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57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护枕本体,所述护枕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热板,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网箱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该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滑块、螺纹筒、螺纹柱、转轴、转杆、紧固带、气囊、连接管和充放气设备的共同作用,从而对患者的创口起到防护的作用,使得患者起卧的时候颈部不会弯曲过大的角度,使得患者的起卧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和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目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敷料包扎,因为需要保护伤口的原因,患者在起床或躺下时必须由家属或者医护人员保护头和颈部,否则会因为用力过度的缘故造成伤口崩裂的情况,从而给家属和医护人员造成了麻烦,其同时给患者造成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且现有的护枕,会对头颈部的手术切开部受压,导致引流受阻,伤口愈合不佳,甚至会引起感染,因此,现在急需一种颈部手术后,方便患者起卧的护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解决了目前的护枕,不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起到保护的作用,当患者起卧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伤口崩裂的情况,现有的护枕,会对头颈部的手术切开部受压,导致引流受阻,伤口愈合不佳,甚至会引起感染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包括护枕本体,所述护枕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热板,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网箱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网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前侧,且左侧第二滑块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调节装置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卡接在护枕本体的背面。所述护枕本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紧固带,所述紧固带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紧固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搭接在挂环内,所述挂环固定连接在护枕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护枕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充放气设备,所述充放气设备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卡接在气囊的上表面,且连接管卡接在紧固带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卡接在第二滑块的背面,所述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背面的一端与转动装置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正面的一端与螺纹柱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护枕本体的背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优选的,所述护枕本体的左侧面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发热板和充放气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滑块、螺纹筒、螺纹柱、转轴、转杆、紧固带、气囊、连接管和充放气设备的共同作用,当患者使用该装置的时候,拉动紧固带,使得挂钩滑出挂环,然后把患者的颈部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且把患者的头部放在头枕上,然后使得挂钩卡进挂环内,使得充放气设备工作,使得气体通过连接管排向气囊,使得气囊充气放大,使得气囊与患者接触,从而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从而对患者的创口起到防护的作用,使得患者起卧的时候颈部不会弯曲过大的角度,使得患者的起卧更加方便。2、该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通过设置转轴、轴承、转杆、螺纹柱、螺纹筒、第二滑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转杆,转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筒做前后运动,螺纹筒带动第二滑块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一支撑板做前后运动,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创口大小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手术切开部不会受压,使得创口的愈合效果更好。3、该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通过设置发热板、且发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远红外发热丝,采用碳纤维发热,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远红外线,红远外线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活性、提高免疫力、和辅助治疗等多种医疗和保健作用,且回味患者提供热量,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枕本体、2发热板、3凹槽、4透气板、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网箱、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二滑块、11第二滑槽、12调节装置、121螺纹筒、122螺纹柱、13转动装置、131转轴、132轴承、133转杆、14紧固带、15气囊、16挂钩、17挂环、18连接管、19充放气设备、20电源、21第一开关、22把手、23第二开关、24头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包括护枕本体1,护枕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热板2,通过设置发热板2、且发热板2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远红外发热丝,采用碳纤维发热,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远红外线,红远外线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活性、提高免疫力、和辅助治疗等多种医疗和保健作用,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凹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板4,透气板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且两个第一滑块6的相对面分别与网箱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网箱7,能够放置辅助治疗的药物,网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2,通过设置第一滑槽5和把手22,在把手22的作用下,能够对网箱7进行推拉,从而能够对网箱7内的药物进行更换,凹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第二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且两个第二滑块10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包括护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枕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热板(2),所述凹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板(4),所述透气板(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且两个第一滑块(6)的相对面分别与网箱(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网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2),所述凹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n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且两个第二滑块(10)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头枕(24),所述凹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二支撑板(9)位于第一支撑板(8)的前侧,且左侧第二滑块(10)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12),所述调节装置(12)位于第二滑槽(11)内,所述调节装置(1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3),所述转动装置(13)卡接在护枕本体(1)的背面;/n所述护枕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紧固带(14),所述紧固带(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5),所述紧固带(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6),所述挂钩(16)搭接在挂环(17)内,所述挂环(17)固定连接在护枕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护枕本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充放气设备(19),所述充放气设备(19)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的另一端卡接在气囊(15)的上表面,且连接管(18)卡接在紧固带(14)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手术后便于病人起卧的专用护枕,包括护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枕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热板(2),所述凹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板(4),所述透气板(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且两个第一滑块(6)的相对面分别与网箱(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网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2),所述凹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
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且两个第二滑块(10)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头枕(24),所述凹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二支撑板(9)位于第一支撑板(8)的前侧,且左侧第二滑块(10)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12),所述调节装置(12)位于第二滑槽(11)内,所述调节装置(1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3),所述转动装置(13)卡接在护枕本体(1)的背面;
所述护枕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紧固带(14),所述紧固带(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5),所述紧固带(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6),所述挂钩(16)搭接在挂环(17)内,所述挂环(17)固定连接在护枕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护枕本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充放气设备(19),所述充放气设备(19)的上表面卡接有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的另一端卡接在气囊(15)的上表面,且连接管(18)卡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亚玲董艳陈阿娟葛艳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