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应超专利>正文

多用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折叠桌,包括旋转桌面、中间连接板、折叠支架和角度调节支撑件。旋转桌面,为矩形板状桌面,水平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使用;中间连接板,为仅具有支撑框架的平板,作为对旋转一定角度后使用的旋转桌面的支撑;折叠支架,为可旋转折叠的矩形方框结构,固定于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接近边缘部位;角度调节支撑件与旋转桌面和中间连接板相连,作为旋转桌面与中间连接板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用折叠桌轻便、小巧、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书报架、电脑桌、书写桌使用,折叠后体积小,单独运送时,能够方便地用一只手达到目的,减轻运送者的负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折叠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旋转桌面的折叠桌,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办公、居家、旅游的,带有角度调节支撑件的多用折叠桌。
技术介绍
折叠桌为一种能将桌腿或者桌面折叠收合起来,或者二者同时能够收合的方便桌,其目的是便于运输或者收藏,减小其在不使用状态时的所占空间,可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在临时的会议厅、学校、室外会场等使用,它也可以应用在像车间工作台、工具台以及类似的地方。发展到目前,折叠桌子的改进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专利6112674。美国专利6112674所描述的是一种能收合桌腿并且支撑稳定、运输较为方便的桌子。该桌子分上下桌面,上桌面为工作或者使用面,下桌面的边缘部分固定有加强支撑效果的支撑框架,两个可旋转收合的桌腿通过穿设于支撑框架上的水平架旋转收合于桌子的下桌面,旋转桌腿并被可收合支架固定于桌子的中间,下桌面上分布有很多凹槽,支撑框架、水平架、桌腿以及可收合支架均安置于上述的凹槽内,当该桌子处于折叠状态时,桌腿处于支撑框架的平面内,使得该桌子收合时的大小同桌面一致,成为板状,运输颇为方便,且不使用时收合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上述的桌子可以堆叠,但是,其堆叠时靠上桌面与下桌面直接接触,容易磨损桌面,尤其是上桌面;为了防止无意中伤害使用着或者其它人,桌面的边缘都加工成拐角的形状,如此以来,堆叠时上下桌面必然会产生滑动,不能堆叠太高,否则由于重力等原因桌子会自动滑落,因此,运输时需另外加固定装置;对于单独一张桌子的搬动,该桌子没有可手持的部位,十分不方便。此外,美国专利5284100也提出了一种堆叠桌子的解决方案,该专利堆叠桌子时利用的是减震座支撑,即在桌子的四角以及中部固设有突出于下桌-->面的减震座,减震座又被固定架支撑。上述的减震座在支撑时上下桌子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增加了上下桌面的间距,使上下桌面不能互相摩擦,另外减震座需用特别的物品制成,以防止滑动;即使这样,堆叠到高层时,由于震动或者其它的原因,上面的减震座和下面的桌面仍然会存在桌子之间的滑动位移现象,尤其是在运输或者其它情况时,如果桌子滑落下来,就会伤害他人或者损坏桌子,此时堆叠的桌子就变成不安全因素;同时,减震座增加了上下层之间的空间,也给运输带来负面影响,使所运送的同样高度的堆叠桌子的数量减少。另一种折叠桌有二个或三个位置可以放置折板可以水平放置,与桌面板平齐处于工作位置,也可以转动到向上或向下的位置,使桌子便于推移,穿过走廊和收存。除了有可转动折板之外,这样的桌子的桌面板通常都装在一个支承架上,并可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动。这样的桌子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桌子的折板通过若干铰链机构与桌面板相连抚这些铰链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桌子上的固定枢轴和一个被固定在折板上的滑动元件,滑动元件可相对于枢轴滑动,但这两个元件被一个连接弹簧推压,当要把桌子的折板从一个与桌面板平齐的位置移开时,需要将折板拉离桌面板一段距离,同时将其转动到一个向下或向上的位置。这种折叠桌的另一个连带的问题是,当桌子的折板从向上的位置转动到与桌面板平齐的位置时,必须克服弹簧的推力才能被转动,因此将折板转动到与桌面板平齐的位置比较费力。再一个问题是当折板转动到向下位置时,实际上处于远离桌面板的位置,这样桌子的运送或收存就需要额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多用折叠桌,能够方便的在床上或旅行中使用,可以安全的堆叠很高,不容易由于震动、颠簸等原因翻到,又能尽量地减少堆叠时桌子所占用的空间,并使其在单独运送时,能够方便地用一只手达到目的,减轻运送者的负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折叠桌,包括旋转桌面、中间连接板、折叠支架和角度调节支撑件,所述旋转桌面,为矩形板状桌面,水平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使用;-->所述中间连接板,为仅具有支撑框架的平板,作为对旋转一定角度后使用的旋转桌面的支撑;所述折叠支架,为可旋转折叠的矩形方框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接近边缘部位;所述角度调节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桌面和所述中间连接板相连,作为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所述支撑框架可以为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的矩形框架,其中部设有用以支撑的支架板,使所述中间连接板为呈“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所述的多用折叠桌,可以进一步包括底部挡板,为矩形长条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用于与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旋转桌面配合作为书报架使用。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可以连接于“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靠近底部挡板一侧的长边上,并与底部挡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所述中间连接板具有底部挡板的长边一侧中间位置可以固定有用以手提的把手装置,其手柄活动连接在把手固定架上,伸展时沿所述中间连接板向外突出,伸出到所述中间连接板边缘外,所述中间连接板的相应部位边缘设有凹槽,以便于伸出手柄。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连接为活动连接,可以使用合页或铰链作为连接部件。所述角度调节支撑件进一步包括紧固手柄和预埋螺母,可以作为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所述旋转桌面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旋转角度范围可以为0-85度。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可以设有加厚部分,用于增加所述多用折叠桌的工作支撑强度。本技术多用折叠桌轻便、小巧、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书报架、电脑桌、书写桌使用,折叠后体积小,单独运送时,能够方便地用一只手达到目的,减轻运送者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前视角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前视角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后视角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后视角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前、左前、左后、右后视角立体图及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和右视图。其中包括:旋转桌面1、底部挡板2、角度调节支撑件3、预埋螺母4、紧固手柄5、中间连接板6、折叠支架7、把手装置8和合页9。旋转桌面1,为矩形板状桌面,水平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使用;中间连接板6,为仅具有支撑框架的平板,作为对旋转一定角度后使用的旋转桌面的支撑;支撑框架为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的矩形框架,其中部设有用以支撑的支架板,使中间连接板6为呈“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折叠支架7,为可旋转折叠的矩形方框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接近边缘部位;角度调节支撑件3与旋转桌面1和中间连接板6相连,作为旋转桌面1与中间连接板6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底部挡板2为矩形长条结构,固定于中间连接板6的一端,用于与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旋转桌面1配合作为床用书报架使用。旋转桌面1与中间连接板6连接于“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靠近底部挡板2一侧的长边上,并与底部挡板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中间连接板6具有底部挡板2的长边一侧中间位置固定有用以手提的把手装置8,其手柄活-->动连接在把手固定架上,伸展时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折叠桌,包括旋转桌面、中间连接板、折叠支架和角度调节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桌面,为矩形板状桌面,水平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使用;所述中间连接板,为仅具有支撑框架的平板,作为对旋转一定角度后使用的旋转桌面的支撑; 所述折叠支架,为可旋转折叠的矩形方框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接近边缘部位;所述角度调节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桌面和所述中间连接板相连,作为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折叠桌,包括旋转桌面、中间连接板、折叠支架和角度调节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桌面,为矩形板状桌面,水平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使用;所述中间连接板,为仅具有支撑框架的平板,作为对旋转一定角度后使用的旋转桌面的支撑;所述折叠支架,为可旋转折叠的矩形方框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接近边缘部位;所述角度调节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桌面和所述中间连接板相连,作为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旋转角度的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并能使所述旋转桌面旋转收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的矩形框架,其中部设有用以支撑的支架板,使所述中间连接板为呈“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底部挡板,为矩形长条结构,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一端,用于与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旋转桌面配合作为书报架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桌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板连接于“日”字形结构的框架平板靠近底部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应超
申请(专利权)人:郭应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