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17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包括植物本体,植物本体的表面粘接有粘胶层,粘胶层的表面粘接有绒毛,植物本体包括聚酰胺纤维基层,聚酰胺纤维基层的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远离聚酰胺纤维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防静电层包括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的表面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植物本体、粘胶层、绒毛、聚酰胺纤维基层、防静电层和防水透气层的设置,使植绒制品具备可防静电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由于被植物体一般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植绒的过程中,带有静电的纤维容易吸附尘埃形成污垢,在加工过程中,电荷的吸引或排斥还会加大加工难度的问题。

An antistatic flocking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
本技术涉及植绒制品
,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
技术介绍
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由于被植物体一般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植绒的过程中,带有静电的纤维容易吸附尘埃形成污垢,在加工过程中,电荷的吸引或排斥还会加大加工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具备可防静电的优点,解决了由于被植物体一般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植绒的过程中,带有静电的纤维容易吸附尘埃形成污垢,在加工过程中,电荷的吸引或排斥还会加大加工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包括植物本体,所述植物本体的表面粘接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的表面粘接有绒毛,所述植物本体包括聚酰胺纤维基层,所述聚酰胺纤维基层的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聚酰胺纤维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包括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的表面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远离纳米银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木棉纤维,所述木棉纤维远离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的一侧设置有PET防静电保护膜。优选的,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纳米银纤维层和木棉纤维为相互交织在一起,所述PET防静电保护膜的表面与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纳米银纤维层和木棉纤维交织物的底部粘接。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层包括PTFE膜层,所述PTFE膜层的表面设置有PU微多孔膜层。优选的,所述粘胶层的主体为自交联型粘合剂,且自交联型粘合剂包括羟甲基、环氧基和羟甲基丙烯酰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植物本体、粘胶层、绒毛、聚酰胺纤维基层、防静电层和防水透气层的设置,使植绒制品具备可防静电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由于被植物体一般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植绒的过程中,带有静电的纤维容易吸附尘埃形成污垢,在加工过程中,电荷的吸引或排斥还会加大加工难度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优异的电磁屏蔽功能,通过纳米银纤维层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杀菌去味、轻薄柔软、透气、耐洗涤和屏蔽性极好的特性,通过木棉纤维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通过PET防静电保护膜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防静电效果优良,性能持久、稳定的特性,通过PTFE膜层的设置,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十多亿个微孔,每个微孔直径0.1μm-0.5μm比水分子直径20μm-100μm小几百倍,比水蒸气分子0.0003μm-0.0004μm大上万倍,使水蒸气能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利用这种微孔结构可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另外因为该孔极度细小和纵向不规格的弯曲排列,使风不能透过,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通过PU微多孔膜层的设置,因为其具有防水、透气、防风和保暖等诸多优点,膜的制法是将树脂悬浮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在涂层工艺中依靠热空气烘箱的逐步干燥,不同溶剂逐步挥发,而有选择的形成微孔结构,因此PU微多孔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植物本体局部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防静电层局部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防水透气层局部截面图。图中:1植物本体、11聚酰胺纤维基层、12防静电层、121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2纳米银纤维层、123木棉纤维、124PET防静电保护膜、13防水透气层、131PTFE膜层、132PU微多孔膜层、2粘胶层、3绒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包括植物本体1,植物本体1的表面粘接有粘胶层2,粘胶层2的表面粘接有绒毛3,植物本体1包括聚酰胺纤维基层11,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12,防静电层12远离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13,防静电层12包括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的表面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122,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远离纳米银纤维层122的一侧设置有木棉纤维123,木棉纤维123远离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的一侧设置有PET防静电保护膜124,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纳米银纤维层122和木棉纤维123为相互交织在一起,PET防静电保护膜124的表面与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纳米银纤维层122和木棉纤维123交织物的底部粘接,通过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优异的电磁屏蔽功能,通过纳米银纤维层122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杀菌去味、轻薄柔软、透气、耐洗涤和屏蔽性极好的特性,通过木棉纤维123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通过PET防静电保护膜124的设置,因为其具备了防静电效果优良,性能持久、稳定的特性,防水透气层13包括PTFE膜层131,PTFE膜层131的表面设置有PU微多孔膜层132,通过PTFE膜层131的设置,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十多亿个微孔,每个微孔直径0.1μm-0.5μm比水分子直径20μm-100μm小几百倍,比水蒸气分子0.0003μm-0.0004μm大上万倍,使水蒸气能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利用这种微孔结构可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另外因为该孔极度细小和纵向不规格的弯曲排列,使风不能透过,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通过PU微多孔膜层132的设置,因为其具有防水、透气、防风和保暖等诸多优点,膜的制法是将树脂悬浮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在涂层工艺中依靠热空气烘箱的逐步干燥,不同溶剂逐步挥发,而有选择的形成微孔结构,因此PU微多孔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粘胶层2的主体为自交联型粘合剂,且自交联型粘合剂包括羟甲基、环氧基和羟甲基丙烯酰胺,通过植物本体1、粘胶层2、绒毛3、聚酰胺纤维基层11、防静电层12和防水透气层13的设置,使植绒制品具备可防静电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由于被植物体一般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植绒的过程中,带有静电的纤维容易吸附尘埃形成污垢,在加工过程中,电荷的吸引或排斥还会加大加工难度的问题。使用时,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具备了优异的电磁屏蔽功能,纳米银纤维层122具备了杀菌去味、轻薄柔软、透气、耐洗涤和屏蔽性极好的特性,木棉纤维123具备了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PET防静电保护膜124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包括植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本体(1)的表面粘接有粘胶层(2),所述粘胶层(2)的表面粘接有绒毛(3),所述植物本体(1)包括聚酰胺纤维基层(11),所述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12),所述防静电层(12)远离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包括植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本体(1)的表面粘接有粘胶层(2),所述粘胶层(2)的表面粘接有绒毛(3),所述植物本体(1)包括聚酰胺纤维基层(11),所述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12),所述防静电层(12)远离聚酰胺纤维基层(1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的植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2)包括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的表面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122),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远离纳米银纤维层(122)的一侧设置有木棉纤维(123),所述木棉纤维(123)远离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121)的一侧设置有PET防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尚品植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