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5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该石墨化炉炉腔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炉腔顶部设炉盖,炉盖上设有辅料加料斗和排气管;炉腔上部设耐火材料内衬保护,炉腔下部设炉壁冷却水套,炉腔底部设水冷圆盘和辅料排料机构;炉盖内侧砌筑有耐火材料;在炉腔中心位置设有石墨坩埚,石墨坩埚上部伸出辅料加料斗,石墨坩埚顶部设置坩埚压盖和原料加料斗;石墨坩埚底部设置坩埚底座、产品接料斗、产品排料机构和锁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置石墨坩埚通电,使石墨坩埚内的炭素原料加热达到2800℃以上实现石墨化,同时原料和辅助材料均在各自的密闭空间中连续排料和给料,避免炭素原料被污染。

Structure of a continuous graphitization furnace for carbon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
本技术是针对炭素原料石墨化需要达到2800℃以上,而耐火材料无法承受这一高温的现状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其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炭素原料进行高温热处理,可以连续排料的竖式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特种高铝砖作保温内衬的普温电煅烧炉,热处理温度1500~2000℃;第二种是利用炭素内衬作保温的高温电煅烧炉,热处理温度2000~2500℃。这两种炉型均无法满足炭素原料完全石墨化所需2800℃以上高温热处理的要求,由于炭素内衬属于导电材料,采用后一种炉型不仅会降低电流效率,而且使用寿命也短;第三种是传统竖式连续石墨化炉,这种炉型原料和保温料没有严格分离,要求原料和保温料粒度不同而其他理化性质完全一致,否则原料有可能被保温料污染,少量原料还可能与炉壁耐火材料接触造成污染,所以这种炉型只适用于产品纯度要求较低的原料热处理。而卧式石墨化炉属于间断操作,炉子处于不断地冷热变化过程中,且上部敞开散热大,能耗非常高,装出炉劳动条件恶劣。要提高炭素原料热处理温度,使炭素原料实现石墨化,确保原料不被污染,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建设投资,延长炉子寿命,就必须改变现有炭素原料高温热处理技术及其设备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利用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内置石墨坩埚通电,使石墨坩埚内的炭素原料加热达到2800℃以上实现石墨化,同时原料和辅助材料均在各自的密闭空间中连续排料和给料,避免炭素原料被污染,而且炉子和石墨坩埚温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从而可降低炭素原料和石墨坩埚氧化损耗、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使耐火材料内衬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延长炉子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石墨化炉炉腔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炉腔顶部设炉盖,炉盖上设有辅料加料斗和排气管;炉腔上部设耐火材料内衬保护,炉腔下部设炉壁冷却水套,炉腔底部设水冷圆盘和辅料排料机构;所述炉盖内侧砌筑有耐火材料;在炉腔中心位置设有石墨坩埚,所述石墨坩埚上部伸出辅料加料斗,所述石墨坩埚顶部设置坩埚压盖和原料加料斗;所述石墨坩埚底部设置坩埚底座、产品接料斗、产品排料机构和锁气阀。石墨坩埚、压盖和底座为圆柱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形通道,石墨坩埚由多段组成,各段石墨坩埚之间设置有石墨垫片,原料加料斗与压盖之间、压盖与坩埚顶部之间、坩埚底部与底座之间和底座与产品接料斗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石墨垫片和绝缘垫片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各段坩埚、压盖和底座的圆形通道与石墨垫片和绝缘垫片的圆孔对齐从而形成原料自上而下的通道,坩埚底座设置有支撑,坩埚压盖外侧设置有拉紧装置,确保每段坩埚能够紧密接触,减小接触电阻。石墨坩埚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电极夹持器,通过电极夹持器给坩埚送电,其中下部电极夹持器设置有冷却水套。原料加料斗和上部电极夹持器之间的距离足够长,通过料封减少高温区的石墨坩埚和原料氧化。石墨坩埚下部设置有冷却水套并伸出炉底水冷圆盘,坩埚底座和产品接料斗设置有冷却水套,确保通过产品排料机构排出的产品充分降温从而不被空气氧化,产品排料机构出口设置有锁气阀,确保空气不进入石墨坩埚高温区,减少高温区的石墨坩埚和石墨产品氧化,石墨坩埚底部的产品排料机构设置有变频调速装置,控制原料热处理时间,有效控制石墨产品质量和电耗。石墨化炉炉盖上石墨坩埚外侧设置有辅料加料斗和排气管,辅料加料斗下部与连续石墨化炉的炉盖连接,辅料加料斗下部为圆形,其直径比石墨化炉的内壁直径小,利用辅料的自然安息角使炉盖下部周围形成三角形环状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排气管相连,使炭素辅助材料热处理过程中逸出的气态物质通过排气管排出炉外,排气管内侧采用耐火浇注料保护。辅料加料斗有足够高度,通过料封减少外部空气进入炉内,同时避免辅料热处理过程中逸出的气态物质从辅料加料斗顶部排出炉外造成环境污染。炉腔下部设置炉壁冷却水套,水套以下石墨坩埚外侧设置有水冷圆盘和排料机构,使辅料充分冷却降温,防止辅料出炉时被氧化。炭素原料加入原料加料斗,依次通过压盖、石墨坩埚和底座的圆形通道进入产品接料斗,然后通过产品排料机构和锁气阀外排;石墨坩埚通过上、下部夹持器送电,利用石墨坩埚自身的电阻特性使石墨坩埚加热升温;送电过程中,启动产品排料机构,使石墨坩埚内的原料自上而下流动经过加热段快速升温达到热处理所需的温度(如2800℃以上),然后经过冷却段冷却到一定温度,最后通过锁气阀外排。通过调节产品排料机构转速,可以改变原料流速,从而调整产能或热处理温度。辅助材料加入辅料加料斗,依靠重力自流进入石墨坩埚外侧的炉腔中,石墨坩埚送电期间,辅料也会被加热,需要启动炉底冷却圆盘排料机构,使炉腔中的辅料自上而下流动经过加热段逐步升温至1500℃以上(其中靠近石墨坩埚的辅料温度较高,远离石墨坩埚而靠近炉子内衬的温度较低),然后经过冷却段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炉底水冷圆盘和辅料排料机构排出炉外,辅料热处理过程中逸出的气态物质通过炉顶排气管收集后排出炉外。通过调节辅料排料机构转速,可以改变辅料流速,从而改变辅料、石墨坩埚外侧、炉内衬温度。本技术利用内置大规格多通道石墨坩埚通电,使石墨坩埚内的炭素原料快速加热达到2800℃以上实现石墨化,同时原料和辅助材料均在各自的密闭空间中连续排料和给料,避免炭素原料被污染,炉子和石墨坩埚温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从而可降低炭素原料和石墨坩埚氧化损耗、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使耐火材料内衬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延长炉子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本技术的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可同时生产石墨化和电煅料两种产品;由于采用大规格多通道石墨坩埚,可大幅度提高石墨化产品的产能;由于炉壁温度较低,可采用普通耐火材料作内衬,大幅度降低炉子投资,延长炉子寿命;炉内热场稳定。与传统竖式连续石墨化炉相比,原料在石墨坩埚内进行热处理不与保温料或耐火材料接触,可避免被污染;与卧式石墨化炉相比,能源消耗可降低一半以上;全封闭自动化作业,可大大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炭素材料氧化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石墨化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原料加料斗,2-坩埚压盖,3-拉紧装置,4-石墨坩埚,5-上部电极夹持器,6-坩埚冷却水套,7-下部电极夹持器,8-坩埚底座,9-产品接料斗,10-产品排料机构,11-锁气阀,12-辅料加料斗,13-排气管,14-炉盖,15-炉内衬,16-炉壁冷却水套,17-炉底水冷圆盘,18-辅料排料机构,19-绝缘垫片,20-石墨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石墨化炉炉腔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炉腔顶部设炉盖(14),炉盖(14)上设有辅料加料斗(12)和排气管(13);炉腔上部设耐火材料内衬(15)保护,炉腔下部设炉壁冷却水套(16),炉腔底部设水冷圆盘(17)和辅料排料机构(18);所述炉盖(14)内侧砌筑有耐火材料;在炉腔中心位置设有石墨坩埚(4),所述石墨坩埚(4)上部伸出辅料加料斗(12),所述石墨坩埚(4)顶部设置坩埚压盖(2)和原料加料斗(1);所述石墨坩埚(4)底部设置坩埚底座(8)、产品接料斗(9)、产品排料机构(10)和锁气阀(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石墨化炉炉腔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炉腔顶部设炉盖(14),炉盖(14)上设有辅料加料斗(12)和排气管(13);炉腔上部设耐火材料内衬(15)保护,炉腔下部设炉壁冷却水套(16),炉腔底部设水冷圆盘(17)和辅料排料机构(18);所述炉盖(14)内侧砌筑有耐火材料;在炉腔中心位置设有石墨坩埚(4),所述石墨坩埚(4)上部伸出辅料加料斗(12),所述石墨坩埚(4)顶部设置坩埚压盖(2)和原料加料斗(1);所述石墨坩埚(4)底部设置坩埚底座(8)、产品接料斗(9)、产品排料机构(10)和锁气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坩埚(4)、坩埚压盖(2)和坩埚底座(8)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石墨坩埚(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坩埚(4)由多段组成,各段石墨坩埚(4)之间设置有石墨垫片(20);原料加料斗(1)与坩埚压盖(2)之间、坩埚压盖(2)与石墨坩埚(4)顶部之间、石墨坩埚(4)底部与坩埚底座(8)之间和坩埚底座(8)与产品接料斗(9)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19);石墨垫片(20)和绝缘垫片(19)上设置有多个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素原料连续石墨化炉构造,其特征在于:各段石墨坩埚(4)、坩埚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群谢斌兰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