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兴来专利>正文

免提调色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19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绘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提调色板。本调色板包括正板及背板,所述正板和背板的尾端以衔接板固接彼此,且正板和背板之间间距由尾端向首端逐渐降低,以使得衔接板、背板和正板共同配合形成燕尾夹状构造;所述正板和/或背板的外侧板面构成用于调色的工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起到调色板固有的预先调色功能的同时,同步具备相对台面或画板的夹持固定效果,可解放原先托持调色板的手臂,以降低绘画者负担。

Hands free palet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提调色板
本技术属于绘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提调色板。
技术介绍
水粉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在进行水粉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用到调色板来对颜料进行预先调色。现有调色板设计相对简单,仅仅是在平板上开设一个可供拇指伸出的圆孔,外形及构造通常如图1所示。传统调色板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直接端起使用,偶尔会直接放置在台面上,存在以下问题:手托调色板时,长时间托举容易产生手臂疲劳,增加绘画者负担。而简单地把调色板摆放在台面上时,稍遇外力调色板又极易滑移和翻倒,更是不利于进行调色和绘画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免提调色板,其可在起到调色板固有的预先调色功能的同时,同步具备相对台面或画板的夹持固定效果,可解放原先托持调色板的手臂,以降低绘画者负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提调色板,包括正板及背板,所述正板和背板的尾端以衔接板固接彼此,且正板和背板之间间距由尾端向首端逐渐降低,以使得衔接板、背板和正板共同配合形成燕尾夹状构造;所述正板和/或背板的外侧板面构成用于调色的工作面。优选的,所述正板、背板及衔接板外形均呈长方板状,且衔接板的两长边配合所述正板及背板;正板及背板的其中一宽边构成所述尾端,正板及背板的首端处彼此反向的延伸有外翻边,外翻边与相应的背板及正板板面间以倒圆角圆滑过渡。优选的,正板与背板的内侧板面的夹持配合段处设置有用于增加夹持力的橡胶防滑棱,所述橡胶防滑棱长度方向垂直正板与背板的长度方向。优选的,所述工作面上布置有凸棱,凸棱长度方向平行正板及背板的板长方向且位于相应板体的对称面上,突出工作面布置的横坎垂直凸棱长度方向并与凸棱相交,所述横坎与凸棱交错从而将工作面划分出各个用于添入不同饱和度和明度的颜料的调色区。优选的,沿凸棱长度方向还布置有标识各调色区内所添入颜料明度的刻度标识。优选的,在正板和背板的工作面的各个长边处均凸设有用于防止颜料漏出的外框线。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两宽边处均包覆有衔接线,所述衔接线衔接正板及背板的同侧长边处外框线的尾端;正板及背板的首端处同样设置连接线从而连接同一板体处的外框线的首端。优选的,所述正板和背板上的靠近尾端处的板面上贯穿设置握持孔。优选的,握持孔的位于工作面的孔端设置有一圈防止颜料漏出的内框线。优选的,所述握持孔与衔接板之间的工作面上布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纹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抛弃了传统调色板固有的单板结构,转而另辟蹊径的采用了燕尾夹状的调色板构造,从而利用了燕尾夹的可夹持结构,最终实现了调色板的免提式对外夹持功能。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时,以正板和/或背板的外侧板面构成用于调色的工作面,以便进行预先调色操作;与此同时,当不想手持调色板时,只需将燕尾夹状的本技术的开口张开,直接卡入台面甚至是画板的不影响绘画的板面上,即可解放原先托持调色板的手臂,实现便捷化和省力化的调色及绘画目的,其使用极为方便,显然能有效降低绘画者的实际操作负担。此外的,相对于原有的低头调色操作,当将本技术夹持于画板上时,绘画者可始终处于抬头状态下进行相应调色,可有效降低绘画者的颈部负担。与此同时,由于画板与调色板处于同一视角,也更利于绘画者或指导绘画者能更快的指出调色缺陷,并加以更正,其使用便捷度可得到显著提升。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在开口处也即正板及背板的首端处布置外翻边,并以倒圆角与相应板体圆滑过渡,以提升本技术相对台面及画板的插接便捷性。橡胶防滑棱的布置,则可有效增加背板及正板相对台面或画板的夹持摩擦力,从而显著提升本技术的夹持稳定性。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重点结构,凸棱及横坎能有效的约束颜料区域,并以横坎及凸棱相对正板或背板的凸出高度来限定颜料在该区域的添入量,以解决初学者经常出现的无法控制颜料量的问题。换言之,凸棱的高度是与颜料的饱和度有关的。当初学者将颜料与水混合后,所形成的混合物的高度刚好与凸棱高度平齐时,那么其饱和度是足以满足绘画所需的。反之,如果混合物的高度低于凸棱高度,则考虑其配比出现问题,需重新调配颜料。此外的,横坎沿凸棱长度方向依序均布,并在凸棱旁侧设置标识明度的刻度标识。初学者在进行调色时,按照刻度标识而将不同明度的颜料依序的添入相应的刻度标识旁,这能便于初学者很快的掌握颜料明度,并促进其驾驭色彩的能力。4)、外框线在起到防止颜料沿背板及正板板面淋漏的同时,还能起到加固原有正板及背板强度的功能。同时,位于正板及背板同侧长边处外框线通过衔接板旁侧处的衔接线彼此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可有效的加强燕尾夹的夹持力,提升其相对台面或画板的夹持固定效果。而正板及背板首端处还设置有连接线,从而相应连接正板两长边处的外框线和连接背板两长边处的外框线,这使得整个连接线、外框线与衔接线彼此首尾衔接形成了闭环结构,从而在确保上述夹持力的同时,使得工作面的防颜料外漏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5)、当想手持调色板时,握持孔的设置类似原有调色板的供拇指伸入的圆孔,可起到在需要时的快速手持调色板的目的。而当不想手持调色板时,再直接将调色板卡入台面或画板上即可。内框线可酌情设置,目的在于避免颜料沿握持孔处产生外漏状况。而防滑纹路的设置,则起到了提升握持可靠度的目的,以避免出现因手滑或握持力度不足而导致的调色板歪斜甚至翻倒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调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衔接线b-连接线10-正板20-背板30-衔接板40-外翻边50-橡胶防滑棱60-凸棱70-横坎81-外框线82-内框线90-握持孔91-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2-4,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2-4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正板10、背板20及衔接板30,三者共同配合构成可夹持画板或台面等外物的燕尾夹状构造。此时,正板10和/或背板20的外侧板面,也即图4所示的背板20左侧板面及正板10右侧板面,则构成了用于调色的工作面。其中:如图2及图4所示的,正板10及背板20的首端是翘起部分,也即以外翻边40及外倒角共同配合形成彼此反向向外的弧形翘曲结构。上述弧形翘曲结构,能方便绘画者便捷的将本技术随手夹持在台面或画板的任意位置处,并随时可对本技术的夹持位置作适应性的调整。在上述弧形翘曲结构处,还相应的如图4所示的布置有橡胶防滑棱50,从而可有效增加背板20及正板10相对台面或画板的夹持摩擦力,最终显著提升本技术的夹持稳定性。橡胶防滑棱50可以直接设计为直条状结构,也可酌情使用其他形状的防滑条,只需起到能增加正板10及背板20的夹持力和保证其夹持稳定性的功能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提调色板,其特征在于:本调色板包括正板(10)及背板(20),所述正板(10)和背板(20)的尾端以衔接板(30)固接彼此,且正板(10)和背板(20)之间间距由尾端向首端逐渐降低,以使得衔接板(30)、背板(20)和正板(10)共同配合形成燕尾夹状构造;所述正板(10)和/或背板(20)的外侧板面构成用于调色的工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提调色板,其特征在于:本调色板包括正板(10)及背板(20),所述正板(10)和背板(20)的尾端以衔接板(30)固接彼此,且正板(10)和背板(20)之间间距由尾端向首端逐渐降低,以使得衔接板(30)、背板(20)和正板(10)共同配合形成燕尾夹状构造;所述正板(10)和/或背板(20)的外侧板面构成用于调色的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提调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板(10)、背板(20)及衔接板(30)外形均呈长方板状,且衔接板(30)的两长边配合所述正板(10)及背板(20);正板(10)及背板(20)的其中一宽边构成所述尾端,正板(10)及背板(20)的首端处彼此反向的延伸有外翻边(40),外翻边(40)与相应的背板(20)及正板(10)板面间以倒圆角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提调色板,其特征在于:正板(10)与背板(20)的内侧板面的夹持配合段处设置有用于增加夹持力的橡胶防滑棱(50),所述橡胶防滑棱(50)长度方向垂直正板(10)与背板(20)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免提调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布置有凸棱(60),凸棱(60)长度方向平行正板(10)及背板(20)的板长方向且位于相应板体的对称面上,突出工作面布置的横坎(70)垂直凸棱(60)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兴来
申请(专利权)人:何兴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