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性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29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软性鞋底,包括外层鞋底、内衬层和内垫层,外层鞋底的上表面设有容纳腔体,容纳腔体的底部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凸点,定位凸点呈半球状位于容纳腔体的表面,容纳腔体的内部设有内衬层,内衬层包括上垫面、菱形垫和下垫面,下垫面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限位槽呈半球状内陷于下垫面的表面,下垫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菱形垫,菱形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垫面,内衬层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内衬层,内衬层的边缘处与外层鞋底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内衬层,使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配合聚氨酯材料的外层鞋底和内垫层,提高鞋底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A soft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软性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为一种柔软性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目前,市场中的鞋底多采用单层一体铸造成型,导致鞋底的柔软性降低,穿着不够舒适,且鞋底的重量较大,穿着不够轻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性鞋底,通过使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内衬层,使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配合聚氨酯材料的外层鞋底和内垫层,提高鞋底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软性鞋底,包括外层鞋底、内衬层和内垫层,所述外层鞋底的上表面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的底部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呈半球状位于容纳腔体的表面,所述容纳腔体的内部设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括上垫面、菱形垫和下垫面,所述下垫面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半球状内陷于下垫面的表面,所述下垫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菱形垫,所述菱形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垫面,所述内衬层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的边缘处与外层鞋底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菱形垫彼此之间的边缘处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上垫面、菱形垫和下垫面均采用橡胶材料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层鞋底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水槽和防滑纹路,所述外层鞋底采用聚氨酯材料铸造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体顶部缘口的边缘处设有沉槽,所述内垫层内嵌于沉槽内且与外层鞋底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体的深度与内衬层的厚度相等,所述沉槽的深度与内垫层厚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使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内衬层,使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避免鞋底在长时间穿着后而产生塑性形变,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外层鞋底和内垫层之间设有带菱形垫的内衬层,提高鞋底整体的柔软性,加大鞋底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柔软性鞋底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柔软性鞋底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内垫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层鞋底-1,内衬层-2,内垫层-3,容纳腔体-4,定位凸点-5,上垫面-6,菱形垫-7,下垫面-8,限位槽-9,导水槽-10,防滑纹路-11,沉槽-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软性鞋底,包括外层鞋底1、内衬层2和内垫层3,所述外层鞋底1的上表面设有容纳腔体4,所述容纳腔体4的底部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凸点5,所述定位凸点5呈半球状位于容纳腔体4的表面,所述容纳腔体4的内部设有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包括上垫面6、菱形垫7和下垫面8,所述下垫面8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呈半球状内陷于下垫面8的表面,所述下垫面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菱形垫7,所述菱形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垫面6,所述内衬层2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的边缘处与外层鞋底1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所述菱形垫7彼此之间的边缘处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上垫面6、菱形垫7和下垫面8均采用橡胶材料一体成型,通过在上垫面6和下垫面8之间设有彼此连接的菱形垫7,提高鞋垫的减震性能,同时增加鞋底的柔软度,提高穿着的舒适度。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外层鞋底1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水槽10和防滑纹路11,所述外层鞋底1采用聚氨酯材料铸造成型,通过在鞋底开设有导水槽10和防滑纹路11,提高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强鞋底的稳定性,通过采用聚氨酯材料铸造成型,减轻鞋底的重量,提高穿着的舒适度。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容纳腔体4顶部缘口的边缘处设有沉槽12,所述内垫层3内嵌于沉槽12内且与外层鞋底1固定连接,通过在容纳腔体4顶部缘口的边缘处设有沉槽12,方便使内垫层3与外层鞋底1平齐,从而提高鞋底的结构强度。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容纳腔体4的深度与内衬层2的厚度相等,所述沉槽12的深度与内垫层3厚度相等,通过使容纳腔体4的深度与内衬层2的厚度相等,沉槽12的深度与内垫层3厚度相等,提高鞋垫的整体的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空隙而影响鞋底的质量。本技术的外层鞋底-1、内衬层-2、内垫层-3、容纳腔体-4、定位凸点-5、上垫面-6、菱形垫-7、下垫面-8、限位槽-9、导水槽-10、防滑纹路-11、沉槽-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使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内衬层2,使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通过在外层鞋底1和内垫层3之间设有带菱形垫7的内衬层2,提高鞋底整体的柔软性,加大鞋底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度,避免鞋底在长时间穿着后而产生塑性形变,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生产时,先使用模具铸造出外层鞋底1,然后将预先制作好的内衬层2放入外层鞋底1的容纳腔体4内并进行固定,最后将内垫层3放在内衬层2的表面,完成固定即可,由于鞋底采用了聚氨酯材料和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提高鞋底的穿着的舒适度。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及鞋底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软性鞋底,包括外层鞋底(1)、内衬层(2)和内垫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鞋底(1)的上表面设有容纳腔体(4),所述容纳腔体(4)的底部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凸点(5),所述定位凸点(5)呈半球状位于容纳腔体(4)的表面,所述容纳腔体(4)的内部设有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包括上垫面(6)、菱形垫(7)和下垫面(8),所述下垫面(8)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呈半球状内陷于下垫面(8)的表面,所述下垫面(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菱形垫(7),所述菱形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垫面(6),所述内衬层(2)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的边缘处与外层鞋底(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软性鞋底,包括外层鞋底(1)、内衬层(2)和内垫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鞋底(1)的上表面设有容纳腔体(4),所述容纳腔体(4)的底部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凸点(5),所述定位凸点(5)呈半球状位于容纳腔体(4)的表面,所述容纳腔体(4)的内部设有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包括上垫面(6)、菱形垫(7)和下垫面(8),所述下垫面(8)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呈半球状内陷于下垫面(8)的表面,所述下垫面(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菱形垫(7),所述菱形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垫面(6),所述内衬层(2)的上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的边缘处与外层鞋底(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远剑叶一胜叶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创辉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