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87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其中,有机发光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吸收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光从而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以解决现有有机发光面板的发光效率低,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与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装置相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全固态、自发光、广视角、广色域、反应速度快、高发光效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超轻、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广、可制作大尺寸与可挠曲的面板及制程简单等优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在器件各层中使用的有机材料的折射率不同,一般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能存在高达80%的光被限制在器件内部,通过波导模式,衬底模式等非辐射形式被损耗掉,降低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发光效能,增大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灯具装置,以解决现有有机发光面板的发光效率低,功耗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吸收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光从而产生电能。可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配置为可向所述发光单元供电。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极、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的光电转化层;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极同层设置;第二电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极同层设置;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之间设置有光增透结构。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某一颜色的发光单元和与该颜色的发光单元相邻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之间的光增透结构用于选择该颜色对应光谱波段进行增透处理。可选的,所述光增透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层增透膜;在由所述发光单元指向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的方向上,所述增透膜的折射率依次增大。可选的,所述光增透结构的材料为下述至少一种:氟化镁、氧化钛、硫化铅、硒化铅、陶瓷和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包括一个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包括依次设置的N个光电转换单元,N为大于1的整数;第i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极与第i+1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极电连接,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1的整数;第1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第N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装置,包括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面板。本技术中,对于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的有机发光面板,至少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光电转换单元组,使得光电转换单元组能够吸收发光单元在有机发光面板内传导或反射的光,从而产生电能,大大降低发光单元通过波导模式等非辐射形式损耗的光,提高对发光单元的光的利用率。此外,光电转换单元产生的电能可重新用于为发光单元供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耗,实现了低功耗且高效的自发光面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面板的对比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有机发光面板沿直线a-a’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有机发光面板沿直线a-a’的另一种剖视图;图6是图1中有机发光面板沿直线b-b’的另一种剖视图;图7是图1中有机发光面板沿直线c-c’的另一种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上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组;光电转换单元组吸收发光单元产生的光从而产生电能。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的有机发光面板,至少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光电转换单元组,使得光电转换单元组能够吸收发光单元在有机发光面板内传导或反射的光,从而产生电能,大大降低发光单元通过波导模式等非辐射形式损耗的光,提高对发光单元的光的利用率。此外,光电转换单元产生的电能可重新用于为发光单元供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耗,实现了低功耗且高效的自发光面板。以上是本技术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面板1包括衬底11以及设置于衬底11上的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12,发光单元12可以发出光线,用于照明或显示等。示例性的,有机发光面板1可用于进行图像显示,则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可通过有机发光面板1的出光侧出射,进行图像显示;有机发光面板1可以作为灯板结构,用于实现照明和室内装饰等。在上述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12中,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12之间设置的光电转换单元组13,光电转换单元组13能够吸收周围发光单元12上的光从而产生电能,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的利用率。本实施例将发光单元12和光电转换单元组13相结合,有效降低有机发光面板1的功耗,提高有机发光面板1的高效性。参考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面板的对比例的结构示意图,对于图2所示的有机发光面板,有机发光单元12设置于衬底11的出光侧,用于进行图像显示,而太阳能电池14(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光电转换单元组),设置于衬底11和发光单元12之间,太阳能电池14仅能对外界太阳光进行利用和转换,而不能够对发光单元12通过波导模式浪费的光进行利用,对比例方案不能解决发光单元12的发光效率低、功耗较大的问题。参考图1,本实施例将光电转换单元组13设置于相邻的发光单元12之间的区域内,能够有效利用发光单元12在平行于衬底11的方向上传导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n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n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吸收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光从而产生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
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
至少存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组;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吸收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的光从而产生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
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配置为可向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极、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的光电转化层;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第一电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极同层设置;
第二电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极同层设置;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之间设置有光增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组的吸收光谱与其相邻的发光单元的发射光谱的重叠面积大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新肖金伟梁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