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轴活塞
本专利技术属往复压缩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轴活塞。
技术介绍
在往复压缩机的设计过程中,活塞的冷却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的活塞冷却方式如无油腔的自由喷射冷却、蛇形管循环冷却、震荡冷却不能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冷却意味着热损失,但这种损失是保证活塞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如果活塞过度冷却,则会产生下列不良影响:1)热损失太大,降低活塞工作效率;2)温差太大,热应力过高;3)增大冷却剂用量,成本增高。并且,传统的活塞冷却方式多为外部腔体冷却,冷却效率较低,冷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活塞连杆内部冷却,冷却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冷却轴活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轴活塞,包括活塞体、活塞杆体、第一密封双隔室及第二密封双隔室;所述活塞体包括前半活塞体及后半活塞体;所述前半活塞体端部与后半活塞体端部横向固定相接;在所述活塞体的内部上下依次分别对称设有上活塞体空腔及下活塞体空腔;在所述活塞体中部区域横向设有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轴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体(2)、活塞杆体(5)、第一密封双隔室(13)及第二密封双隔室(14);/n所述活塞体(2)包括前半活塞体(201)及后半活塞体(202);所述前半活塞体(201)端部与后半活塞体(202)端部横向固定相接;在所述活塞体(2)的内部上下依次分别对称设有上活塞体空腔(22)及下活塞体空腔(23);在所述活塞体(2)中部区域横向设有活塞杆体装配通道(24);所述活塞杆体(5)的前端通过活塞杆体装配通道(24)与前半活塞体(201)的前端固定相接;/n所述活塞杆体(5)内部横向依次设有杆体前端空腔(25)及杆体后端空腔(26);在所述杆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轴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体(2)、活塞杆体(5)、第一密封双隔室(13)及第二密封双隔室(14);
所述活塞体(2)包括前半活塞体(201)及后半活塞体(202);所述前半活塞体(201)端部与后半活塞体(202)端部横向固定相接;在所述活塞体(2)的内部上下依次分别对称设有上活塞体空腔(22)及下活塞体空腔(23);在所述活塞体(2)中部区域横向设有活塞杆体装配通道(24);所述活塞杆体(5)的前端通过活塞杆体装配通道(24)与前半活塞体(201)的前端固定相接;
所述活塞杆体(5)内部横向依次设有杆体前端空腔(25)及杆体后端空腔(26);在所述杆体后端空腔(26)内横向固定设有活塞杆芯(8),以形成彼此独立的上后端空腔(261)及下后端空腔(262);所述下后端空腔(262)一端经通孔(30)与杆体前端空腔(25)相通;所述杆体前端空腔(25)的下部设有第二开孔(17);所述杆体前端空腔(25)经第二开孔(17)与下活塞体空腔(23)相通;在所述上活塞体空腔(22)下部设有上活塞体通孔(27);在所述下活塞体空腔(23)上部设有下活塞体通孔(28);在所述杆体前端空腔(25)的上部设有杆体前端通孔(29);所述下活塞体空腔(23)经下活塞体通孔(28)、杆体前端通孔(29)及上活塞体通孔(27)分别与杆体前端空腔(25)及上活塞体空腔(22)相通;在所述上后端空腔(261)上部设有第三开孔(18);所述上活塞体空腔(22)经第三开孔(18)与上后端空腔(261)相通;
在所述活塞体(2)右侧,间隔一定距离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双隔室(13)及第二密封双隔室(14);所述活塞杆体(5)穿过第一密封双隔室(13)及第二密封双隔室(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鹏,江泽磊,巴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