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57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包括物料盒、操作箱、旋转盘、底座、滑槽、进料管、滑块、密封盖、电机、转轴、齿轮槽、滑动齿轮、密封凹槽、密封凸触、转轴穿孔、电机槽、转盘槽及打印喷头,所述物料盒底部设置密封凸触,所述底座底部设置电机槽,底座顶部设置转盘槽,且转盘槽通过转轴穿孔与电机槽连通,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且通过密封盖密封,旋转盘安装在转盘槽内,转轴穿过转轴穿孔连接电机和旋转盘,旋转盘与与操作箱一体连接,操作箱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滑槽,滑槽内侧两边设置齿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3D打印机操作便捷,打印喷头调节灵活。

A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机技术快速发展,然而当下3D打印机操作复杂,尤其是打印喷头调节不灵活,导致打印效果差,从而影响待打印物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包括物料盒、操作箱、旋转盘、底座、滑槽、进料管、滑块、密封盖、电机、转轴、齿轮槽、滑动齿轮、密封凹槽、密封凸触、转轴穿孔、电机槽、转盘槽及打印喷头,所述物料盒底部设置密封凸触,所述底座底部设置电机槽,底座顶部设置转盘槽,且转盘槽通过转轴穿孔与电机槽连通,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且通过密封盖密封,旋转盘安装在转盘槽内,转轴穿过转轴穿孔连接电机和旋转盘,旋转盘与与操作箱一体连接,操作箱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滑槽,滑槽内侧两边设置齿轮槽,滑动齿轮安装在滑块上,从而带动滑块沿滑槽滑动,滑块内侧与打印喷头连接,滑块外侧通过进料管与物料盒连接,操作箱顶部设置密封凹槽,密封凸触与密封凹槽螺纹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滑块包括电机、主动轴、传动轴、传动齿轮、履带及主动齿轮,所述电机通过主动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通过履带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滑动齿轮连接,从而带动滑动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齿轮槽内壁上设置滑动齿轮,滑动齿轮与齿轮槽内壁啮合。本技术设计的一种3D打印机通过设置滑块和滑动齿轮以及旋转盘和操作的结构组合,从而是打印喷头360度调节打印,提高打印喷头的灵活性,同时设备便捷拆卸组装,从而便于用户清理,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操作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物料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物料盒;2-操作箱;3-旋转盘;4-底座;5-滑槽;6-进料管;7-滑块;8-密封盖;9-电机;10-转轴;11-齿轮槽;12-滑动齿轮;13-密封凹槽;14-密封凸触;15-转轴穿孔;16-电机槽;17-转盘槽;18-打印喷头;19-主动轴;20-传动轴;21-传动齿轮;22-履带;23-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3D打印机,包括物料盒1、操作箱2、旋转盘3、底座4、滑槽5、进料管6、滑块7、密封盖8、电机9、转轴10、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密封凹槽13、密封凸触14、转轴穿孔15、电机槽16、转盘槽17及打印喷头18,所述物料盒1底部设置密封凸触14,所述底座4底部设置电机槽16,底座4顶部设置转盘槽17,且转盘槽17通过转轴穿孔15与电机槽16连通,电机9安装在电机槽16内,且通过密封盖8密封,旋转盘17安装在转盘槽17内,转轴10穿过转轴穿孔15连接电机9和旋转盘3,旋转盘3与与操作箱2一体连接,操作箱2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滑槽5,滑槽5内侧两边设置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安装在滑块7上,从而带动滑块7沿滑槽5滑动,滑块7内侧与打印喷头18连接,滑块7外侧通过进料管6与物料盒1连接,操作箱2顶部设置密封凹槽13,密封凸触14与密封凹槽13螺纹连接。所述滑块包括电机9、主动轴19、传动轴20、传动齿轮21、履带22及主动齿轮23,所述电机9通过主动轴19与主动齿轮23连接,主动齿轮23通过履带22与传动齿轮21连接,传动齿轮21通过传动轴20与滑动齿轮12连接,从而带动滑动齿轮12。所述齿轮槽11内壁上设置滑动齿轮12,滑动齿轮12与齿轮槽11内壁啮合。本实用习性设计的一种3D打印机首先将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然后将旋转盘和操作箱安装底座上,同时旋转盘与转轴连接,然后将物料盒与操作箱螺纹连接,然后接通电源开始3D打印。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盒(1)、操作箱(2)、旋转盘(3)、底座(4)、滑槽(5)、进料管(6)、滑块(7)、密封盖(8)、电机(9)、转轴(10)、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密封凹槽(13)、密封凸触(14)、转轴穿孔(15)、电机槽(16)、转盘槽(17)及打印喷头(18),所述物料盒(1)底部设置密封凸触(14),所述底座(4)底部设置电机槽(16),底座(4)顶部设置转盘槽(17),且转盘槽(17)通过转轴穿孔(15)与电机槽(16)连通,电机(9)安装在电机槽(16)内,且通过密封盖(8)密封,旋转盘(3)安装在转盘槽(17)内,转轴(10)穿过转轴穿孔(15)连接电机(9)和旋转盘(3),旋转盘(3)与操作箱(2)一体连接,操作箱(2)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滑槽(5),滑槽(5)内侧两边设置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安装在滑块(7)上,从而带动滑块(7)沿滑槽(5)滑动,滑块(7)内侧与打印喷头(18)连接,滑块(7)外侧通过进料管(6)与物料盒(1)连接,操作箱(2)顶部设置密封凹槽(13),密封凸触(14)与密封凹槽(13)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盒(1)、操作箱(2)、旋转盘(3)、底座(4)、滑槽(5)、进料管(6)、滑块(7)、密封盖(8)、电机(9)、转轴(10)、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密封凹槽(13)、密封凸触(14)、转轴穿孔(15)、电机槽(16)、转盘槽(17)及打印喷头(18),所述物料盒(1)底部设置密封凸触(14),所述底座(4)底部设置电机槽(16),底座(4)顶部设置转盘槽(17),且转盘槽(17)通过转轴穿孔(15)与电机槽(16)连通,电机(9)安装在电机槽(16)内,且通过密封盖(8)密封,旋转盘(3)安装在转盘槽(17)内,转轴(10)穿过转轴穿孔(15)连接电机(9)和旋转盘(3),旋转盘(3)与操作箱(2)一体连接,操作箱(2)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滑槽(5),滑槽(5)内侧两边设置齿轮槽(11),滑动齿轮(12)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卓敬清肖阳周小俐郭纪斌李青云钱萍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美尚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