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46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包括秸秆丝化系统、秸秆粪污混合系统、菌剂喷淋系统和压缩装袋系统;秸秆丝化系统用于将秸秆丝化,并将丝化后的秸秆输送给秸秆粪污混合系统;秸秆粪污混合系统用于将丝化后的秸秆和粪污混合,并将混合物料输送给压缩装袋系统;菌剂喷淋系统用于对从秸秆粪污混合系统进入压缩装袋系统混合物料喷淋菌剂;压缩装袋系统用于将喷淋菌剂后的混合物料压缩成型,并将压缩成型的混合物料装袋,进行腐熟,得到秸秆微贮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流水作业,各系统既可单独作业又可配合作业,满足农业生产分散化作业需求;对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进行肥料化处理,提高种养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率。

Straw micro fertilizer storag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微贮肥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微贮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种养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黑土地保护和“粮丰”计划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技术措施。目前,种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实际利用效率低、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极易造成私自焚烧产生废气或堵塞河道等环境问题;同时,传统制肥的定点加工方式使得物料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进一步导致综合利用产品成本高、商品化水平低,加重农民生产负担,致使农民参与性、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宜家庭农场或农户使用的生产装备,无法满足分散化作业需求。因此,亟需一种轻简化、可移动,以物料所在地为导向的微贮肥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有机废弃物定点加工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高,不适用于家庭农场或农户的需求,以及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较困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秸秆微贮肥生产线,该秸秆微贮肥生产线采用喂入分割、切割粉碎、锤击揉搓的配合作业方式实现秸秆的丝化处理,然后将秸秆丝与粪污均匀混合并喷淋菌剂后,压缩装袋、腐熟,整个生产线结构轻简,就地就近就便取材与转化,节省运输和人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微贮肥生产线,该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包括秸秆丝化系统、秸秆粪污混合系统、菌剂喷淋系统和压缩装袋系统,所述秸秆丝化系统用于将秸秆丝化,并将丝化后的秸秆输送给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用于将丝化后的秸秆丝和粪污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并将所述混合物料输送给所述压缩装袋系统;所述菌剂喷淋系统用于对从秸秆粪污混合系统进入所述压缩装袋系统的混合物料喷淋菌剂;所述压缩装袋系统用于将喷淋菌剂后的混合物料压缩成型,并将压缩成型的混合物料装袋。进一步的,所述秸秆丝化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的第一驱动机构、防护机构、喂入机构、切碎机构、揉丝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形成喂料口、秸秆运动通道和出料口,所述喂入机构固定在所述喂料口处,所述切碎机构和揉丝机构设置在所述秸秆运动通道内,所述出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秸秆运动通道内丝化后的秸秆经所述出料口送出;所述喂入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锯盘刀辊,所述锯盘刀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传送带固定在所述防护机构上,所述锯盘刀辊与所述防护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切碎机构包括定刀和滚刀,所述定刀与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滚刀传动连接,所述滚刀与所述锯盘刀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揉丝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揉丝机构与所述出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上护板、下护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排料外罩,所述上护板、下护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喂料口和秸秆运动通道,所述第一侧板设有开孔,所述第一侧板的开孔与所述排料外罩相连,所述排料外罩设有用作出料口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旁设有传送护板,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传送护板固定于防护机构上,所述传送护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和连接板,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从动链轮,同侧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链条之间固定有连接板,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护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出料机构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滑动组件,所述锯盘刀辊包括锯盘刀辊轴和锯盘刀片,多个所述锯盘刀片沿所述锯盘刀辊轴的轴向排布,所述锯盘刀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滑动组件、第二侧板上的滑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锯盘刀辊轴与所述滚刀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揉丝机构包括锤片、揉丝轴和揉搓板,所述揉丝轴周向均布有多个锤片,多个揉搓板拼接在锤片的周围,所述揉丝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揉丝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筛网和螺旋输送器,所述筛网与多个揉搓板拼接成桶体,所述桶体套设在所述锤片的周围,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输送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输送轴上,所述输送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料外罩转动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下方,所述输送轴与所述揉丝轴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轴还与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包括第二支撑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搅拌输送机构,所述搅拌输送机构包括搅拌输送器和搅拌输送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输送器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输送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所述搅拌输送仓上设有粪污喂入口、秸秆喂入口和混合物料出口,所述搅拌输送器设置在所述搅拌输送仓的内部,所述搅拌输送器与所述搅拌输送仓转动连接,所述秸秆喂入口和粪污喂入口靠近所述搅拌输送器的第一端,所述混合物料出口靠近所述搅拌输送器的第二端。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输送器包括搅拌轴以及搅拌轴上依次排布的第一等螺距螺旋叶片、第二等螺距螺旋叶片、等螺距螺带叶片以及变螺距螺旋叶片,所述第一等螺距螺旋叶片对应所述秸秆喂入口,所述第二等螺距螺旋叶片对应所述粪污喂入口,所述等螺距螺带叶片位于所述粪污喂入口和混合物料出口之间,所述变螺距螺旋叶片对应所述混合物料出口,所述变螺距螺旋叶片的螺距沿混合物料运动方向逐渐变小。进一步的,所述压缩装袋系统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压缩装袋机构,所述压缩装袋机构包括压缩室、入料挡板、出料挡板、第一压缩活塞和第二压缩活塞,所述压缩室的顶面设有入料口,所述压缩室的侧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挡板用于封闭所述入料口,所述出料挡板用于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压缩活塞和所述第二压缩活塞在所述压缩室内滑动,所述第一压缩活塞用于将混合物料从入料口推向出料口并将混合物料压缩成型,所述第二压缩活塞用于将压缩成型的混合物料推出所述出料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微贮肥生产线能实现流水作业,秸秆丝化系统将秸秆进行粉碎、揉丝,得到秸秆丝,秸秆丝进入秸秆粪污混合系统中,秸秆粪污混合系统将秸秆丝与粪污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菌剂喷淋系统对混合物料喷淋菌剂后进入压缩装袋系统,压缩装袋系统将混合物料压缩成型,并装入袋中腐熟;本专利技术具备对基本畜禽养殖粪污及大宗作物秸秆的适用性;生产线中各系统体量轻巧、操作简便,拆卸配合及运输方便,具有小型化、可移动作业特点;各系统既可单独作业又可配合作业,满足农业生产分散化作业需求;对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进行肥料化处理,提高种养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效率,降低种养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适应节能、环保、经济、方便的农户家用农业机械设备发展趋势,实现秸秆-粪污资源就地、就近、就便肥料化利用。(2)本专利技术的秸秆丝化系统采用喂入分割、切割粉碎、锤击揉搓的配合作业方式实现秸秆的丝化处理,能同时适用于整株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包括秸秆丝化系统(100)、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菌剂喷淋系统(300)和压缩装袋系统(400);所述秸秆丝化系统(100)用于将秸秆丝化,并将丝化后的秸秆输送给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用于将丝化后的秸秆丝和粪污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并将所述混合物料输送给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所述菌剂喷淋系统(300)用于对从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进入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的混合物料喷淋菌剂;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用于将喷淋菌剂后的混合物料压缩成型,并将压缩成型的混合物料装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包括秸秆丝化系统(100)、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菌剂喷淋系统(300)和压缩装袋系统(400);所述秸秆丝化系统(100)用于将秸秆丝化,并将丝化后的秸秆输送给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所述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用于将丝化后的秸秆丝和粪污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并将所述混合物料输送给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所述菌剂喷淋系统(300)用于对从秸秆粪污混合系统(200)进入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的混合物料喷淋菌剂;所述压缩装袋系统(400)用于将喷淋菌剂后的混合物料压缩成型,并将压缩成型的混合物料装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丝化系统(10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2)、防护机构(3)、喂入机构(4)、切碎机构(5)、揉丝机构(6)和出料机构(7);所述防护机构(3)用于形成喂料口、秸秆运动通道和出料口,所述喂入机构(4)固定在所述喂料口处,所述切碎机构(5)和揉丝机构(6)设置在所述秸秆运动通道内,所述出料机构(7)用于将所述秸秆运动通道内丝化后的秸秆经所述出料口送出;所述喂入机构(4)包括传送带(41)和锯盘刀辊(42),所述锯盘刀辊(42)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1)的上方,所述传送带(41)固定所述防护机构(3)上,所述锯盘刀辊(42)与所述防护机构(3)转动连接;所述切碎机构(5)包括定刀(51)和滚刀(52),所述定刀(51)与所述防护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与所述滚刀(52)传动连接,所述滚刀(52)与所述锯盘刀辊(4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与所述揉丝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揉丝机构(6)与所述出料机构(7)传动连接,所述出料机构(7)与所述传送带(4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上护板(31)、下护板(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和排料外罩(35),所述上护板(31)、下护板(32)、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围成喂料口和秸秆运动通道,所述第一侧板(33)设有开孔,所述第一侧板(33)的开孔与所述排料外罩(35)相连,所述排料外罩(35)设有用作出料口的开口(3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1)旁设有传送护板(39),所述传送带(41)通过所述传送护板(39)固定于防护机构(3)上,所述传送护板(39)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上,所述传送带(41)包括主动轴(411)、从动轴(412)、主动链轮(413)、从动链轮(414)、链条(415)和连接板(416),所述主动轴(4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主动链轮(413),所述从动轴(41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从动链轮(414),同侧的主动链轮(413)和从动链轮(414)通过链条(415)连接,两个链条(415)之间固定有连接板(416),所述主动轴(4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4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护板(39)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411)与所述出料机构(7)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微贮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上均设有滑动组件(8),所述锯盘刀辊(42)包括锯盘刀辊轴(421)和锯盘刀片(422),多个所述锯盘刀片(422)沿所述锯盘刀辊轴(421)的轴向排布,所述锯盘刀辊轴(4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军王铁良王瑞丽田素博宫元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