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0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顶部设有进水口,侧面设有出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滤芯结构,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滤瓶周向全封闭,底部设有进水通道,顶部设有出水口,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的出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原水通道和净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进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外壁与罐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和进水通道连通,净水通道与滤瓶内部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流可以穿透阻垢滤料,充分阻垢处理。

Top water inlet external pressur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与阻垢滤料配合使用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以及与上盖组件连接的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滤芯结构。单独的滤芯结构只能过滤原水中的颗粒杂质,但无法根本上阻止水垢的生成。但有些用水场合,需要进一步进行阻垢处理,因此,我们需要增加阻垢滤料,增加阻垢滤料后,一方面需要控制水流穿透阻垢滤料,以便高效的阻垢处理,其次要求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要有效的分隔,以提高过滤器的净水可靠性,另外,滤芯结构需要维护更换方便。本技术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罐体和上盖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快拆快装设计方式,维修更换方便,其次,水流可以穿透阻垢滤料,充分阻垢处理。另外,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充分独立,互不干涉,净水可靠性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顶部设有进水口,侧面设有出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滤芯结构: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所述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既包括常规的过滤水中有形的杂质的过滤机构,也包括能够吸附、过滤和催化分解水中无形的余氯、化合物、重金属以及孢子孢囊的污染物处理机构;所述滤瓶周向全封闭,底部设有进水通道,顶部设有出水口,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的出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原水通道和净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进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外壁与罐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和进水通道连通,净水通道与滤瓶内部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连通。本技术中,首先,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充分独立,互不干涉,原水水流经进水口进入原水通道,再进入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外壁与罐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穿过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的时候,经过一级净化处理,然后由进水通道进入阻垢滤料内,此种结构设计,水流可以穿透阻垢滤料,充分阻垢处理。净水可靠性高。优选的,所述水路转换机构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柱体上端设有与内盖配合的第二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净化水腔,净化水腔对应上盖组件的出水口,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净水通道,水路转换件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原水通道,柱体对应原水通道末端设有原水出口,柱体对应净水通道设有净水出口,净水出口与净化水腔连通。优选的,所述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为过滤网,过滤水中有形的杂质污染物,滤瓶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进水通道设于底座上,过滤网套接于滤瓶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滤瓶和底座位于进水通道以下的部位密封。更优选的,所述底座纵截面呈“工”字形,其包括装配部、连接部和支撑部,底座通过装配部与滤瓶底部卡接,装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腔体构成一级净化水腔,进水通道设于装配部,支撑部用于滤芯结构与罐体底部的支撑定位,过滤网下端与支撑部周向密封。优选的,所述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为一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加工而成的管柱,滤瓶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进水通道设于底座上,底座中心沿长度方向还设有与管柱内径适配的管柱支撑杆,所述管柱支撑杆设有若干一级净化水流通道,管柱套接于纤维管柱支撑杆且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罐体内壁密封,一级净化水流通道与进水通道连通。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包括碳纤维、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其中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及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对水中污染物余氯、化合物、重金属、孢子孢囊具有强大的过滤效果。为此,更优选的,所述管柱为碳纤维管柱,所述管柱由碳纤维布缠绕若干层压实后形成,其外部还设有无纺布包裹层。优选的,所述管柱支撑杆由支撑杆本体和周向沿轴向设置的若干筋条组成,筋条间的间隙构成一级净化水水流通道。优选的,所述管柱支撑杆与滤瓶一体成型,滤瓶底部设有与管柱外径适配的装配槽,管柱上端与装配槽过盈配合密封,下端与罐体内壁抵接密封。优选的,所述上盖本体和内盖之间卡接,内盖顶端与上盖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内盖下端与罐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优选的,所述上盖组件和罐体之间还套接有装饰件,上盖组件和罐体之间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罐体和上盖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快拆快装设计方式,维修更换方便,其次,水流可以穿透阻垢滤料,充分阻垢处理。另外,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充分独立,互不干涉,净水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爆炸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爆炸分解图;图5是水路转换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水路转换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图中:1、上盖组件,11、上盖本体,12、内盖,2、罐体,3、滤瓶,31、进水通道,32、底座,4、水路转换机构,4a、原水通道,4b、净水通道,41、第一装配部,42、第二装配部,43、净化水腔,44、水路转换件,5、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2和图5-8所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1和罐体2,上盖组件1包括上盖本体11和内盖12,上盖组件1顶部设有进水口,侧面设有出水口,上盖组件1和罐体2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方式采用卡接或者螺接,下文中所述的可拆卸方式类同,内盖12和罐体2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滤芯结构: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3、水路转换机构4和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5;所述滤瓶3周向全封闭,底部设有进水通道31,顶部设有出水口,水路转换机构4可拆卸设于滤瓶3顶部的出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5可拆卸设于滤瓶3外部,水路转换机构4设有原水通道4a和净水通道4b,所述原水通道4a与进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5外壁与罐2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和进水通道31连通,净水通道4b与滤瓶3内部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连通。本技术中,具体的说,所述水路转换机构4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3适配的第一装配部41,柱体上端设有与内盖12配合的第二装配部42,第二装配部42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净化水腔43,净化水腔43对应上盖组件1的出水口,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44,水路转换件44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净水通道4b,水路转换件44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原水通道4a,柱体对应原水通道4a末端设有原水出口,柱体对应净水通道4b设有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顶部设有进水口,侧面设有出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n所述滤瓶周向全封闭,底部设有进水通道,顶部设有出水口,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的出水口;/n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原水通道和净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进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外壁与罐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和进水通道连通,净水通道与滤瓶内部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顶部设有进水口,侧面设有出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
所述滤瓶周向全封闭,底部设有进水通道,顶部设有出水口,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的出水口;
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原水通道和净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进水口、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外壁与罐体之间形成的原水腔和进水通道连通,净水通道与滤瓶内部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转换机构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柱体上端设有与内盖配合的第二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净化水腔,净化水腔对应上盖组件的出水口,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净水通道,水路转换件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原水通道,柱体对应原水通道末端设有原水出口,柱体对应净水通道设有净水出口,净水出口与净化水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污染物处理机构为过滤网,滤瓶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进水通道设于底座上,过滤网套接于滤瓶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滤瓶和底座位于进水通道以下的部位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纵截面呈“工”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军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倍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