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龙江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45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连接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房柱连接体,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块的正面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的背面。该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房柱连接体、第二房柱连接体、压板、插块、支撑板、插口、连接板、第二螺母、第二螺栓和第一垫圈,使得在需要更换房柱和房梁或者拆卸时,不需要换掉整个房柱、房梁和柱梁连接装置,可以直接进行更换,解决了梁柱连接结构不可拆卸的问题,达到了梁柱连接结构可以拆卸的目的,从而使得在建造临时建筑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结构
,具体为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和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在中国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与地基间,常建有柱础,另外,亦有其他较小的柱,不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过梁架结构,把重量传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是在梁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中国古代的柱子多数为木造,属于大木作范围,间有石柱,为防水和防潮,木柱下垫以石质柱础。目前在建造临时建筑时,临时建筑在建设时需要搭建梁柱,因梁柱在连接时会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而通过焊接的固定方式会导致房梁跟房柱在建筑后不可更换,所以在需要调节房梁和房柱,或者拆除临时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房柱连接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螺栓(12),所述第三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块(13)的正面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13)的背面,所述第三螺栓(12)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3)一侧的第二垫圈(15),所述第三螺栓(12)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在第二垫圈(15)一侧的第三螺母(16),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开发用可拆卸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房柱连接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螺栓(12),所述第三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块(13)的正面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13)的背面,所述第三螺栓(12)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3)一侧的第二垫圈(15),所述第三螺栓(12)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在第二垫圈(15)一侧的第三螺母(16),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3),所述第一螺栓(3)的一侧贯穿第二固定板(5)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螺栓(3)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2)一侧的第一螺母(4),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房柱连接体(6),所述第二房柱连接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7),所述连接板(20)的一侧固定开设有插口(19),所述第二房柱连接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插块(17),所述插块(17)的一侧贯穿支撑板(18)并延伸至支撑板(18)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房柱连接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房梁连接体(9),所述房梁连接体(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房梁连接体(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10),所述第二螺栓(10)贯穿房梁连接体(9)并延伸至房梁连接体(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赵龙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