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和智能门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280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和智能门锁,包括:供电模块;电控模块,电控模块与供电模块相连接,供电模块用于为电控模块供电;开关,供电模块与开关串联后与电控模块相连接,调节开关的工作状态能够切断或接通电控模块的电源。当用户长时间外出时,用户将开关设置为断开状态,使智能门锁电控模块的电源被切断,智能门锁完全不工作,电控模块不会产生功耗,智能门锁产生的功耗近似为零,当用户回来后,将开关设置为闭合状态后,智能门锁即可恢复正常工作,解决了用户长时间外出后智能门锁的电量耗尽而无法打开的问题。

Control system of intelligent door lock and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和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和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门锁绝大部分是使用干电池进行供电的,智能门锁的功耗特别是待机时的功耗决定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如果用户长时间外出,回来后因为门锁没有电不能开门,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智能门锁的耗电问题,相关技术采用降低智能门锁待机时的功耗的方法。具体地,在待机时切断部分功能电路的供电,同时让芯片进入休眠状态,侦听到指纹或触控有唤醒信号时,芯片再醒来工作,同时恢复相关功能电路的供电;或者,在电路的器件参数设计以及电源芯片等相关器件的选型上,尽量按照低功耗设计和选型;或者,配置多个电池,分组交替供电。上述方法还是存在以下问题:智能门锁待机时依然产生耗电电流,长时间待机也会耗尽电池电量;以及如果有其他人摸门锁使得智能门锁经常唤醒,也容易造成没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智能门锁。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电控模块,电控模块与供电模块相连接,供电模块用于为电控模块供电;开关,供电模块与开关串联后与电控模块相连接,调节开关的工作状态能够切断或接通电控模块的电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供电模块、电控模块和开关组成,供电模块用于向电控模块提供电量,开关串联在供电模块和电控模块之间,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供电模块向电控模块通电,智能门锁可以正常使用;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控模块的通电被切断,智能门锁停止工作。当用户长时间外出时,用户将开关调整为断开状态,使智能门锁电控模块的电源被切断,智能门锁完全不工作,电控模块不会产生功耗,智能门锁产生的功耗近似为零;当用户回来后,将开关设置为闭合状态后,智能门锁即可恢复正常工作,解决了用户长时间外出后智能门锁的电量耗尽而无法打开的问题。并且当别人去碰触智能门锁时也不会唤醒门锁,解决了因为有其他人摸门锁使得智能门锁经常唤醒,而造成没电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了智能门锁长时间不使用而导致的电量耗尽的问题,通过简单的结构,免除了用户长期外出时对智能门锁电量耗尽的忧虑,用户无需一直带着备用的机械钥匙,使智能门锁的实用性大大提升。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的开关为按压开关或拨动开关。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开关设置为按压开关或拨动开关,用户通过按压或拨动开关即可实现对开关的开合操作,用户操作方便。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的接触可靠,故障率低,降低了发生故障的风险。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的体积较小,可以安装在较为隐蔽位置,不容易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不影响门的美观性。此外,用户用手或使用通用的顶针都可以对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进行操作,使开关可以隐藏在较为窄小的地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的供电模块为电池。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池作为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的供电模块的能量来源,具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可长时间稳定输出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方便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的电控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与电源电路相连接的主控电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相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控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主控电路,主控电路与电源电路相连接,电源电路为主控电路供电,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相连接,开关串联接于电源电路与供电模块之间,开关通过电源电路控制主控电路电量的通断,在用户长期外出之前,用户将开关设置为断开状态,电源电路与供电模块断开,使智能门锁的耗电量近似为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智能门锁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因此具有该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壳体,供电模块和电控模块设置于壳体内,开关设置于壳体的周侧侧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壳体,壳体内放置供电模块和电控模块,在壳体的周侧侧壁上设置开关。壳体可以保护供电模块和电控模块不受外力影响,开关设置在壳体的周侧侧壁上节省了开关占用的空间,并使得开关较为隐蔽,不容易被除了用户以外的人发现产生误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的壳体包括:面板,面板设置于侧壁上,面板的周侧凸出于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的壳体包括:面板,面板设置于侧壁上并且其周侧凸出于侧壁,使开关的位置不容易被人发现,凸出于侧壁的面板部分可以对开关进行遮挡,使得开关不易被发现,提升了开关设置的隐蔽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位置标识,设置于面板上,位置标识与开关位置相对应。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位置标识,位置标识设置在与开关位置相对应的面板上,使用户通过触摸位置标识便可以容易的找到开关,方便用户在需要使用开关时找到开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把手,开关设置于把手朝向门体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把手,开关设置于把手朝向门体的一侧,使开关隐藏在把手的后面,开关不容易被除了用户以外的人发现,避免开关被他人打开而产生耗费电量从而使智能门锁没电的问题。进一步地,将开关设置于把手靠近门体一侧的内侧面,方便用户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解锁部,设置于壳体或把手上,解锁部与电控模块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门锁还包括设置于壳体或把手上的解锁部,将解锁部设置于壳体或把手上,使用户在接触把手的同时进行解锁,简化解锁的动作,电控模块控制解锁部的运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系统的电路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智能门锁,102壳体,103侧壁,104面板,106把手,108解锁部,20开关,30电控模块,302主控电路,304电源电路,40供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供电模块;/n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电控模块供电;/n开关,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电控模块相连接,调节所述开关的工作状态能够切断或接通所述电控模块的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模块;
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电控模块供电;
开关,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电控模块相连接,调节所述开关的工作状态能够切断或接通所述电控模块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为按压开关或拨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为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接的主控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相连接。


5.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系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