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8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包括引流瓶、引流管、外接管和挂钩,所述引流管和外接管分别通过引流瓶瓶顶的圆形接头插入引流瓶中,所述挂钩位于引流瓶侧面,用于使引水封瓶能挂在指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顶部侧边对称设置了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固定一根挂绳,所述引流管下部设置一个重物;所述重物位于引流管瓶内段任意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使用水封瓶的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并且还保证了病人在活动时的安全性;可伸缩的挂绳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病人携带水封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普及使用,并且该结构对材料要求不高,可以用轻质材料,方便病人携带。

A portable water sealed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携带水封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携带水封瓶。
技术介绍
水封瓶是在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重要的医疗设备,主要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目前医院中的水封瓶大都是简易的一次性水封瓶,这类水封瓶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挂在病床的固定位置,不方便病人下床活动,而且在病人活动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气体倒流,因此一种可以方便病人携带,并且可保证携带过程中安全性的水封瓶可以有效提高病人住院时的自由性。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在引流管底部设置一个重物的水封瓶,以防止水封瓶在倾斜时发生气体倒流的情况;但是该现有技术仅解决了水封瓶在倾斜时的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水封瓶在移动过程中的问题,该现有技术的水封瓶若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因其引流管底部有重物,在遇见晃动后,会发生明显的摆动现象,并且容易出现引流管因摆动离开引流瓶中的液体的现象,导致气体倒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携带水封瓶;本技术解决了使用水封瓶的病人不能自由活动的问题;解决了使用水封瓶的病人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解决了水封瓶的适应性问题,使不同身材的病人都能方便携带水封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包括引流瓶、引流管、外接管和挂钩,所述引流管和外接管分别通过引流瓶瓶顶的圆形接头插入引流瓶中,所述挂钩位于引流瓶侧面,用于使引水封瓶能挂在指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顶部侧边对称设置了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固定一根挂绳,所述引流管下部设置一个重物;所述重物位于引流管瓶内段任意位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水封瓶在使用时,引流瓶内会装入一定量的液体,引流管一端会被液体淹没,所述金属环位于液体上方的引流管上;当病人躺在病床上时,水封瓶通过挂钩竖直固定在低于病人的指定位置,此时引流管会保持竖直且一端位于引流瓶内的液体中;当病人需要移动时,可通过挂绳将水封瓶挂在病人脖子上或者让病人或陪同人员提在手上,使水封瓶位于低于病人胸腔的位置,在病人移动的过程中,水封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晃动,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上的金属环,可以使引流管在水封瓶产生晃动时,保持金属环上端部分引流管稳定,金属环下端部分引流管产生轻微晃动,不会造成引流管离开液体;若晃动过于剧烈或水封瓶发生倾斜时,金属环会在重力作用下,将引流管弯折,使引流管一端始终位于液体内,同时因引流管被折叠,也使引流管变相被封闭,不会造成气体倒引流起的医源性气胸。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由螺帽、旋钮、基座和轴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对称设置于引流瓶顶部边沿处,旋钮位于基座外侧且旋钮中部设置一个第一通孔;基座外侧设置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心处设置一个第二通孔;所述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基座和旋钮连接,所述轴位于旋钮处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穿过旋钮,位于基座内的一端设置一个与轴垂直的横杆,螺帽通过与伸出旋钮的轴螺纹连接使轴固定;所述挂绳缠绕于轴上;所述基座还设置一第三通孔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通孔位于基座顶部中心,由基座顶部连通至轴处,用于使缠绕于轴上的挂绳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基座内且与第一凹槽位置对称,第二凹槽为直径和横杆长度一致的环形凹槽,用于固定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接件可以通过旋钮任意调整挂绳的长度,所述横杆位于第二凹槽内时,轴被固定,旋钮不能转动,当横杆离开第二凹槽时,轴被释放,旋钮可以转动;当病人需要移动时,旋转旋钮,将挂绳释放至合适病人佩戴的长度或者病人或陪同人员适合手提的长度,再将旋钮按进第一凹槽内,同时横杆也被按入了第二凹槽,此时,使轴被固定不能旋转,被释放的挂绳长度不会改变;当病人不需要移动时,将旋钮向外拔出,使横杆离开第二凹槽,再转动旋钮使挂绳回收,缩短,以方便水封瓶的放置,防止因为挂绳过长导致水封瓶被拉倒等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大小与旋钮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与轴直径一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旋钮在按入第一凹槽后,可以固定住,不会因为误操作使旋钮被旋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与轴一致可以更好的使轴旋转或固定,不会因为大小不一致导致轴松动。进一步的,所述重物为金属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金属环硬度较大,不容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上半部为硬质管,下半部为薄膜管;所述重物位于薄膜管部上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引流管上半部为硬质管,下半部为薄膜管,采用薄膜管后,因其重量更轻,在水封瓶晃动过程中引流管下端的晃动会更小,在病人活动时,引流管会产生晃动;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上的重物,优选的,重物设置在引流管薄膜管部分的最上端,可以使引流管在水封瓶产生晃动时,保持重物上端部分引流管稳定,即硬质管部分稳定,重物下端部分引流管产生轻微晃动,不会造成引流管离开液体;若晃动过于剧烈或水封瓶发生倾斜时,重物会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将引流管弯折,使引流管一端始终位于液体内。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水封瓶上增加挂绳,利于病人下床活动时,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携带,有效增加了病人住院期间的活动性,有利于病人的康复。2、本技术通过在引流管上增加重物,有效提高了病人在携带水封瓶活动时的安全性,不会因为活动导致气体倒流。3、本技术通过可任意改变挂绳长度,使水封瓶能适应各种身材的病人,方便任何病人携带水封瓶。4、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普及使用,并且该结构对材料要求不高,可以用轻质材料,方便病人携带。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水封瓶外观结构图。图2是水封瓶内部结构图。图3是连接件结构图。其中,1-引流瓶;2-引流管;3-外接管;4-挂钩;5-连接件;6-挂绳;7-重物;501-基座;502-旋钮;503-螺帽;504-轴;505-第一通孔;506-第二通孔;507-第三通孔;508-第一凹槽;509-第二凹槽;510-横杆。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下部”、“上部”、“上方”、“外侧”、“内部”、“上端”、“下端”、“顶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都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2、外接管3和挂钩4,所述引流管2和外接管3分别通过引流瓶1瓶顶的圆形接头插入引流瓶1中,所述挂钩4位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2)、外接管(3)和挂钩(4),所述引流管(2)和外接管(3)分别通过引流瓶(1)瓶顶的圆形接头插入引流瓶(1)中,所述挂钩(4)位于引流瓶(1)侧面,用于使引水封瓶能挂在指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顶部侧边对称设置了两个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之间固定一根挂绳(6),所述引流管(2)下部设置一个重物(7);所述重物(7)位于引流管(2)瓶内段任意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带水封瓶,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2)、外接管(3)和挂钩(4),所述引流管(2)和外接管(3)分别通过引流瓶(1)瓶顶的圆形接头插入引流瓶(1)中,所述挂钩(4)位于引流瓶(1)侧面,用于使引水封瓶能挂在指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顶部侧边对称设置了两个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之间固定一根挂绳(6),所述引流管(2)下部设置一个重物(7);所述重物(7)位于引流管(2)瓶内段任意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水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由螺帽(503)、旋钮(502)、基座(501)和轴(504)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带水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01)对称设置于引流瓶(1)顶部边沿处,旋钮(502)位于基座(501)外侧且旋钮(502)中部设置一个第一通孔(505);基座(501)外侧设置一第一凹槽(508),第一凹槽(508)中心处设置一个第二通孔(506);所述轴(504)穿过第一通孔(505)和第二通孔(506)将基座(501)和旋钮(502)连接,所述轴(504)位于旋钮(502)处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莉曾素兰余美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