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93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的的钢板主体由远端、中端和近端一体平滑过渡形成,整体呈弯曲“T”型结构,近端呈竖直状;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上横向设有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和一个第二锁定螺钉孔,且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与第二锁定螺钉孔之间为对称结构;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纵向分别设有第二锁定螺钉孔和第三锁定螺钉孔;所述的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与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为同一大小。其优点表现在:符合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止点处解剖形态,方便术中复位骨折端,减少手术时间,坚强固定骨折端,减少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时间。

Self made internal fixation plate for tibial insertion fractur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骨折手术
,具体地说,是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
技术介绍
目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关节镜下复位固定。镜下手术相对微创,但是PCL胫骨止点位置深,位于胫骨平台的后方,镜下手术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骨折复位不准确等缺点。通常切开复位内固定材料应用钢丝、高强度缝线、空心螺钉、可吸收螺钉及单独锚钉等固定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由于骨块较小,粉碎骨块常不能牢靠固定,术后均需较长时间的外固定,从而延迟了膝关节功能训练的时间。传统的T型钢板弧度不够,术中折弯塑形困难,不能准确固定骨折块,增加了手术时间,影响内固定疗效。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025670.3,申请日:2016.01.12,专利名称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新型固定装置。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新型固定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旨在解决现有的现有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需长期石膏固定,又存在折断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的钢板主体由远端、中端和近端一体平滑过渡形成,整体呈弯曲“T”型结构,近端呈竖直状;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上横向设有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和一个第二锁定螺钉孔,且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与第二锁定螺钉孔之间为对称结构;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纵向分别设有第二锁定螺钉孔和第三锁定螺钉孔;所述的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与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为同一大小;所述的钢板主体近端横向上设有的三个锁定螺钉孔分别指向骨折块,而近端纵向上设有的两个锁定螺钉孔分别指向胫骨结节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的钢板主体由远端、中端和近端一体平滑过渡形成,整体呈弯曲“T”型结构,近端呈竖直状;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上横向设有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和一个第二锁定螺钉孔,且两个第一锁定螺钉孔与第二锁定螺钉孔之间为对称结构;所述的钢板主体远端纵向分别设有第二锁定螺钉孔和第三锁定螺钉孔;所述的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与远端上的第二锁定螺钉孔为同一大小;所述的钢板主体近端横向上设有的三个锁定螺钉孔分别指向骨折块,而近端纵向上设有的两个锁定螺钉孔分别指向胫骨结节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自制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本体远端横向长度为24mm,中端和近端的宽度均为11m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峰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市金山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