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占林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35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板面带有U形弧度,所述接骨板主体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所述接骨板主体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优点在于:生物可降解、防滑动、具有促进骨质愈合和粘合性能,同时不卡压神经和血管的肋骨接骨板,其既能满足骨折内固定的力学性能要求,也能实现接骨板在体内的自然降解,同时可避免对神经血管的卡压,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A kind of degradable rib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耗材,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
技术介绍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创伤,对伴有严重移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肋骨骨折需要手术固定。目前,肋骨固定的装置根据材料类型大致可分为金属合金类和可吸收材料两种。金属类肋骨固定装置通常包括不锈钢、金属钛以及钛合金等材料制成。金属类装置固定效果可靠,但会引起局部移位、断裂或组织发炎,同时因为卡压神经造成疼痛;也可能会引起局部骨质疏松,限制儿童骨骼生长。另外,体内有金属类异物会造成射线无法穿透,影响患者的未来诊断和治疗。应用可降解材料进行肋骨内固定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可吸收材料可以被生物体逐步吸收,逐渐导致机械压力从内部固定装置到周边软组织的转移,可吸收装置的应力会逐渐减小。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肋骨钉包括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内钉等,术中通过扩髓后置入可吸收肋骨钉,再对位拉拢肋骨后缝线加固。该类型固定装置需将固定器置入肋骨髓腔内,在扩大肋骨髓腔或肋骨钉置入髓腔时,易造成肋骨皮质分裂或碎裂;同时该类固定装置在骨折断端不规则,多处骨折的患者中不宜应用,固定效果不佳。另有新型专利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爪形接骨板,该类固定装置使用不方便,尤其不适用于微创肋骨固定;且依旧无法解决对肋间神经血管的卡压问题,同时该类装置对于多处的肋骨骨折以及长段的、多发的肋骨粉碎性骨折不宜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定物多为金属异物,而可吸收固定装置使用不方便或适应症受限,破坏骨膜影响愈合,以及对神经血管造成卡压,引起术后疼痛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防滑动、具有促进骨质愈合和粘合性能,同时不卡压神经和血管的肋骨接骨板,其既能满足骨折内固定的力学性能要求,也能实现接骨板在体内的自然降解,同时可避免对神经血管的卡压,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的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板面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所述接骨板主体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所述接骨板主体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优选的,所述接骨板主体为两个以上,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设有卡座、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外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座对应卡接的卡脚。优选的,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外板面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卡线凹槽连通的卡线槽。优选的,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网格状凹槽;在所述网格状凹槽内设有加速愈合涂层、或碎骨粘连涂层。优选的,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网格状凹槽;在所述网格状凹槽内设有加速愈合涂层、或碎骨粘连涂层。本技术的优点:生物可降解、防滑动、具有促进骨质愈合和粘合性能,同时不卡压神经和血管的肋骨接骨板,其既能满足骨折内固定的力学性能要求,也能实现接骨板在体内的自然降解,同时可避免对神经血管的卡压,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接骨板主体内板面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的整体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7的后视图。图10为实施例4中多个接骨板主体依次叠加连接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D-D剖面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4中多个接骨板主体上下间隔交错连接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5的整体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6的接骨板主体内板面示意图。接骨板主体1、卡线凹槽2、凸起3、卡线槽4、网格状凹槽5、加速愈合涂层6、碎骨粘连涂层7、卡座8、卡脚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1,接骨板主体1的板面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有利于接骨板与肋骨的良好贴合;接骨板主体1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接骨板主体1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2,卡线凹槽2防止在使用缝合线捆绑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过程中,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出现移位;在接骨板主体1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3,起到防滑作用,避免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固定后产生移位。使用说明:先将接骨板主体1覆盖于骨折肋骨的外侧面上,因接骨板主体1宽度设计小于正常人肋骨宽度且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有利于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良好贴合;再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绕过肋间神经和血管(避免对神经血管造成卡压),把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骨折断端捆绑固定,可吸收缝合线置于卡线凹槽2内。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1,接骨板主体1的板面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有利于接骨板与肋骨的良好贴合;接骨板主体1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接骨板主体1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2,卡线凹槽2防止在使用缝合线捆绑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过程中,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出现移位;在接骨板主体1的外板面上设有与对应的卡线凹槽2连通的卡线槽4,卡线槽4防止在使用缝合线捆绑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过程中及捆绑固定后,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出现移位;在接骨板主体1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3,起到防滑作用,避免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固定后产生移位。使用说明:先将接骨板主体1覆盖于骨折肋骨的外侧面上,因接骨板主体1宽度设计小于正常人肋骨宽度且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有利于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良好贴合;再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绕过肋间神经和血管(避免对神经血管造成卡压),把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骨折断端捆绑固定,可吸收缝合线置于卡线凹槽2和卡线槽4内。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1,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凸起3之间的间隙形成网格状凹槽5;在网格状凹槽5内设有加速愈合涂层6、或碎骨粘连涂层7,加速愈合涂层6在可靠的固定效果的基础上,同时加速骨折的愈合;碎骨粘连涂层7在可靠的固定效果的基础上,同时可粘合破碎的肋骨并加速骨折的愈合。使用说明:先将接骨板主体1覆盖于骨折肋骨的外侧面上,因接骨板主体1宽度设计小于正常人肋骨宽度且带有与肋骨外侧面弧度一致的U形弧度,有利于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的良好贴合;在与肋骨骨折断端对应的网格状凹槽5内根据患者情况设有加速骨折愈合的加速愈合涂层6、或粘合破碎的肋骨并加速骨折愈合的;碎骨粘连涂层7;再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绕过肋间神经和血管(避免对神经血管造成卡压),把接骨板主体1与肋骨骨折断端捆绑固定,可吸收缝合线置于卡线凹槽2和卡线槽4内。实施例4:如图7至图9所示,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板面带有U形弧度,所述接骨板主体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所述接骨板主体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生物可降解材质制成的长条形的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板面带有U形弧度,所述接骨板主体相对的两边端为圆弧形;在所述接骨板主体另外的相对的两边端上对应设有卡线凹槽;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肋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为两个以上,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内板面上设有卡座、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外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座对应卡接的卡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占林张满王宇飞田燕卓纳
申请(专利权)人:郭占林张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