤芯连接支架13,滤芯连接支架13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接口131和第二螺纹接口132,前置过滤单元2和第一螺纹接口131螺纹连接(且配合密封圈密封),后置过滤单元3和第二螺纹接口132螺纹连接(且配合密封圈密封),进水口10和第一螺纹接口131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133,第一螺纹接口131的出水口和第二螺纹接口132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134,通过上述方式,使得产品内部仅有第一管道133、第二管道134两部分管道,管路结构短,能够有效防止管路的二次污染。参见图2中箭头所示,本实施例台面净水器工作时水流的流动原理如下:外部的水由于自身的压力,依次从进水口10、第一管道133、第一螺纹接口131的进水口后进入前置过滤单元2,经过前置过滤单元2过滤处理后,从第一螺纹接口131的出水口、第二管道134进入后置过滤单元3,经过后置过滤单元3过滤处理后从出水口4、出水弯管41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器本体(1),所述净水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10),所述净水器本体(1)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2)和后置过滤单元(3),所述后置过滤单元(3)的顶部设有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10)、前置过滤单元(2)、后置过滤单元(3)、出水口(4)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器本体(1),所述净水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10),所述净水器本体(1)上安装有前置过滤单元(2)和后置过滤单元(3),所述后置过滤单元(3)的顶部设有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10)、前置过滤单元(2)、后置过滤单元(3)、出水口(4)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单元(2)包括前置过滤外壳(21)和设于前置过滤外壳(21)内的前置滤芯(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22)为陶瓷滤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3)包括后置过滤外壳(31)和设于后置过滤外壳(31)内的后置滤芯(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面净水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家勇严幸兴
申请(专利权)人:柯家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