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6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包括桌体、桌脚、开设于桌体上板的通孔,并在通孔周边设有U型枕,所述U型枕包括高度调节装置,能根据患者视网膜裂孔的位置调节U型枕倾斜角度以调节头位。所述玻切体位桌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能根据需要调节体位桌的高度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体位桌的下方配备了可调节高度、方向及长度的护手板,为患者双上肢提供了较好支撑,桌体上板的下方设置了可伸缩可旋转的储液容器,使用时将其调到通孔的下方,用以热敷肿胀的颜面部,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可折叠桌脚方便收纳体位桌,保持病房整洁。因此值得在临床或家庭护理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眼科手术后康复用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
技术介绍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目前硅油及膨胀性气体作为眼内填充物已广泛运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以展平脱离的视网膜和封闭裂孔。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封闭视网膜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为达到这一目的,手术中医师会在患者玻璃体腔内填充气体或硅油,这两种物质比水轻,俯卧位时可浮于眼球上半,达到填塞视网膜裂孔防止液体进入的目的,而视网膜裂孔的牢固愈合需要至少两周时间,所以要求患者术后保持较严格体位至少两周。例如手术后患者须保持裂孔处于最高位的特殊头位1-2周甚至更长时间,以确保脱离视网膜的复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在俯卧体位时,常借助U型枕等小工具,将脸部放在枕上,使前额和脸颊放在枕上。保证了眼睛的舒适。低头坐位式可以将枕头放置在桌上,脸部朝下,保持头颈部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遵医行为,人们专利技术了多种用于辅助患者保持特殊头位体位的装置,这些专利在常规俯卧位保持方法上确实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根据患者的裂孔位置来调节头位,导致头部位置偏差影响治疗效果;(2)患者长期保持俯卧位或低头坐位姿势,尽管在关键部位垫以软枕,但双上肢未给予合适的支撑及一定的活动度,导致双上肢及颈部麻木酸痛;(3)由于长期取特殊头位,患者常常出现颜面部及双眼睑肿胀影响舒适度需要湿热敷,但在取特殊头位的同时行眼部热敷没有合适的护理工具支持;(4)各种护理桌不能折叠,空置时不能很好收纳影响病房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包括桌体、桌脚、开设于桌体上板的通孔,并在通孔周边设有U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枕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在一个实施中,所述U型枕底部安装硬质支撑板,在支撑板内设有高度调节螺栓。在另一个实施中,U型枕为充气式U型枕,分为上部气垫和下部气垫,并分别设置有充气孔。进一步的,还包括带有储液容器的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位于桌体下板下方。进一步的,在桌体侧挡板的内侧设有卡槽,置物板插入该卡槽内。进一步的,桌脚上安装有护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U型枕能根据患者的裂孔位置来调节头位,确保治疗效果。护手板的设计让长期保持俯卧位或低头坐位姿势的患者双上肢获得一定的支撑及一定的活动度,减缓双上肢及颈部麻木酸痛感。热敷装置使肿胀的颜面部及双眼睑在没有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得到湿热敷护理。护理桌自带有折叠件,可以收拢桌脚,收纳于橱柜、床底下,为病房腾出更多的空间,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附图说明图1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带有支撑板且支撑板未竖起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左侧示意图。图3带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已竖起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左侧示意图。图4上部气垫未充气的充气式U型枕示意图。图5上部气垫已充气的充气式U型枕示意图。图6带有储液容器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图7置物板上开设了置物孔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图8包括有主板和副板的护手板示意图。图9包括有一个主板和一个副板的护手板使用示意图。图10包括一个主板和多个副板的护手板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7所示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包括桌体1和桌脚2,一通孔3开设于桌体的上板11,并在通孔周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U型枕4。如图1至3所示的玻切体位桌,U型枕4底部安装硬质支撑板41,在支撑板41内设有高度调节螺栓42,螺栓带有刻度并贯穿于桌面,患者可根据视网膜裂孔所处位置,确定U型枕倾斜角度使患者采取合适的头位。利用螺栓上的刻度确立U型枕的高度,拧紧螺栓将U型枕的高度固定下来。如图2所示是U型枕平放时的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当U型枕需要设为一个倾斜角度时,只需将顶部螺栓46及二个侧部螺栓47按照倾斜角度要求分别调节旋出高度,可利用螺栓上的刻度确定U型枕的高度及倾斜梯度是否合适。如图4和5所示的U型枕为充气式U型枕,分为上部气垫43和下部气垫44,并分别设置有充气孔45。所述上部气垫43位于U型枕4的顶部46。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在充气后上部气垫上表面呈现为弧形。当上部气垫充满气体时,上部气垫呈现从顶端弧形逐渐下降至下部气垫处,以保持前额与U型枕的贴合度。如图4所示,当需要保持头部水平位时,只需对下部气垫44充气。如图5所示,当需要抬高额头高度时,上部气垫43和下部气垫44同时充气,使U型枕呈现具有一定的梯度。可调节倾斜度的U型枕4可根据患者裂孔位置来调节头位,不仅保证了裂孔准确地处于最高位的特殊头位。同时还能通过U型枕自身不同部位的高度调节,在可控的范围内让长期放在枕上的头部稍微改变下姿势,从而使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的脸部和颈部肌肉得到一些舒缓,减少麻木酸痛感。如图6和7所示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还包括带有储液容器61的置物板6,并且所述储液容器61位于桌体上板通孔3的下方。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置物板与桌体之间为插接式连接关系,例如如图1和6所示,在桌体1侧挡板12的内侧设有卡槽13,带有储液容器61的置物板6可插入该卡槽13内,并且当置物板6插入卡槽3内时,所述储液容器61位于桌体上板通孔3的下方。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置物板6开设有置物孔62,储液容器61可活动式地放入该置物孔62内。当长期取卧位的特殊头位患者的脸部和双眼出现肿胀不适时,储液容器内装入热敷液体,利用热蒸汽对脸部和双眼实施热敷。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储液容器底部安装有加热片63,可持续加热容器内的液体,保持热敷液的温度。一个更优的方案中,带有加热片的储液容器内设有防干烧的报警装置。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的桌脚上安装有护手板7,术后患者在低头坐位姿势时,手可以放在该护手板上,让双上肢获得合适的支撑。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护手板设有高度调节装置71,以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护手板在桌脚上的合适位置。在另一优选方案中,护手板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72,护手板可以以桌脚为圆心转动。如图7所示,右护手板73与桌体侧边平行,而左护手板74向外展开一定角度。如图8至9所示,护手板的主板731与副板732之间设有拉杆733,通过拉杆733以调节整个护手板的长度和宽度,护手板上方敷以软垫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双上肢放在可转动的具有一定活动度的护手板上,保持双上肢的活动,减缓双上肢的麻木酸痛症状。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的桌脚设有折叠件21,桌脚可折叠收拢。在护理桌(即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不使用时,收拢桌脚的护理桌可以收纳于柜子或病床底下,保持病房整洁的环境。收拢桌脚的护理桌也更有利于多个护理桌层叠放置,节约病区的储物空间。在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桌体侧部设有抽屉8,放置一些小物件。桌脚下安装滚轮9,方便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在病房内的移动。所述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包括桌体、桌脚、开设于桌体上板的通孔,并在通孔周边设有U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枕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桌体侧挡板的内侧设有卡槽,开设有置物孔的置物板活动式地插入所述卡槽内,储液容器可活动式地放入该置物孔内,所述桌脚上安装有护手板,护手板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包括桌体、桌脚、开设于桌体上板的通孔,并在通孔周边设有U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枕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桌体侧挡板的内侧设有卡槽,开设有置物孔的置物板活动式地插入所述卡槽内,储液容器可活动式地放入该置物孔内,所述桌脚上安装有护手板,护手板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调节玻切体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枕底部安装硬质支撑板,在支撑板内设有高度调节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苏凤吕志刚严婉丽陈俊张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