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的手术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镜的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用于胃肠道表浅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指内镜下将黏膜病灶整块切除或者分块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操作主要包括粘膜下注射和内镜下切除术两个步骤,该方法一般的操作步骤是:用内镜注射针在病灶基部边缘黏膜下注射高渗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盐水,使之与黏膜下层分离并充分隆起形成安全操作区域,应用高频电圈套器切除病变黏膜,最后将标本回收送病理检查。由于现有的消化内镜通常只有一个器械孔道,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操作过程需要先插入内镜注射针,注射完毕后拔出,再插入高频电圈套器切除病灶。当患者病变部位较多时,反复拔插内镜注射针和高频电圈套器会浪费大量手术时间,增加内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重复的机械性操作会使术者的疲劳感加剧,增加了手术操作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镜的手术器械,该内镜手术器械能够在不更换器械的情况下完成注射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镜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n鞘管,其能够穿过内镜的器械孔道;/n连接壳体,其连接在所述鞘管的后端;/n调节组件,其位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后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构件均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壳体内,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上设有高频电接口,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上设有注射器接口;/n圈套机构,其包括位于所述鞘管的前端的金属圈套和连接在所述金属圈套的后端的金属牵引线,所述金属牵引线的后端在依次穿过所述鞘管、连接壳体后与所述高频电接口相连通;/n注射针,位于所述注射针的前端的针头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而所述注射针的后端在依次穿过所述鞘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其能够穿过内镜的器械孔道;
连接壳体,其连接在所述鞘管的后端;
调节组件,其位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后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构件均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壳体内,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上设有高频电接口,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上设有注射器接口;
圈套机构,其包括位于所述鞘管的前端的金属圈套和连接在所述金属圈套的后端的金属牵引线,所述金属牵引线的后端在依次穿过所述鞘管、连接壳体后与所述高频电接口相连通;
注射针,位于所述注射针的前端的针头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而所述注射针的后端在依次穿过所述鞘管、连接壳体后与所述注射器接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构件均能够在所述连接壳体内向前或向后运动,以分别调节所述金属圈套和注射针的针头伸出所述鞘管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和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而其另一个上设有能够卡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并能够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的第一导向条,所述连接壳体和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而其另一个上设有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并能够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的第二导向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后端且向后延伸的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限位片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齿条卡合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齿条卡合的第四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齿条的齿牙均为三角齿,所述第一和第三齿条上的齿牙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与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均小于30°,而所述第二齿条的前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的运动方向,所述第四齿条的后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的运动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