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373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其中,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设置于室内,加湿装置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规空调系统虽然也能够对室内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但其仅具备除湿功能而不具备加湿功能。当室内湿度较低时,该常规空调系统就不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来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这对常规空调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设置于室内,加湿装置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其中,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进一步地,加湿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可转动地设置;其中,加湿部包括用于浸水的湿膜,通过风机转动以使湿膜上的水形成雾水并将形成的雾水吹散到空气中,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降温处理。进一步地,加湿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湿膜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使喷淋装置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落到湿膜上。进一步地,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水盘,第二接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以盛接从湿膜上落下的水。进一步地,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水泵,喷水管的出水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淋口,多个喷淋口均朝向湿膜设置,以通过多个喷淋口向湿膜喷水。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与第一冷凝器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对第一冷凝器进行冷却处理。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具有多个喷水口,多个喷水口均朝向第一冷凝器相对设置,以使淋水装置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用于喷至第一冷凝器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一接水盘位于第一冷凝器的下方,以盛接从第一冷凝器上落下的水。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具有多个喷雾口,多个喷雾口均朝向第一冷凝器设置,以使喷雾装置喷出的雾水对第一冷凝器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节流装置,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冷凝器和蒸发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节流装置与第二冷凝器串联设置。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中间换热器,中间换热器设置在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之间的管路上,中间换热器具有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第一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与中间换热器的第一冷媒出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与中间换热器的第二冷媒出口连通。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湿装置连接,以控制加湿装置的运行状态。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电路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向加湿装置和压缩机供电,并使控制装置控制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比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空调系统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根据所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或加湿装置运行。进一步地,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或加湿装置运行的方法包括: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且当室外空气焓值大于预设焓值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启动;其中,室外空气焓值由室外温度得出;当室内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室内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加湿装置运行。进一步地,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启动且控制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启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其中,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设置于室内,加湿装置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中,增设了加湿装置,通过加湿装置的加湿部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系统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空调系统;11、压缩机;12、第一冷凝器;13、第二冷凝器;14、第一蒸发器;15、第二蒸发器;16、加湿装置;161、湿膜;162、风机;163、喷淋装置;164、第二接水盘;165、水泵;166、喷水管;17、冷却装置;171、淋水装置;172、第一接水盘;18、室外控制器;19、室内控制器;21、光伏板;23、中间换热器;24、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请参考图1和图2,空调系统10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其中,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15,第一蒸发器14的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15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空调系统10还包括加湿装置16,加湿装置16设置于室内,加湿装置16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10中,增设了加湿装置16,通过加湿装置16的加湿部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10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n加湿装置(16),所述加湿装置(16)设置于室内,所述加湿装置(16)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n其中,所述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n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n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15),所述第一蒸发器(14)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15)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加湿装置(16),所述加湿装置(16)设置于室内,所述加湿装置(16)具有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的加湿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其中,所述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
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15),所述第一蒸发器(14)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15)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6)包括:
风机(162),所述风机(162)可转动地设置;
其中,所述加湿部包括用于浸水的湿膜(161),通过所述风机(162)转动以使所述湿膜(161)上的水形成雾水并将形成的雾水吹散到空气中,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降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6)还包括:
喷淋装置(163),所述喷淋装置(163)与所述湿膜(161)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喷淋装置(163)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落到所述湿膜(16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16)还包括:
第二接水盘(164),所述第二接水盘(164)位于所述湿膜(161)的下方,以盛接从所述湿膜(161)上落下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163)包括:
喷水管(166),所述喷水管(166)的进水端设置有水泵(165),所述喷水管的出水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淋口,多个所述喷淋口均朝向所述湿膜(161)设置,以通过多个所述喷淋口向所述湿膜(161)喷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17),所述冷却装置(17)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第一冷凝器(12)进行冷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7)包括:
淋水装置(171),所述淋水装置(171)具有多个喷水口,多个所述喷水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冷凝器(12)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淋水装置(171)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用于喷至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林庄嵘郭清风李欣杨瑞琦梁祥飞袁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