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01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装置,包括:PC管理平台通过发卡器录入普通卡信息;PC管理平台统计需要同步的门禁设备及其变更数据,通过发卡器将相应的同步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存储到配置卡中;配置卡通过RFID与门禁设备通信,将所述同步信息同步到所述门禁设备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离线数据同步设备采购成本,以卡代替手持机及智能终端;简化操作员在设备本地的同步操作工作,简单刷卡即可完成而无需拆卸设备或操作复杂软件;增加离线方案数据同步可推广性。

An off-line data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 contro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禁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门禁设备离线管理中,大多采用专门设备(包括手持机等)或智能终端(一般包括手机及App)实现,一般分以下两部分来实现:1).如图1所示,管理中心通过PC管理平台完成普通卡录入,其中PC管理平台与发卡器通过USB连接并双向传输数据,发卡器和普通卡之间通过RFID完成数据的读写;必要时可在普通卡的内部写入相应数据,供门禁设备识别权限;同时PC管理平台根据需要,通过串口/USB/网络,将相关信息同步写入手持机或者智能终端,完成离线配置管理;2).如图2所示,操作员拿手持机或者智能终端,通过串口/USB/网络,给各门禁设备同步管理平台数据,完成离线数据的同步。目前,已有类似技术的专利申请,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153385.5,公开了一种使用近场通讯的门禁系统,包含一门禁装置及一可携式管理装置。该门禁装置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一第一处理单元及一储存有一第一有效客户端数据组的第一存储单元。该可携式管理装置包括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一第二处理单元及一储存有一第二有效客户端数据组的第二存储单元,该第二有效客户端数据组与至少一可携式用户装置相关联,该可携式用户装置适用来操作该门禁装置,当该第一、二近场通讯单元位于一通讯范围内,该第二处理单元及该第一处理单元两者其中一者根据其接收的资料,进行该第一、二有效客户端数据组的同步更新。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608678.2提出了一种基于CA技术应用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禁读卡器、移动终端以及预置有身份认证处理软件的云后台服务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内置CA-SIM卡,所述移动终端下载有APP应用软件,所述门禁读卡器通过无线网连接所述云后台服务终端,所述云后台服务终端通过无线网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CA-SIM卡在通讯范围内与门禁读卡器进行数据互传,所述门禁读卡器根据对所述CA-SIM卡的密钥感应识别,并做出响应开锁。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明显的以下缺陷和不足:A)当使用手持机时,一般需要将手持机连接到门禁设备的串口,涉及设备拆装,操作麻烦;B)当使用智能终端时,一般需要门禁设备具备蓝牙通信模块,对设备要求较高;C)当管理中心管辖范围较大,设备离线分散于多个地方时,项目需要采用多个手持机或智能终端,方案实现成本较高或限制条件较多,可推广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在门禁设备数据离线同步方案中引入智能门禁卡作为载体,进行门禁数据同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包括:PC管理平台通过发卡器录入普通卡信息;PC管理平台统计需要同步的门禁设备及其变更数据,通过发卡器将相应的同步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存储到配置卡中;配置卡通过RFID与门禁设备通信,将所述同步信息同步到所述门禁设备中。优选的,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增加、修改、删除操作的数据。优选的,所述PC管理平台与发卡器通过USB连接并双向传输数据,发卡器和普通卡、配置卡之间通过RFID完成数据的读写。优选的,所述普通卡不存储数据或者根据需要存储所述门禁设备刷卡识别的相关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包括:主芯片;以及与所述主芯片分别连接的刷卡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报警输入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包括:读卡器和控制器;其中,读卡器包括主芯片,以及与所述主芯片分别连接的刷卡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通信模块,所述读卡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双向通信。优选的,所述刷卡模块采用IC/ID卡感应线圈。刷卡模块通过RFID与配置卡或者普通卡进行无线通信,将接收的无线信号发送到主芯片中,完成卡类型的判别,进而根据卡的类型,完成相应操作。优选的,当主芯片判断当前卡为配置卡时,刷卡模块继续读取配置卡的离线数据,并发送到主芯片,完成离线数据同步操作;当判断当前卡为普通卡时,主芯片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输出模块,打开所述门禁设备。优选的,所述按键输入模块和报警输入模块采用机械输入按键或触摸显示屏。优选的,所述配置卡与所述门禁设备为一对一对应设置,或者多台门禁设备共用一张配置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降低离线数据同步设备采购成本,以卡代替手持机及智能终端;例如城中村统一租户统一管理项目,门禁设备以户为单位,以卡作为载体代替后,可大幅降低项目成本。2).简化操作员在设备本地的同步操作工作,简单刷卡即可完成而无需拆卸设备或操作复杂软件。3).增加离线方案数据同步可推广性,原手持机和智能终端模式,除成本外一般对门禁设备也有要求,可推广性较低;而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支持RFID读卡模块,一般的门禁设备都具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管理中心操作流程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本地操作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中管理中心操作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中设备本地操作流程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的一体机典型框架结构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的控制器与读卡器模式框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术语解释如下:智能门禁卡:本专利技术中指内置处理芯片,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门禁卡,包括但不限于mifare卡、CPU卡、国密卡等等。智能门禁系统由主机、读卡器和电锁组成(联网时中添电脑和通信转换器),读卡方式属非接触读卡方式,持卡者只有将卡在读卡器上刷卡认证,读卡器才能感应到有卡并将卡中的信息(卡号)引领到主机,主机先进行检讨卡的非法性,而后决议是否进行合门动作。全部进程只要在有效的刷卡范畴内均可实现门禁管理功能。读卡器装置于门边墙内,不影响其它工作。并通过通讯转接器(RS485)与电脑进行实时监控(可由电脑指令启/闭所有门,并可实时查看所有门的状况)、数据解决、查问、报表输入等。RFID:RadioFrequencyIden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PC管理平台通过发卡器录入普通卡信息;/nPC管理平台统计需要同步的门禁设备及其变更数据,通过发卡器将相应的同步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存储到配置卡中;/n配置卡通过RFID与门禁设备通信,将所述同步信息同步到所述门禁设备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PC管理平台通过发卡器录入普通卡信息;
PC管理平台统计需要同步的门禁设备及其变更数据,通过发卡器将相应的同步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存储到配置卡中;
配置卡通过RFID与门禁设备通信,将所述同步信息同步到所述门禁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增加、修改、删除操作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管理平台与发卡器通过USB连接并双向传输数据,发卡器和普通卡、配置卡之间通过RFID完成数据的读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普通卡不存储数据或者根据需要存储所述门禁设备刷卡识别的相关信息。


5.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芯片;以及
与所述主芯片分别连接的刷卡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报警输入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


6.一种门禁设备离线数据传输管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伟朱徐立杜尚锋杨贺李建荣康卫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