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778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包括背光混光板本体,背光混光板本体的两侧均涂设有胶条,其中一个胶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七个混光LED灯,七个混光LED灯均通过导线穿过胶条与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背光混光板本体的顶部嵌设有七个缓冲条,七个缓冲条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反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通过端子直接连接LED控制器,安装操作简单,背光混光板的混光LED灯发出色彩缤丽的光线,并通过硅胶导光条扩散到整个背光混光板本体,提供光源,并扩散均匀,背光混光板具有防水功能、导热功能、缓冲功能和防污功能,功能丰富,使用方便。

A backlight mixed light board with terminal plu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
本技术涉及背光混光板,特别涉及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属于背光板领域。
技术介绍
背光板,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因为液晶显示装置本身是透明的且不会发光,所以需要背光板来辅助,背光板的亮度、均匀度等一些指标对液晶显示屏的相关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背光板通过多个LED灯发射光线提供光源,现有的背光板连接LED控制装置需要连接线路,安装操作麻烦,光源通过多个LED灯扩散到整个背光板,由于光线在传播扩散过程中的衰弱,导致背光板的光线不均匀,且现有的背光板结构简单,功能少,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背光板连接线路操作麻烦,光线不均匀,且现有的背光板结构简单,功能少,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包括背光混光板本体,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的两侧均涂设有胶条,其中一个所述胶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七个混光LED灯,七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包括背光混光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两侧均涂设有胶条(7),其中一个所述胶条(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七个混光LED灯(5),七个所述混光LED灯(5)均通过导线(6)穿过胶条(7)与端子(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顶部嵌设有七个缓冲条(11),七个所述缓冲条(1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反光片(13),所述弧形反光片(13)的顶部与硅胶导光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导光条(10)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底部粘贴连接有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包括背光混光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两侧均涂设有胶条(7),其中一个所述胶条(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七个混光LED灯(5),七个所述混光LED灯(5)均通过导线(6)穿过胶条(7)与端子(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顶部嵌设有七个缓冲条(11),七个所述缓冲条(1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反光片(13),所述弧形反光片(13)的顶部与硅胶导光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导光条(10)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背光混光板本体(1)的底部粘贴连接有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12),七个混光LED灯(5)均通过导线(6)与端子(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端子插接结构的背光混光板,其特征在于:七个所述混光LED灯(5)均由三个发光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