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46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安装架、输水总管、输液总管和固定在安装架上的消毒腔体,在消毒腔体内水平设置有转动轴,在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转动轴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设置有与转动轴平行的支撑横杆,在支撑横杆上均匀分别固定有多个夹具,在消毒腔体的内壁顶端分别设置透明窗口和喷头,在透明窗口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喷头通过分支管连通至消毒腔体外部,所述分支管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所述输水总管和输液总管分别依次通过三通电磁阀、分支管与所述消毒腔体内连通,在所述消毒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全面的对医疗器具进行了消毒灭菌以及医疗器具的安全存储。

A disinfe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消毒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门诊中,为患者检查所用的医疗器具,例如压舌板、医疗镊子和镊子等,都需要对其集中进行清洗和消毒,传统的消毒方式,都是将这些医疗器械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然后拿出来再进行酒精擦拭或通过阳光进行晾干,从而达到的消毒的效果,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效率较低,晾干时间较长且不能保证,而且一次清洗量少、清洗效率低,同时由于多数医疗器具为锋利器具,在清洗过程中极易对清洗者造成划伤,而且消毒完毕之后这些器具取用很麻烦,而且也对取用者极易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根据本技术的消毒装置可对医疗器具依次消毒液喷淋、消毒后的冲洗、加热、烘干、抽湿、紫外线消毒以及废液的排出等多个步骤连续进行操作,使得在不转移医疗器具的情况下,全面的对医疗器具进行了消毒灭菌以及医疗器具的安全存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输水总管(5)、输液总管(6)和固定在安装架(1)上的消毒腔体,在消毒腔体内水平设置有转动轴(3),在转动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转动轴(3)的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31),在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3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3)平行的支撑横杆(32),在所述支撑横杆(32)上均匀分别固定有多个夹具(33),在所述消毒腔体的内壁顶端分别设置透明窗口(8)和喷头(70),在透明窗口(8)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80),所述喷头(70)通过分支管(71)连通至消毒腔体外部,所述分支管(71)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输水总管(5)、输液总管(6)和固定在安装架(1)上的消毒腔体,在消毒腔体内水平设置有转动轴(3),在转动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转动轴(3)的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31),在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3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3)平行的支撑横杆(32),在所述支撑横杆(32)上均匀分别固定有多个夹具(33),在所述消毒腔体的内壁顶端分别设置透明窗口(8)和喷头(70),在透明窗口(8)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80),所述喷头(70)通过分支管(71)连通至消毒腔体外部,所述分支管(71)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7),所述输水总管(5)和输液总管(6)分别依次通过三通电磁阀(7)、分支管(71)与所述消毒腔体内连通,在所述消毒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排液管(10),在所述安装架(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1)和控制面板(12),所述驱动电机(11)与所述转动轴(3)传动连接,在所述控制面板(12)上设置有控制器(120),所述控制器(120)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11)和三通电磁阀(7)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体由相互连通的上消毒腔体(2)和下储液腔体(4),在上消毒腔体(2)的壳体上开设有密封的门体(13),所述上消毒腔体(2)和下储液腔体(4)之间的过度处设置隔离网架(20)进行相互连通,在所述下储液腔体(4)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液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器具消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怀超孟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