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目前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外框钢结构中的钢柱一般按一层一节、两层一节或三层一节进行分段,钢柱分段位置一般在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1m~1.3m。钢柱安装时,需要在钢柱对接位置设置操作平台,用于钢柱吊装、校正、焊接、探伤等施工。现有的操作平台大致包括:1.脚手架操作平台,采用钢管和十字扣件进行搭设,安拆危险性大,容易发生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2.组装式操作平台,采用角钢或方管焊接而成,并采用塔吊向上周转,周转困难,影响施工进度。3.自爬升操作平台,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安拆繁琐,且面对设置有加强外环板的钢柱无法实现跨越爬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平台,设置于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多个组装单元机构;多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首尾相连,并形成供钢柱穿设的通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平台本体处于装配状态或解体状态;至少一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包括底板组件和与所述底板组件可转动地连接的护栏组件,以使所述组装单元机构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平台,设置于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多个组装单元机构;多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首尾相连,并形成供钢柱穿设的通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平台本体处于装配状态或解体状态;至少一个所述组装单元机构包括底板组件和与所述底板组件可转动地连接的护栏组件,以使所述组装单元机构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组装单元机构、第二组装单元机构、第四组装单元机构和第三组装单元机构;所述第一组装单元机构和所述第四组装单元机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组装单元机构和所述第三组装单元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组装单元机构和所述第三组装单元机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组装单元机构和所述第四组装单元机构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装单元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组件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组件的第一护栏组件;所述第二组装单元机构包括第二底板组件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组件的第二护栏组件;所述第三组装单元机构包括第三底板组件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组件的第三护栏组件;所述第一底板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组件和所述第三底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护栏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护栏组件和所述第三护栏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护栏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的第一护栏部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组装单元机构一侧的第二护栏部;所述第一护栏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护栏部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组件可拆卸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宁,张耀林,高杰,张晓明,何鲁清,江亚鹏,宋凯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