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82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上通过齿轮啮合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眶骨,所述眶骨内连接有眼睑,所述眼睑内连接有眼球假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PLC控制面板,所述PLC控制面板线性连接有LED显示屏,所述PLC控制面板上线性连接有操控盘,所述眼球假体后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眶骨上设置有LED灯,所述眼球假体后设置有导电橡胶,所述视神经上设置有针刺导电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调整训练装置的角度,方便训练,同时能够对每次的注射过程进行记录,并进行展示,反复观察学习,提高训练效率,同时提高成功效率。

A training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retrobulbar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医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球后注射是眼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多用于治疗眼球后部疾病,但此项操作难度大、专业性强、有一定的危险性、危险性大的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训练。现有的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够模拟注射时角度的调整,同时不能够记录每次训练的注射过程,从而降低学习训练效率,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不能够模拟注射时角度的调整,同时不能够记录每次训练的注射过程,从而降低学习训练效率,成功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上通过齿轮啮合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鼻梁模型,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眶骨,所述眶骨内连接有眼睑,所述眼睑内连接有眼球假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齿轮(3),所述齿轮(3)上通过齿轮啮合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鼻梁模型(5),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眶骨(6),所述眶骨(6)内连接有眼睑(7),所述眼睑(7)内连接有眼球假体(8),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PLC控制面板(9),所述PLC控制面板(9)线性连接有LED显示屏(10),所述PLC控制面板(9)上线性连接有操控盘(11),所述眼球假体(8)下连接有下眼睑(12),所述眼球假体(8)上设置有外直肌(1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眼球后注射成功率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齿轮(3),所述齿轮(3)上通过齿轮啮合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鼻梁模型(5),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眶骨(6),所述眶骨(6)内连接有眼睑(7),所述眼睑(7)内连接有眼球假体(8),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PLC控制面板(9),所述PLC控制面板(9)线性连接有LED显示屏(10),所述PLC控制面板(9)上线性连接有操控盘(11),所述眼球假体(8)下连接有下眼睑(12),所述眼球假体(8)上设置有外直肌(13),所述眼球假体(8)上设置有下斜肌(14),所述眼球假体(8)下连接有下直肌(15),所述眼球假体(8)后连接有视神经(16),所述眼球假体(8)上连接有眼动脉(17)和视网膜中央动脉(18),所述眼球假体(8)后设置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微型摄像头(19),所述眶骨(6)上设置有LED灯(20),所述眼球假体(8)后设置有导电橡胶(21),所述视神经(16)上设置有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繁诚柴一杰蒋现李树宁艾南平王昊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