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耐磨性和抑制噪声的可手撕织物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53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磨工程胶粘带,特别是可自身卷成胶粘带卷的胶粘带,包括一面配有压敏粘胶剂涂层的带状双层基材,基材包括由梭织物构成的第一纺织层和第二纺织层,他们完全通过粘合层相互固定结合。为使这种胶粘带能起到抑制噪声作用,并且不仅可通过人工,而且也可以通过机器轻易地进行处理,同时有很高的耐磨强度,建议第二纺织层由梭织物构成,其中,第一纺织层的梭织物和/或第二纺织层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50g/m

Adhesive tape of hand tear fabric with high wear resistance and noise suppress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耐磨性和抑制噪声的可手撕织物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323219X,申请日为2015年4月2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高耐磨性和抑制噪声的可手撕织物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磨性工程胶粘带,特别是可以自身卷绕成胶粘带卷的胶粘带,尤其是一种电缆绕包带,包括一面配备有压敏粘胶剂涂层的双层带状的基材,其中,所述基材包括由梭织物(Gewebe)构成的第一纺织层(textileSchichtlage)和第二纺织层,他们完全通过粘合层相互固定结合。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备此类胶粘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领域经常使用胶粘带缠绕电缆束,其中,所用的织物胶粘带除了有纯粹的捆扎功能之外,主要还有很多附加功能,如防止导线磨损,或者抑制啪嗒声响或振动噪声。不仅梭织物胶粘带,而且各种无纺布胶粘带也被广泛使用。对胶粘带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有时是相互对立的,例如关于胶粘带的厚度之类的某些基本量。假定类似于基材材料的其它基本量保持不变为前提,应考虑到尽管胶粘带的耐磨损性能和抑制噪声性能会随着厚度增大而提高,但是柔韧性也会随之减小并且可用手撕断性(Handeinreiβbarkeit)以及翘起特性变差。在汽车工业领域多数根据广泛的标准文献对用于绕包电缆束的胶粘带进行检测,例如LV312“汽车电缆束用胶粘带(fürinKraftfahrzeugen)”(1/2005)中就总结了这些标准文献作为Audi、BMW、DC和VW公司的共同检测规范。<br>可根据DINISO6722所规定的LV312来测定耐磨损性能,首先将胶粘带粘贴在直径为5mm或10mm的芯子(金属棒)上。然后使用针直径为0.45mm的刮磨工具(Schabwerkzeug),在7N重力作用下测定磨穿胶粘带所需的行程(Hub)次数。此外,关于耐磨损性能在LV312中规定了下述表1中所反映的等级分类。表1:根据LV312的磨损等级磨损等级要求A-没有耐磨保护<100行程B-较小耐磨保护100-499行程C-中等耐磨保护500-999行程D-高耐磨保护1000-4999行程E-很高耐磨保护5000-14999行程F-极高耐磨保护15000-29999行程G-适合于特殊应用的耐磨保护≥30000行程关于抑制噪声LV312规定了下述表2中所反映的等级分类。表2:根据LV312的抑制噪声等级抑制噪声等级要求A-没有抑制噪声0-2dB(A)B-较小抑制噪声>2-5dB(A)C-中等抑制噪声>5-10dB(A)D-高抑制噪声>10-15dB(A)E-非常高抑制噪声>15dB(A)作为在应用技术方面重要的其它检测,例如在上述标准中也描述了用于耐热性能、用于胶粘带与汽车导线的相容性、用于耐化学试剂特性、用于雾化特性以及用于翘起特性的检测方法。所谓翘起指的是尤其呈螺旋状缠绕电缆束的胶粘带发生剥离,从而使其端部突起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每每在使用时必须进行固定。为了满足实际中不同的要求,现有技术已公开了很多针对胶粘带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中,通常对一种、有时也对两种或更多所要求的特性予以特别重视,其它特性则退居次要地位,容许这些参数实际上并非视为最佳的值范围。DE202005013009U1公开了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胶粘带,其包括织物基材和单面或双面涂覆在基材上的粘胶剂涂层,其中,该织物基材由至少一层梭织物层和与其结合的尤其由丝绒或无纺布构成的面料层构成,其中,将所述梭织物层设计成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具有多于25根/厘米的纱线的细密梭织物层。除了有益的高耐磨损性能之外,所公开的带子也有不利的特性,即无法进行机械处理,并且在电缆束上有翘起,因此每每在使用时必须将其端部固定。上述带子同样无法用手撕开。WO2005/085379A1也公开了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双层胶粘带。在该专利文件中尤其描述了一种尤其在汽车中用来捆扎电缆束的高耐磨损性且抑制噪声的胶粘带,该胶粘带包括具有第一覆盖层的基材。第一覆盖层由丝绒、多轴向织物(Gelege)、梭织物或针织物构成,尤其由PET长丝梭织物或者聚酰胺梭织物构成。第一覆盖层与另一个层固定结合,所述另一个层由多孔面料构成,例如一种具有开放式的、但稳定的三维结构的纺织物,或者如由泡沫材料或发泡薄膜(Folie)构成。为了实现高抑制噪声效果,该层尤其可以具有最高至500g/m2的高表面密度优选表面密度在150g/m2至300g/m2范围之内。该另一层可以在另一面在其开放侧的整个表面范围内与称作第二覆盖层的可选第三个层固定结合,所述第三个层适宜与第一个覆盖层一样由丝绒、多轴向织物、梭织物或针织物构成,尤其可以由PET长丝梭织物或者聚酰胺梭织物构成。可以通过使用胶合粘结剂(Kaschierkleber)或者不使用粘合剂以机械方式(例如交错铺网(Vermaschen)、缝制缝合(Vernadeln)或者水刺加固(Wasserstrahlverfestigung))建立连接得到平面复合物,该平面复合物由第一覆盖层、必要时第二覆盖层、以及与第一覆盖层或者也可选地与第二覆盖层连接的另一个层组成。在已知带子的一种实施方式上所检测的根据ISO6722的耐磨损性能为在10N重量负荷下,在10mm芯子上超过8000次双倍行程。这种已知带子的缺点也在于无法进行机械处理,并且有大的带厚。此类胶粘带也有无法用手撕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双层基材的胶粘带,所述胶粘带具有很高的耐磨损性能,尤其具有按照LV312的在5mm芯子上测定的E级耐磨损性能,不仅易于人工处理,而且也易于进行机械处理,并且具有可用手撕断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粘带应有防腐基材、易弯曲并且柔软、与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胶粘带相比改善了翘起特性,有很高的粘着力,并且至少满足根据LV312的抑制噪声B级的要求。按照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方式达到上述要求:第二纺织层由一种梭织物构成,其中,第一纺织层的梭织物和第二纺织层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其中,粘合层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其中,胶粘带具有至少0.5mm的厚度,并且将至少一个胶粘带边缘实施成不同于直线的样式,该样式是利用一种分割处理法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在放弃与第一纺织层结合的(就如无纺布或者泡沫材料一样的由开放式三维结构所构成的)面料层的情况下,并且在放弃现有的可用手撕开的直线切边的情况下,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粘带能实现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磨性工程胶粘带(1),特别是可以自身卷绕成胶粘带卷的胶粘带(1),尤其是一种电缆绕包带(1),包括一面配备有压敏粘胶剂涂层(3)的带状双层的基材(2),其中,所述基材(2)包括由梭织物构成的第一纺织层(4)和第二纺织层(5),他们完全通过粘合层(6)相互固定结合,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纺织层(5)由梭织物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50g/m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22 DE 102014105609.41.一种高耐磨性工程胶粘带(1),特别是可以自身卷绕成胶粘带卷的胶粘带(1),尤其是一种电缆绕包带(1),包括一面配备有压敏粘胶剂涂层(3)的带状双层的基材(2),其中,所述基材(2)包括由梭织物构成的第一纺织层(4)和第二纺织层(5),他们完全通过粘合层(6)相互固定结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纺织层(5)由梭织物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其中,所述粘合层(6)的表面密度在50g/m2至300g/m2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胶粘带(1)具有至少0.50mm的厚度(D),以不同于直线样式的形式实施至少一个胶粘带边缘(10),该样式是利用一种分割处理法进行结构化处理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将两个胶粘带边缘(10)设计成锯齿形切边,其通过具有齿尖(12)、齿面(14,16)和齿根(18)的齿形样式来进行描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尖(12)和齿根(18)之间的齿高(ZH)在0.1mm至3.0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割处理在所述齿面(14,16)范围内将位于所述胶粘带边缘(10)附近的外侧经纱(7)切断,或者在所述齿根(18)范围内至少切开一个口,每个边缘(10)上经过如此削减后的经纱(7)的数量在1至15范围内,优选在2至12范围内,尤其优选在6至11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是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相同的梭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或者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的表面密度在110g/m2至200g/m2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层(4)的梭织物和/或者所述第二纺织层(5)的梭织物各自由尤其是10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聚酯纤维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6)的表面密度在55g/m2至150g/m2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6)由一种热熔胶粘材料构成,所述热熔胶粘材料尤其主要由如乙烯丙烯酸丁酯或者乙烯丙烯酸乙烯酯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构成,或者主要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该共聚物优选经过可UV交联的丙烯酸酯树脂改性,和/或者尤其在侧链中含有UV-C-光活性聚合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在所述基材(2)的第一纺织层(4)和第二纺织层(5)之间测定的胶合附着力大于10N/cm,并且优选在12N/cm至15N/cm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涂层(3)由丙烯酸酯胶粘材料或者醋酸酯胶粘材料构成,尤其由与所述粘合层(6)相同的热熔胶粘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剂涂层(3)的表面密度在大约50g/m2至300g/m2范围内,优选在55g/m2至150g/m2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厚度(D)在0.50mm至1.0mm范围内,优选厚度(D)在0.55mm至0.75mm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进行检测时在钢上的粘接力在4.5N/cm至15.0N/cm范围内,优选在6.0N/cm至11.0N/cm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39所检测的在胶粘带背面(4a)上的粘接力在4.0N/cm至15.0N/cm范围内,优选在5.5N/cm至8.0N/cm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944进行检测时的解卷力在2N至15N范围内,优选在2N至9N范围内,以及优选特征在于LV312规定的横向撕裂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粘带(1),其特征在于,根据DINEN14410进行检测时的耐裂强度在50N/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夫·洛德君拉伊·维蒂希
申请(专利权)人:科络普拉斯特弗里茨米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