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颖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87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包括按压包覆带,加热凸起位点,毛细注液结构,散热气孔和橡胶配重球;所述按压包覆带里侧表面通过缝纫均匀的安装固定有加热凸起位点;所述加热凸起位点的一侧设有毛细注液结构,且毛细注液结构穿过按压包覆带里层,贯穿按压包覆带与按压包覆带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按压包覆带位于加热凸起位点另一侧凿设有散热气孔;所述按压包覆带的四角边缘各通过缝纫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配重球。散热气孔和加热凸起位点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的装置在使用细节,比如结构强度,亲肤体验和透气性能,热散布性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

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evice of back acupoint heating and pressing based on internal kidney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按摩器具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
技术介绍
按压诊疗即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在内科肾脏疾病的梳理,诊断和调养中,按摩是常用的且具有效果的一种操作手段,在进行按摩时,一般使用按摩垫作为患者背部和按摩实施方的一个缓冲。现有的用于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的装置在使用细节,比如结构强度,亲肤体验和透气性能,热散布性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用于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的装置在使用细节,比如结构强度,亲肤体验和透气性能,热散布性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包括按压包覆带,加热凸起位点,毛细注液结构,散热气孔和橡胶配重球;所述按压包覆带里侧表面通过缝纫均匀的安装固定有加热凸起位点;所述加热凸起位点的一侧设有毛细注液结构,且毛细注液结构穿过按压包覆带里层,贯穿按压包覆带与按压包覆带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按压包覆带位于加热凸起位点另一侧凿设有散热气孔;所述按压包覆带的四角边缘各通过缝纫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配重球。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包覆带面料共由五层框架缝纫堆叠组成,分别为一层中框支撑框架,两层气孔无纺布,一层细丝固定导热框架和一层蒙皮,且蒙皮在最外层包裹并连接气孔无纺布;所述气孔无纺布两层中间包裹一层中框支撑框架;所述按压包覆带最内侧为细丝固定导热框架;所述中框支撑框架为麻布材料的四边形框架结构,且密度大于气孔无纺布和蒙皮。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凸起位点为内嵌微型加热线圈,外部包裹橡胶组成的结构,且加热凸起位点通过正六边形网格状走线的供电线缆相互连接;所述供电线缆外层包裹有橡胶外皮。进一步的,所述毛细注液结构在按压包覆带蒙皮表面上面设有细橡胶管构成的供液连接管道,且供液连接管道走线与底部的供电线缆走线完全吻合;所述供液连接管道在蒙皮边缘设有一个总注液孔。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气孔气孔内壁结构采用拉法尔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配重球为带有毛刺结构的橡胶球结构;所述橡胶配重球内部为密闭空心,且橡胶配重球里面被液体填充二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按压包覆带的多层结构,对结构强度,亲肤体验和透气性能,热散布性能进行一定的细化和强化,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通过气孔无纺布中间固定中框支撑框架,利用中框支撑框架为气孔无纺布做边缘支撑,保证气孔无纺布不易随使用过程增加而产生形变,同时气孔无纺布亲肤触感好,透气性强,将气孔无纺布置于底层直接接触被使用者皮肤,增强使用体验,同时将正六边形的细丝固定导热框架置于气孔无纺布底部,利用蜂窝结构吸收加热凸起位点散发的热量,并进行再分布,增强热分布性能。通过加热凸起位点和供电线缆承担加热功能并通过网格结构组成基本的功能性框架,为其他结构留出足够的安置和规划空间,细化结构设计。通过毛细注液结构的设计,利用结构上的空隙,设计一个毛细液体供药结构,利用复数的致密的毛细管结构和毛细管的虹吸作用,起到液体供药和药液均匀散布的功能。通过散热气孔的独立结构,在气孔无纺布气孔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整体的透气性能,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橡胶配重球的设计,配重的同时注重亲肤性和安全性能,液体配重材料有利于提高缓冲性能,且液体包裹橡胶触感舒适,同时橡胶配重球表面毛刺结构可以当作按摩球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按压包覆带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供液连接管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橡胶配重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按压包覆带;2、加热凸起位点;3、毛细注液结构;4、散热气孔;5、橡胶配重球;101、中框支撑框架;102、气孔无纺布;103、细丝固定导热框架;201、供电线缆;301、供液连接管道;302、总注液孔;501、毛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包括按按压包覆带1,加热凸起位点2,毛细注液结构3,散热气孔4和橡胶配重球5;所述按压包覆带1里侧表面通过缝纫均匀的安装固定有加热凸起位点2;所述加热凸起位点2的一侧设有毛细注液结构3,且毛细注液结构3穿过按压包覆带1里层,贯穿按压包覆带1与按压包覆带1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按压包覆带1位于加热凸起位点2另一侧凿设有散热气孔4;所述按压包覆带1的四角边缘各通过缝纫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配重球5。其中本技术中设计的橡胶等结构均为医用橡胶其中,所述按压包覆带1面料共由五层框架缝纫堆叠组成,分别为一层中框支撑框架101,两层气孔无纺布102,一层细丝固定导热框架103和一层蒙皮,且蒙皮在最外层包裹并连接气孔无纺布102;所述气孔无纺布102两层中间包裹一层中框支撑框架101;所述按压包覆带1最内侧为细丝固定导热框架103;所述中框支撑框架101为麻布材料的四边形框架结构,且密度大于气孔无纺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包括按压包覆带(1),加热凸起位点(2),毛细注液结构(3),散热气孔(4)和橡胶配重球(5);所述按压包覆带(1)里侧表面通过缝纫均匀的安装固定有加热凸起位点(2);所述加热凸起位点(2)的一侧设有毛细注液结构(3),且毛细注液结构(3)穿过按压包覆带(1)里层,贯穿按压包覆带(1)与按压包覆带(1)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按压包覆带(1)位于加热凸起位点(2)另一侧凿设有散热气孔(4);所述按压包覆带(1)的四角边缘各通过缝纫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配重球(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包括按压包覆带(1),加热凸起位点(2),毛细注液结构(3),散热气孔(4)和橡胶配重球(5);所述按压包覆带(1)里侧表面通过缝纫均匀的安装固定有加热凸起位点(2);所述加热凸起位点(2)的一侧设有毛细注液结构(3),且毛细注液结构(3)穿过按压包覆带(1)里层,贯穿按压包覆带(1)与按压包覆带(1)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按压包覆带(1)位于加热凸起位点(2)另一侧凿设有散热气孔(4);所述按压包覆带(1)的四角边缘各通过缝纫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配重球(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内科肾脏疾病的背部穴位加热按压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包覆带(1)面料共由五层框架缝纫堆叠组成,分别为一层中框支撑框架(101),两层气孔无纺布(102),一层细丝固定导热框架(103)和一层蒙皮,且蒙皮在最外层包裹并连接气孔无纺布(102);所述气孔无纺布(102)两层中间包裹一层中框支撑框架(101);所述按压包覆带(1)最内侧为细丝固定导热框架(103);所述中框支撑框架(101)为麻布材料的四边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王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