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治疗专用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介入治疗专用针。
技术介绍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现有的技术一般将静脉输液针扎入患者皮肤内,然后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站在防护屏外通过静脉输液针向患者体内注射药液,但是现有的静脉输液针软管部分较短,医护人员无法完全站立在安全区域进行注射,放射的射线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在将静脉输液针扎入患者皮肤时,往往在一定的皮肤面积上扎入多个静脉输液针,现有的静脉输液针的手柄部分占用空间较大,加大了医护工作者的操作难度;为此,急需专利技术介入治疗专用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护医护工作者的安全,扎入皮肤操作空间小,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介入治疗专用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护医护工作者的安全,扎入皮肤操作空间小,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由针头,软管,连接座组成的静脉输液针本体,静脉输液针的连接座处的软管上安装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盲孔,盲孔内安 ...
【技术保护点】
1.介入治疗专用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针头(1),软管(2),连接座(3)组成的静脉输液针本体,静脉输液针的连接座(3)处的软管(2)上安装有一个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盲孔(5),盲孔(5)内安装有一个水平方向放置并可在盲孔(5)内转动的转轴(6),转轴(6)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与转轴(6)同轴且可沿转轴(6)轴线方向移动的定位杆(7),盲孔(5)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四个定位孔(8),其中左右两侧的定位孔(8)的轴线与针头(1)轴线平行,前后两侧的定位孔(8)的轴线与针头(1)轴线垂直,定位杆(7)可置于定位孔(8)内,转轴(6)上安装有一个可随转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介入治疗专用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针头(1),软管(2),连接座(3)组成的静脉输液针本体,静脉输液针的连接座(3)处的软管(2)上安装有一个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盲孔(5),盲孔(5)内安装有一个水平方向放置并可在盲孔(5)内转动的转轴(6),转轴(6)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与转轴(6)同轴且可沿转轴(6)轴线方向移动的定位杆(7),盲孔(5)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四个定位孔(8),其中左右两侧的定位孔(8)的轴线与针头(1)轴线平行,前后两侧的定位孔(8)的轴线与针头(1)轴线垂直,定位杆(7)可置于定位孔(8)内,转轴(6)上安装有一个可随转轴(6)转动并可绕转轴(6)轴线转动的手柄(9),手柄(9)为圆弧状且手柄(9)的内端直径等于静脉输液针的软管(2)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专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6)上安装有一个竖直且与盲孔(5)同轴的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与固定块(4)之间间隙配合,第二转轴(10)可绕固定块(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专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6)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与转轴(6)轴线重合的定位盲孔(11),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