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38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圆形的罐体、以及与罐体顶端开口部密封连接的顶盖;所述罐体的罐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罐壁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罐体的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所述顶盖中心的上方依次设有旋转电机和直线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该转轴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穿过顶盖伸入罐体内与中心加热管插装;它采用罐体内设中心加热管并与空心转轴插装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软管的进出口容易发生漏气的缺陷,能实现罐体中心与罐壁同时对茶油进行加热,可大幅缩短加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它广泛适用于茶油加热作业配套使用。

A heating device for refining tea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所榨取出来的茶籽油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现有的茶籽油,根据山茶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榨取工艺;对于湿度较大的山茶籽,可以直接利用榨油机进行压榨,而对于较干的山茶籽,一般需要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具体包括:粉碎、蒸麸、制饼成型、榨油等;茶籽压榨出来的是毛油,还需要脱色、除臭等精炼处理,现有的茶油精炼加热过程中,需要采用反应釜对茶油加热,一般加热装置仅仅采用水浴方式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一般筒内的中心位置不能及时受热,因而所需加热时间较长,导致精炼周期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申请号2017216498745公开了一种茶油精炼加热装置,它采用在筒体中心设置中空结构的旋转轴内安装软管,并对软管内充入高温气体实现中心加热,它能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软管跟随旋转轴运转,故旋转轴与软管的进出口部位需设置组合密封部件,造成整体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并且在旋转轴的运转过程中软管的进出口容易发生漏气的问题,导致运行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它采用罐体内设中心加热管并与空心转轴插装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软管的进出口容易发生漏气的缺陷,能实现罐体中心与罐壁同时对茶油进行加热,可大幅缩短加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圆形的罐体、以及与罐体顶端开口部密封连接的顶盖;所述罐体的罐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罐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罐体的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所述顶盖中心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上方设有直线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穿过顶盖伸入罐体内与中心加热管插装。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罐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硅酸铝棉包裹粘贴于罐体的外表面而成。所述罐体的中心加热管经管架与罐壁内层底部固定连接,且中心加热管的内腔经管架与罐壁加热腔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所述中心加热管位于出料口的上方。所述顶盖的上方设有固定座,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固定座内,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座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侧下端设有进气口,罐体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罐壁加热腔连通。所述罐体内转轴的下端设有两根或三根水平放置并围绕转轴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刮板。所述顶盖端面上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顶盖端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Ⅰ)本技术采用罐壁内设加热腔和罐体内设中心加热管,能实现罐壁和罐体中心同时对茶油进行加热,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罐壁单独加热方式,可大幅缩短加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Ⅱ)本技术采用罐壁内的加热腔与罐体内中心加热管的内腔连通的结构,可实现罐壁与中心加热管共用一套高温气体输送系统,与现有技术罐壁和中心加热分开的输送方式相比,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Ⅲ)本技术采用罐体内中心加热管与空心转轴插装的结构,转轴运转时不会干扰中心加热管内高温气体的输送,与现有技术需设置组合密封部件相比,安装简单、运行可靠,能避免高温气体发生泄漏,运行和维护费用低;(Ⅳ)本技术采用罐体内设中心加热管并与空心转轴插装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软管的进出口容易发生漏气的缺陷,能实现罐体中心与罐壁同时对茶油进行加热,可大幅缩短加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广泛适用于茶油加热作业配套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线电机,2-固定座,3-旋转电机,4-顶盖,41-温度传感器,42-进料口,5-罐体,51-保温层,52-中心加热管,53-进气口,54-出气口,55-管架,56-出料口,6-转轴,61-连接杆,611-刮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它包括圆形的罐体5、以及与罐体5顶端开口部密封连接的顶盖4;所述罐体5的罐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罐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罐体5的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52;所述顶盖4中心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上方设有直线电机1,且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穿过顶盖4伸入罐体5内与中心加热管52插装。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中罐体5的中心加热管52经管架55与罐壁内层底部固定连接,且中心加热管52的内腔经管架55与罐壁加热腔连通,该种结构可实现中心加热管52和罐壁共用同一套高温气体输送系统;罐体5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56,所述中心加热管52位于出料口56的上方,安装时注意管架55与罐壁加热腔连通的位置需避开出料口56,一般将管架55安装在出料口56的外围,以避免影响出料口56的正常出料;所述罐体5的一侧下端设有进气口53,罐体5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出气口54,且进气口53和出气口54分别与罐壁加热腔连通,所述高温气体从进气口53连续输入至罐壁加热腔和中心加热管52的内腔,通过热交换实现对罐体5内的茶油进行加热,同时高温气体从出气口54输出。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顶盖4端面上设有进料口42,与进料口42相对一侧的顶盖4端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1,所述温度传感器41的下端感应头伸入至罐体5内,而温度传感器41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连接便于检测罐体5内茶油加热的温度,可防止茶油加热温度过高,有利于节约能源;所述顶盖4的上方设有固定座2,所述旋转电机3安装于固定座2内,所述直线电机1的输出端与固定座2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用于驱动转轴6旋转,所述直线电机1可驱动固定座2并带动转轴6作竖直往返运动;所述罐体5内转轴6的下端设有两根或三根水平放置并围绕转轴6均匀分布的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的末端连接刮板611,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罐体(5)、以及与罐体(5)顶端开口部密封连接的顶盖(4);所述罐体(5)的罐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罐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罐体(5)的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52);所述顶盖(4)中心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上方设有直线电机(1),且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穿过顶盖(4)伸入罐体(5)内与中心加热管(52)插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罐体(5)、以及与罐体(5)顶端开口部密封连接的顶盖(4);所述罐体(5)的罐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罐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罐体(5)的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52);所述顶盖(4)中心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的上方设有直线电机(1),且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穿过顶盖(4)伸入罐体(5)内与中心加热管(52)插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5)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1)采用硅酸铝棉包裹粘贴于罐体(5)的外表面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5)的中心加热管(52)经管架(55)与罐壁内层底部固定连接,且中心加热管(52)的内腔经管架(55)与罐壁加热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油精炼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峻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蔚蓝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