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照波专利>正文

防烫伤温针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7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包括盛灰盒体、防护体和吸盘,盛灰盒体底端面中部设有通针孔,底端面上端通针孔外周设有凹槽,防护体是由多个板簧沿通针孔外周环形阵列而成,板簧下端分别插接在凹槽内,板簧上端向内周弯折形成通针孔防护腔,盛灰盒体底端面下端与吸盘盘底上端面固定连接,吸盘中部设有中空挡环,挡环一端经吸盘盘底与盛灰盒体通针孔相连通,另一端延伸与吸盘盘口相平齐,挡环外壁与吸盘内壁形成环形吸附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稳固在针灸部位,盛接脱落的艾灰,避免皮肤过敏、烫伤,保持环境卫生。

Anti scald warm acupunctur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烫伤温针灸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艾灸配合针刺的技术,又称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或烧针尾。传统的温针灸,是在针刺的留针期间,于针柄上裹以艾绒或插上一小段艾条,点燃施灸,其缺点是艾绒或艾条段脱落、燃烧落灰,脱落会损伤皮肤或衣物,艾灰掉落影响环境卫生,掉落到皮肤毛孔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感染。市场上有很多艾灸盒,盛接艾灰防止烫伤,授权公告日为2011.5.11的专利CN201823046U公开了一种帽式温针灸器,由穿艾针、针柄套管、艾条托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套管设置为细空管状,上端膨大与圈状针尾相应,下端呈外八字形针柄套管口;穿艾针设置为细针状用来穿透艾条段,且为帽式温针灸器的手持部位;艾条托底面设置为网状,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该专利在结构上针柄与艾条段或艾炷分离,针刺与燃艾分别进行;可用于在水平到垂直向上方向范围内针柄的艾灸加热;治疗过程中或更换艾条时可行针以加强针感。上述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艾条段或艾炷更换不易,且容易脱落烫伤皮肤、烧坏床单等问题,但帽式温针灸器通过针柄套管与灸针连接保持稳定,患者微小的动作也会使帽式温针灸器晃动,稳定性不好影响针灸效果,患者也较累,针柄套管内径尺寸较小,艾灸不能直接行针,而且针灸角度多有倾斜,艾灰可能会沿艾条托开口直接掉落烫伤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能够稳固在针灸部位,不影响温灸时行针,盛接掉落的艾灰,防止烫伤皮肤,保持环境卫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灰盒体、防护体和吸盘,盛灰盒体底端面中部设有通针孔,底端面上端通针孔外周设有凹槽,防护体是由多个板簧沿通针孔外周环形阵列而成,板簧下端分别插接在凹槽内,板簧上端向内周弯折形成通针孔防护腔,吸盘与盛灰盒体反向设置,盛灰盒体底端面下端与吸盘盘底上端面固定连接,吸盘中部设有中空挡环,挡环一端经吸盘盘底与盛灰盒体通针孔相连通,另一端延伸与吸盘盘口相平齐,挡环外壁与吸盘内壁形成环形吸附腔。优选地,盛灰盒体靠近上端开口内径尺寸逐渐缩小,在灸针行针倾斜情况下防止艾灰从盛灰盒口掉落。优选地,吸盘盘口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为0-85°,根据灸针行针角度,选取对应角度的吸盘,使温针灸盒稳固在针灸部位,不影响行针,保证盛灰盒能够盛接掉落艾灰,避免引起皮肤过敏和烫伤,保持环境卫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盛灰盒体盛接温灸针上掉落的艾灰,避免引起患者皮肤过敏感染、烫伤,保持环境卫生,吸盘设计能够适应灸针不同行针角度,使盛灰盒体稳固在针灸部位,方便艾灸时患者体位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防护体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1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例2。图中符号说明:1盛灰盒体,1.1通针孔,1.2凹槽,2防护体,2.1板簧,3吸盘,3.1挡环,3.2吸附腔,4灸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包括盛灰盒体1、防护体2和吸盘3,盛灰盒体1底端面中部设有通针孔1.1,通针孔1.1内径尺寸大于行针范围,不会影响行针,盒体底端面上端通针孔1.1外周设有凹槽1.2,凹槽1.2以通针孔1.1中心为中心环形设置,防护体2是由多个板簧2.1沿通针孔1.1外周环形阵列而成,板簧2.1分布与凹槽1.2相对应,板簧2.1下端分别插接在凹槽1.2内,板簧2.1经凹槽1.2与盛灰盒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板簧2.1为弯长条形片弹簧,此实施例中片弹簧上端可内外周弯折,如图2所示温灸时,板簧2.1上端向内周弯折形成通针孔防护腔,避免艾灰通过通针孔掉落到皮肤上,如图3板簧2.1向外周弯曲,防护体2上端开口尺寸增大,穿针、行针方便,吸盘3与盛灰盒体1反向设置,盛灰盒体1底端面下端与吸盘3盘底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为粘接固定,吸盘3中部设有中空挡环3.1,挡环3.1呈圆柱形,可与吸盘3为一体结构,挡环3.1一端经吸盘盘底与盛灰盒体通针孔1.1相连通,另一端延伸与吸盘3盘口相平齐,挡环3.1外壁与吸盘3内壁形成环形吸附腔3.2,吸盘3上的挡环3.1壁与垂直面有倾斜夹角,挡环3.1壁为倾斜面,有利于吸盘3下压使吸附腔3.2腔内形成负压,增加吸盘3吸附力。盛灰盒体1靠近上端开口内径尺寸逐渐缩小,在灸针行针倾斜情况下防止艾灰从盛灰盒口掉落。如图5所示,吸盘3盘口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为0-85°,根据灸针4行针角度,选取对应角度的吸盘3,使温针灸盒稳固在针灸部位,不影响行针,保证盛灰盒体1能够盛接掉落艾灰,避免引起皮肤过敏和烫伤,保持环境卫生。针灸后,温针灸盒从灸针尾部穿过,防护体2如图2所示初始状态,吸盘3吸附在针灸部位周边皮肤上,实行温灸,防护体2如图3所示状态对通针孔进行防护,盛灰盒体1盛接灸针针柄上掉落的艾灰,避免患者皮肤过敏、烫伤,保持周围环境卫生,行针摆动时防护体2恢复初始状态,避免对行针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灸针不同的行针角度温灸盒也能够稳固在针灸部位,有利于艾灸时患者体位调整,盛接掉落的艾灰,避免引起患者皮肤过敏感染、烫伤,保持环境卫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灰盒体、防护体和吸盘,盛灰盒体底端面中部设有通针孔,底端面上端通针孔外周设有凹槽,防护体是由多个板簧沿通针孔外周环形阵列而成,板簧下端分别插接在凹槽内,板簧上端向内周弯折形成通针孔防护腔,吸盘与盛灰盒体反向设置,盛灰盒体底端面下端与吸盘盘底上端面固定连接,吸盘中部设有中空挡环,挡环一端经吸盘盘底与盛灰盒体通针孔相连通,另一端延伸与吸盘盘口相平齐,挡环外壁与吸盘内壁形成环形吸附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伤温针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灰盒体、防护体和吸盘,盛灰盒体底端面中部设有通针孔,底端面上端通针孔外周设有凹槽,防护体是由多个板簧沿通针孔外周环形阵列而成,板簧下端分别插接在凹槽内,板簧上端向内周弯折形成通针孔防护腔,吸盘与盛灰盒体反向设置,盛灰盒体底端面下端与吸盘盘底上端面固定连接,吸盘中部设有中空挡环,挡环一端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照波冷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宫照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