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慧敏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16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连接有进料斗,且进料斗贯穿壳体的上端侧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圆心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横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壳体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板,且摆动杆远离横杆的一端与压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转盘带动压板压汁时使支撑杆带动推板下压,将压块上的药物压下,快速压汁,并减去清理的麻烦。

A device for pressing ju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的发展,中医在国际上也逐渐受到重视,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使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好,复发病症少,因为受到欢迎。使用一些中药时需要对药物进行压汁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中药在压汁时常常会使药物与压块贴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压汁过程,还耽误人力去清理,浪费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贴在压块上不仅会影响压汁,还会耽误人力去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连接有进料斗,且进料斗贯穿壳体的上端侧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上端侧壁连接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贯穿壳体(1)的上端侧壁,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3),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远离圆心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远离转盘(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横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横杆(7)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杆(9),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板(10),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中药药物压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上端侧壁连接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贯穿壳体(1)的上端侧壁,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3),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远离圆心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远离转盘(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7),所述横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横杆(7)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杆(9),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板(10),且摆动杆(9)远离横杆(7)的一端与压板(10)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压板(10)的另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远离压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12),且推板(12)与压块(3)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2)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杆(13),且限位杆(13)贯穿壳体(1)的上端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敏袁海燕刘婵媛高鸣远
申请(专利权)人:李慧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